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 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 知识点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知识点
3.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1)内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要求: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2.、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②有利于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口问题得到合理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④ 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政府部门:
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观、两理念、三国策)
②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相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完善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2)个人:
①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培养节约习惯、环保习惯,增强法制观念。
②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③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员、监督员。举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
4.环境国情: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5.保护环境的意义——为什么
①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危害角度)
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的角度)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角度)
④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角度)
6.如何保护环境——怎么办
国家角度:
①法律:立法(健全和完善法律);执法(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依法制裁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
②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⑤加大财政投入,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水平。
企业角度:
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青少年角度:
①青少年树立环保的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②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③积极学习和宣传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知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保护环境。如:垃圾分类处理等
7.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
8..①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9.生态文明含义:生态文明史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10.建设生态文明有什么重要性?
①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的人民才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中国。
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④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基本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素质偏低其它特点 :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不合理、男女性别比失衡、出生率低
12、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们国家采取了什么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3、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有计划的控制人口
14、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意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人口素质至关重要。
②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压力。
③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⑤有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5、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提高自已的素质?
①强身健体,锻炼强健体魄。②立德修身,培养良好涵养。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
3.2民生优生 造福人民
16.党和政府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基于哪些原因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党和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是党和政府坚持的新发展理念。
(4)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7、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是什么?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18、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就业问题:鼓励自主创业;实施再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
(2) 教育问题: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
(3) 住房问题: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建立廉租房制度、新的旧房改造攻坚
(4) 社会保障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金制度;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 收入分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个税起征点
(6)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进行医疗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
19、请你为党和政府解决好民生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物质基础。
②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人开展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活的需要。
④建立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休系,努力解决好民生方面的公平问题。
⑤坚持依法治国基方略,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
2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1、建设和谐社会我们青少年要怎样做?
①增强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识,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增强民主参与意识,积极关心和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进。
③增强主人翁意识,大力向周围的人宣传政府的相应政策。
④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⑤努力学习知识,掌握过硬本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建设和谐社会,党和国家要怎样做?
①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加紧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社会公平环境。
③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④坚持依法治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⑤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建设?
①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实现。
24、我国应如何加强社会建设?
(1)加强社会建设,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2)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25. 共同富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2.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2)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一部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