资源简介 第十二课财富中的法与德【学习目标】明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价值观;知道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2.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从小做一个有理想、不贪图虚荣,不盲目攀比,懂得回报社会的人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认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培养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如有不会的小组间合作交流。)1、为什么获得财富要遵纪守法?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税收特征是什么?3、政府依法征收税款作用是什么?4、为什么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国富民政策是什么?富而思源的表现和意义分别是什么?7、有人富了以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不对?8、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9、当今社会我们还需要秉持勤俭节约吗?谈谈你的看法。三、【合作探究质疑】【漫画赏析】在学习活动中,张航搜集到以下漫画资料。(1)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漫画中行为进行判断,其中违背“合法致富”的行为包括哪些,并谈谈这些行为的危害。答:【财富解读】2018年3月27日,《2018“新二代”财富观念白皮书》发布。与良莠不齐的“富二代”们不同的是,他们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年轻人,更懂得珍惜手中财富,并誓将父辈基业发扬光大。数据显示,“新二代”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且多数并不满足于自己目前的财务情况,富而不骄、华而不傲是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同时也喜欢通过纳税的方式来履行社会责任。(2)解读“新二代”的财富观,你从中有何收获?答:(3)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面对财富,你想对自己的同龄人说些什么?答:四、【巩固提升】1、谈谈你的收获与启示、2、本课知识框架【当堂测试】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下列获得财富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 B ) A.王某外出打工一年挣了80000元钱 B.某局长利用职务之便,给某开发商招揽建筑工程,获得好处费30万元 C.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 D.个体餐馆的老板李某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2.某私营企业的老板, 收人很高, 征收税时, 他有时感到不满:“大家都是劳动者 , 凭什么我多缴, 人家少缴, 甚至不缴, 这不公平。”对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是( C )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不存在不公平现象B. 所有的人都应该缴纳同样多的个人所得税C. 国家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整体公平发展D. 老板应多缴税 , 普通劳动者少缴税3.深圳市南山区某房地产公司采取隐瞒收入的手法偷税,被市地税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查补该公司税款、罚款、滞纳金合计873万元。这说明 ( D )①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②对偷税漏税者,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③国以税为本,依法纳税,人人有责 ④税收具有强制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以挣多少钱作为唯一目标,那我觉得这个目标很难支持他走得太远。”对待财富,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B )A.富而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 B.富了以后,安于现状,尽情享受C.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D.勤俭节约,合理消费5.(2018·北京海淀质检)中华民族向来以特别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和讲究节俭而著称于世。下列古诗句中体现勤俭节约的是 ( A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C.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D.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6.在税收问题上,我们中学生应( A ) ①强化依法纳税意识 ②加强税法宣传 ③参与税法制定 ④参与税收管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古人云:“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它告诫我们( C )①不要不择手段地获取不义之财 ②在追求利益护的时候,应当将“义”放在重要位置 ③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当见利忘义 ④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当见利思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B )A.可以不择手段地获得财富B.财富的取得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C.富有是每个人的愿望,人们应当寻找暴富的方法D.只有劳动收入才是合法的9.财富的获取有多种办法和途径,下列属于通过合法途径和手段获取财富的是在字( C )①上班获得工资②写文章挣稿费③博彩的盈利④搞发明创造获得收益⑤官员收受的贿赂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10、(2017·襄阳学业考)生活中少数同学非名牌衣服不穿,非名牌店不逛。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B )A.名牌商品质量好,当然要买 B.不可盲目跟风,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C.条件好了,买名牌花不了几个钱 D.“同学们都看着呢,我可不能掉面子”学习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