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共圆中国梦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共圆中国梦学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三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习导航单
学习重点:如何共圆中国梦。 学习难点: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核心素养目标导学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 国家认同 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知道自信之源。 3、理解做自信中国人的表现和要求。
学习内容及过程: 自主预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圆梦大舞台 1、如何共圆中国梦?(或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____________,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____________、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____________。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__________。中国道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____________。中国精神就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____________。中国力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结着什么? 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们长期探索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怎样的中国精神? 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为什么中国力量来自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_____________,是梦想的_____________。 自信的中国人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或根本原因、根本来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哪些方面?(① - ③)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___________有认同。 ②、自信的中国人对___________有底气。 ③、自信的中国人对___________有信心。 3、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A - C) A、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_____________、开放包容的心态。 B、既要胸怀理想又要_____________,既要满怀激情又要_____________。 C、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理论自信、制度自信、_____________。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哪“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_____________、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合作探究:(精诚合作、共同成长!) 考点一:圆梦大舞台 材料一:我们正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迈进,请记录下新时代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富强中国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 。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富强中国”的提示,请完成我国在其他四个方面所取得成就。 (2)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来自哪里? (3)贯彻习主席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二:自信的中国人 2018年新闻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让众多平凡人的“追梦之心”和“坚守之志”走人公众视野:丽水外石塘村村委会主任叶红清坚持自己的“茶叶创业梦”,在多次遭受失败的打击后,仍然不服输不放弃,最终带领村民走上共同致富路;湘西贫困户施正珍在当地政府扶贫队的帮助下,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圆了“蔬菜大棚梦”;河南中牟县“皮鞋匠”许道先转行烧瓷,拉矿石、买设备、访高人、花光积蓄,只为圆自己的“文化传承梦”……平凡力量虽小,却更让我们感到“暖心”,坚定“信心”。 【问题探究】: (1)他们的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品格? (2)他们的行为启示我们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三、课堂练习:(细心作答、能力提升!) 1、“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歌曲《不忘初心》反映了百姓呼声、时代所向。“最美中国道路”是( ) A.可持续发展道路 B.改革开放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分别是( ) A. 爱国主义,顽强拼搏 B.爱好和平,开拓创新 C.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D.敢于创新,爱好和平 3、2018年2月22日,武大靖两破世界纪录,拿下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首枚金牌,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彰显了中国力量。下列关于中国力量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华儿女团结拼搏 ②.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③.人民是中国梦的实现者 ④.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人说他能抵得上军队的五个师,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李四光,当外国专家认定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时,他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中国的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是丰富的,我们从中深刻地领悟到( ) ①.我们要做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的人 ②.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③.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未来 ④.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作业设计: 共圆中国梦,共享出彩人生。请你参考教材117页拓展空间并结合自身实际,设计一份圆梦计划书。 【微拓展】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①、经济建设。 ②、政治建设。 ③、文化建设。 ④、社会建设。 ⑤、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3、“四个自信” ①、道路自信。 ②、理论自信。 ③、制度自信。 ④、文化自信。



附: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导航单答案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12—117)


合作探究:

考点一:

(1)【解析】本题主要让学生感受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答案: 民主中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文明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广泛弘扬;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等。
和谐中国: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等。
美丽中国: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答案: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③、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



考点二:

(1)【解析】本题可围绕“追梦之心”和“坚守之志”这一关键信息分析并组织答案。

答案:胸怀理想、实干、锲而不舍等。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答案: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②、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③、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堂练习: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中国的独特国情。故选C。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选C。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力量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①②③④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D。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做自信中国人的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有自信的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因此作为自信的中国人要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要实现中国梦,不仅要自信,更要实干。因为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未来。作为青少年要把个人梦和国家梦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①②③④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D。

四、作业布置:(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