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回顾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结果很难比较。哪个测量更准确?回形针橡皮塑料管小棒小立方体选择几种不同的物体,我们选择哪一种来测量呢?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理由我选择它的理由我的选择一个一个测,太慢了。研讨怎么办?怎样又快又准确呢?研讨用小立方体测量书的长度思考用小立方体测量桌面长度?探索名称 预测 测量结果 桌面长度 记录单?预测1. 测量时,要首尾相连。2. 起点要在边缘。3. 要测量三次。为了测量准确,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名称 预测 测量结果 讲台长度 记录单?预测???班级记录单 测 量 结 果(个)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桌面长度 讲台长度 比较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还利用了十进制的方法进行计数。小结拓展活动用小立方体测量家里的物体。沙发的长度: 沙发的宽度:一、判断题 1.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长度时不能直观地比较两种物体 的长短。 ( ) 2. 预测能够帮助我们加快测量速度。 ( )√√课后习题二、选择题选择( )测量物体长度时比较准确。 A B C DD课后习题第5课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科学探究目标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科学态度目标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小立方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块橡皮(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用的班级记录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复习导入 使用课件出示第4课用不同物体测量桌子高度和桌子长度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个更长。 学生观察、讨论。 二、讲授新课 1.明确学习任务:统一选择测量标准物 (1)用课件展示供选择的标准物,介绍标准物。提问:“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呢?” (2)发标准物。 (3)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可以堆叠,能直接测量桌子高度;比较小,可以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测量数据的误差也会比较小。小立方体的缺点是,如果只用一个小立方体的话,测量会很慢,首尾相连很难做到准确。 2.探索: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1)预测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2)教师提问:“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 (3)教师提问:“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吗?” (4)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分发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 (5)汇总数据。 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 学生观察标准物后,尝试测量桌面的长度,然后小组讨论。分小组汇报。 学生观察桌面、讲台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 学生回答后,上台演示。十个小立方体一组,用透明胶带连接起来。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小组动手测量。 学生上台填写数据。 三、拓展延伸 3.研讨 (1)观察黑板上记录的全班同学测量的讲台长度的结果。让学生说出数据的特点(很接近,准确度高)。 (2)全班对比教师讲台的长度和学生桌面的长度,哪一个更长一些? 让学生体会到全班统一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的意义,它使得测量的长度可以进行量化比较。 (3))讨论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又快又准确。 教师应再次总结小立方体作为测量工具的特点。 4.布置课外活动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的沙发、床或学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 学生讨论:很接近,准确度高。 学生各抒己见。 四、小结 备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课件.pptx 第5课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