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道法阶段性检测卷·试题卷 2018.1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A. 实行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2.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3.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镇压的力度不同???????????????????????????????B.?农民阶级的麻木不仁C.?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不同????????????????????????????D.?后者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性质 B. 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5.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6.某名人在谈及学生时代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民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湘江评论》7.朱德曾称赞某段历史“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与此诗相符合的史实是(??? ) A.?武昌起义——吹响中国革命的号角????B.?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广泛传播革命思想C.?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国特色革命道路8.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召开??????B.?遵义会议??????C.?工农武装割据?????D.?七届二中全会9.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振兴中华”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10.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C.?近代化的进步???????????????????????????????????????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1.右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南昌起义的发动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红军长征的胜利12.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列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 ) A、新世纪的曙光 B、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3.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 )30年代的日本 毒计 台儿庄大捷 1945年日本投降A.多行不义必自毙 B.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 C.国共应合作抗日 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14.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下列有关抗日战争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③彭德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④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右图是八路军使用过的臂章,“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佩用”。该年是( ) A.1937年 B.1938年 C.1939年 D.1940年16.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1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时满足 “闪击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著名战役是( )A.法西斯进攻苏联 B.珍珠港战役 C.法西斯进攻波兰 D.台儿庄战役18.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表现在(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我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③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原因是( )①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超过发达国家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无论是从速度变化看,还是从结构优化、动能转化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都更加明显。”下列对我国经济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挑战 ③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不高 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2.“米老鼠”的创作者华特·迪斯尼,在他成名前没有一家报社愿意推销他的漫画。后来一家教堂雇佣他为教堂画海报,那里有许多老鼠,启发了他的灵感,创造了“米老鼠”这个形象,从此名扬天下。迪斯尼的成功道路启示我们( )①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②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③到教堂里画画就能有所创新 ④生活处处有创新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3.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C919大型客机圆满首飞、国产航母闪亮登场、天舟发出首单“太空快递”、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 )A.自主创新立新功,领跑世界留美名 B.社会制度优势显,科技创新大发展C.科技再攀新高峰,创新强国已建成 D.中国智造创奇迹,世界科技我第一24.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某市政府实施的下列措施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有( )①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 ②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③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④举办新一年的春季商品交易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举措说明(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②各国之间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③必须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④“双一流”建设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中国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创客”。政府大力支持“创客”发展说明( )A.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基础在创新、关键靠创业B.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C.我国政府鼓励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创新创业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二、非选择题(共48分)27.(12分)2018年是建党97周年,某校开展“知党史,报党恩”系列活动。收集了下列资料: (1)【读资料,知党史】资料一中新知识分子认为需要的“更基本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在资料二中的活动说明了什么?(4分)【唱歌谣,报党恩】(2)歌谣唱出了共产党诞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3)为使“革命从此有方向”,共产党人在理论(或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行,试用大革命失败至抗战爆发前的两例史实说明。 (4分) 28.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大总统誓词 ②武昌起义军胸章 ③《民报》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纲领材料三:“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更不是要灭尽满洲民族。……在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不仅满人为君主的清朝要反对,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小明在研究辛亥革命历史时期搜集到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1分)材料二这一纲领的制定有何意义?(2分)比较材料二、三,分析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材料四中的“新纪元”是指什么?(1分)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4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依据(2分)并回答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4分)请结合历史材料卡内容,评价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4分)30.走科技创新之路(12分)料一:下表是我国经济与科技、全球创新指数与创新型国家比较情况表。创新型国家中国经济发展对国外技术的依赖30%50%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70%52%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瑞士第一、美国第五中国第三十五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1%1.4%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我国科技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科技强国。 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在科技发展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分)(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3)为成功创建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请你为政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社政 答题卷(2018年10月)一. 选择题(共52分)12345678910ADCBBCCCCD11121314151617181920BBABBABDCD212223242526ADBABC二.非选择题(共48分)27(12分)(1)指“民主”“科学”的思想。(2分)说明了五四运动后,他们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2分)(3)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等;(2分)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2分) 28(12分)(1)③②① (1分)(2)孙中山把这一纲领进一步概括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孙中山把矛头明确指向清朝专制统治;主张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平等。(共4分)(3)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1分)条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分)29(12分)(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局部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分)勿忘国耻,珍爱和平。(2分)(2)政治上: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2分)(3)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对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4分)30(12分)(1)(4分)围绕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整体上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高,科研投入相对不足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4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言之成理即可。(3)(4分)①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大力发展教育,通过兴办教育,发展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