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道法国庆独立作业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教育部要求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意义有利于①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从而增加抗战时间②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③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④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盲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开辟革命道路 D.发动秋收起义3.1916年,孙中山在浙江海宁参观钱塘江潮时,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此处的“世界潮流”主要指A. 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 C.世界和平 D. 经济全球化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有关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5.徐锡麟(1873—1907)与秋瑾、陶成章并称辛亥革命绍兴三杰。以下历史事件中他能印证的是A.黄花岗起义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 武昌起义 D.溥仪下诏退位6.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延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这主要体现在A.政治制度领域 B.经济发展领域 C. 思想文化领域 D. 人才教育领域7.民谣是对历史另一个角度的记录。右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合作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土地革命战争时期8.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9.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迹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时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10.《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运动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进行的C 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D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以下年代尺示意图,回答11-13题。11.年代尺中的四次会议依次是 A.八七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C.遵义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八七会议 D.中共一大 八七会议 中共二大 遵义会议12.以上会议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事件与会议③发生在同一年的有 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③“八一”南昌起义 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中央局书记。”此人是 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15.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结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6.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录片《国父孙中山》的导演,能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应该出现的画面是①创建兴中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③领导北伐战争 ④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看到的消息是 A、北洋政府罢免曹当霖等卖国贼职务 B、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C、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 D、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18.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日意法西斯国家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重大牺牲 ④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9.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来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 ③④20.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道法国庆独立作业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0分)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活动回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历程,请你一起来参加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任务一 填表忆史】 (1)根据下表中的提示语,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在表格内:(3分)提示语历史事件开天辟地军旗升起的地方星星之火【任务二 读文析史】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2)“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课本知识说说,这军旗升起的地方给革命历程带来怎样的希望?(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它是如何开创的?(5分)22.(16分)某校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看图说史(1)从上述图片中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4分)活动二:读文析史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6分)活动三:史论结合 (3)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有理有据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革命期间战胜危机做出正确的道路抉择的。(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伺候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931年)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两则材料中蒋介石对日军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7分)材料三:见图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材料四: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4分)24.(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材料一中的“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是指什么?(2分)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2)根据材料,说明中共的宣言是如何继承三民主义的,并用史实说明理由?(4分)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同志为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建人民军队……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深深铭刻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3)请你列举史实佐证“周恩来同志为创建人民军队的不朽功勋”。(2分)25.(12分)历史令人铭记。阅读材料,回答回题.材料一: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简述材料一中北京学界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4分)材料二:“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的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摘编自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史》(2)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4分)材料三: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孙中山先生当年说:“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因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运用所学史实,说明孙中山先生是如何与时俱进地完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的。(4分)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道法国庆独立作业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ABCDC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DABADD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如果只有中共一大召开,不得分);1927年,南昌起义;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分)(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分)(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1分)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率部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4分)22.(1)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②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实行全民族抗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3)分层评价。观点: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 论据:大革命失败后,面临国民党血腥屠杀,中共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937年,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共实现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国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断奋斗。23.(1)蒋介石对日军的态度由妥协、不抵抗转变为反对妥协、主张抗战(1分)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这一事变和平解决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6分)(2)A.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康日子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的抗战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3分)(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力牵制了日军,支持了世界其他战场反法西斯的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24. (1)中共一大,中共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为了民族利益放弃与国民党矛盾实现全民族抗日,七七事变后,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3)1927年周恩来同志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5. (1)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2)意义:使广大贫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4分)(3)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并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把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