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促进民族团结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7.1促进民族团结导学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促进民族团结》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理解促进地区共同繁荣和民族地区进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教学难点: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导入新课
活动:教材第90页“运用你的经验”:
《中华民族唱起来》
汉满纳西京东乡,独龙侗水彝苗壮
门巴土家维吾尔,柯尔克孜瑶德昂
乌兹别克鄂伦春,基诺赫哲傣布朗
锡伯哈尼俄罗斯,仡佬仫佬景颇藏
这么多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乡
读一次,念一遍,就记在心上
我的大祖国呀你真的好漂亮
五十六朵花绽放
傈僳怒佤鄂温克,裕固朝鲜土阿昌
普米撒拉塔吉克,毛南保安蒙古羌
拉祜白回塔塔尔,珞巴畲黎达斡尔
高山布衣哈萨克,每个名字暖洋洋
这么多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乡
读一读,唱一唱,你就不会忘
我的大祖国呀你真的好漂亮
五十六族花芬芳
试一试:你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
答案提示:学生自主列举,一共56个民族
自主预习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个民族。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逐渐形成以____为主体,______杂居、_____聚居、________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 我国各族人民关系是相互__________、休戚___________,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_________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3.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是坚持_________、_________和各民族__________。
4. 我国民族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 我国现已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6.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_________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____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____________权利,承担相同的__________义务。
7.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________、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_________、共同繁荣。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____和光荣____。
8. 加快民族地区______________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__________,是增进___________、发展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的必由之路。
9.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____支持力度,推动_____________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____、管理、____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10. 我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____、____、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____,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
活动:图片分析

思考:从地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民族分布是什么特点?
答案提示: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活动:
活动:材料分析
习近平主席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思考:对习近平主席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案提示: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活动:材料分析
五年来,安徽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措美,推动社会事业、旅游、城乡、村居、民生等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项目援藏硕果累累。安徽省第五、第六批援藏工作队计划内援建措美共15个项目,共计投资17060万元,其中第五批8个项目投资6700万元,建成县城文化广场项目、市政道路项目、五保户集中供养项目、反季节蔬菜基地项目、畜产品加工项目、职教中心项目、统筹城乡项目、拉玛组整体搬迁项目等。第六批7个项目投资10360万元,目前已开展入城广场和县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另外,第五批计划外投资1604.8万元,第六批计划外投资预计超过2200万元。
思考: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提示: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材料分析:材料一
思考:这些人民币图案上分别是什么图案和文字?
答案提示: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文字有汉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等族文字,这五种文字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文字。
材料二:2017年12月中旬至2018年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选举会议,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选举会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国家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台湾省籍同胞组成的协商选举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代表大会会议,共选举产生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980名。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思考: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别,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相关链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益和利益,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思考:(1)宪法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
答案提示: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④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⑤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知识链接:中华民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中华民族共包括56个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数个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的未识别民族。
教材P92“探究与分享”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1903年12月,一支英国侵略军偷越我国边界,占领西藏帕里等地区,又于1904年4月进犯江孜。西藏人民践行“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卫战中浴血奋战,坚持了3个多月。
思考:(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仇敌忾,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寻求民族的独立,谱写了民族大团结的英雄赞歌。
(2)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答案提示:新疆各族人民英勇反抗阿古柏侵略,滇西各族人民抗战,傈僳族人民在云南怒江英勇搞英,景颇族首领早乐东率部赶走英国侵略者,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领中国军队在朝鲜平壤与日本侵略者激战等。
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答案提示:表现出他们为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的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活动:教材P93探究与分享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各级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向灾区集结,各种救援物资以最快速度向灾区运送,各族群众以各种方式为灾区人民祈福,出现了一幕幕各民族合力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
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关怀和支援下,一个美丽的新玉树在青藏高原重新屹立。
小组合作,结合材料讨论思考:在大灾面前,各族群众为什么会积极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
答案提示:团结就是力量,个人力量虽小,但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力量,就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互助,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目标导学二:家和万事兴
材料分析: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在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思考:为什么“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材料分析:丽水是浙江省少数民族重点市之一,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挥民族乡村资源优势,培育产业发展,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使民族村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莲都区大港头镇利山村是丽水市8个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的民族村之一。2015以来,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产业,截至目前,已拥有床位429个,2016年共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经营收入430余万元,乡村旅游收入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此外,党委政府通过构建政策洼地、加大资金支持、强化智力扶持等方式加大对少数民族村的帮扶力度。市、县设立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其中市级专项资金从2012年每年200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460万元;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从2013年到2017年,5年累计达10013万元。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提示:①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图片感悟:





思考:从图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发展民族经济的措施?
材料分析: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生态旅游,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医疗,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材料分析:今年清明期间,一支由越野车组成的车队,翻越座座雪山,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阿里地区狮泉河烈士陵园。车上坐着的是山东第六批援藏干部,他们长途跋涉1500多公里,前来为孔繁森同志扫墓。
寒风凛冽,气氛肃穆。援藏干部们在孔繁森墓前鞠躬致敬,献上了花圈和哈达。大家举起右手庄严承诺:传承和弘扬孔繁森精神,把西藏当故乡,把西藏人民当亲人,时刻铭记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好山东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坚决完成援藏任务!
思考:援藏干部“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答案提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活动:教材P96“探究与分享”
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
甲: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我们的祖国。
乙: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丙:……
思考:同学们的对话给了你什么启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提示:启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我们应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从日常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做法:①树立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②自觉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③自觉拥护、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④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时,要想到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⑤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巩固提升:拓展活动
某校的九年级同学在学习了《促进民族团结》后,准备开展以维护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思考:(1)唱一首体现民族团结进步的歌曲
答案提示:《民族团结之歌》、《爱我中华》、《一家人》等等
(2)讲一个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的故事。
答案提示: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等等
(3)宣传有关民族团结的知识。
答案提示: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4)宣讲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答案提示:①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5)践行诺言——维护民族团结我将这样做
答案提示:①树立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②自觉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③自觉拥护、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④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时,要想到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⑤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二、讨论交流生成新知
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知识点小结:
促进民族团结
一、民族大家庭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二、家和万事新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4、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____________个少数民族。( )
A、56 B、55 C、50 D、30
2、右边的图片表明( )
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C、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D、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 )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平等公平合作互惠
C、竞争合作双赢互助
D、公平统一互助和谐
4、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掀开了广西发展的历史新篇章。50年来,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事实表明(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要将加快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我们要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5、“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问题。开展精准扶贫( )
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要坚持平均分配,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行为属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小王到西藏游玩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
②某企业招聘员工时,只录用汉族人员
③小丽帮助朝鲜族同学补习功课
④学校开设了符合不同民族饮食习惯的食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非选择题:
材料一:针对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短板,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等政策举措,不断为民族地区开启发展新局;2016年,国家财政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投入达46亿元,比2015年增长15%,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民族地区注入不竭动力;与此同时,一批批援疆援藏干部,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为新疆西藏的发展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近些年,民族地区利用后发优势、资源优势、特色文化优势、生态优势,步入了经济发展快车道。来自国家民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5个民族自治区和少数民族人口较集中的贵州、云南、青海等3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972亿元,比上年增长8.1%,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列举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有何意义?
(4)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促进民族团结》自主预习答案
1、56 汉族 大 小 交错
2、依存 与共 民族团结
3、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4、民族区域自治
5、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6、宗教信仰 同等 平等的 法定
7、最高利益 共命运 共同富裕 职责 义务
8、经济社会文化 共同繁荣 民族团结 民族关系
9、扶贫 西部大开发 技术 人才
10、保护 继承 交流
《共筑生命家园》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A 2、D 3、A 4、C 5、B 6、C
非选择题
(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修建青藏铁路,继续开展援藏、援疆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等
(3)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④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⑤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