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新知导入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你的家乡哪几个月气温比较高?哪几个月气温比较低?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气温比较高的月份是7、8、9月份;比较低的月份是12、1、2月份。降水比较多的月份是6、8、9月份;比较少的月份是12、1、2月份。思考气温和降水是描述气候的主要要素新知讲解气候资料历史上有极端天气事件,但近几十年变得频繁。自1971年以来,浙江省高温(≥35℃)日数开始呈现增加态势,像2003年、2013年,都出现了夏季极端炎热天气。其中2013年全省平均高温日数达到43天,比常年偏多21天。”天气的平均状况天气的极端状况浙江省的气候特点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各地的天气有所不同,那么各地气候一样吗?思考:新疆沙漠地区长江三峡黑龙江漠河内蒙古草原桂林山水青岛海边不相同不同的气候形成了不同的地区景观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各地气候的差异?思考:1、太阳辐射受纬度影响北寒带南寒带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形成不同的温度带。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随纬度的升高温度降低。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2、海陆性质夏天,内陆一般比较炎热,而海边则往往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陆地土壤和海洋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1、比较图2-51中纬度相近的北京和吐鲁番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其差值(气温年较差)分别为 和 。较大的是 。约32℃约44℃24℃-8℃28℃-16℃吐鲁番读图: 2、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______,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______。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陆地陆地水的比热容比砂土大说明海陆性质影响气温,近海地区的温差较小,内陆温差较大。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内陆地区更丰富说明海陆性质影响降水,近海地区的降水比较丰富,内陆降水较少。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水的比热容比砂土大,所以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说说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及地理位置会对气候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降水:一般要比内陆地区丰富。近海洋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也较大。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年较差也较小。降水:一般要比近海洋的地区缺乏。一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一年最高月份平均值与最低月份平均值之差3、地形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1)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25℃? ℃13℃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lù)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布资料南坡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mm以上,而在北坡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00mm左右。问:为什么迎风坡多雨而背风坡少雨?迎风坡背风坡(2)地形雨在迎风坡,暖湿空气沿迎风坡爬升,气温下降,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上升,不易形成降水。暖湿气流气温下降我国降水最多的台湾火烧寮就有丰富的地形雨。台湾岛上的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上,年降水量最多达6558毫米,而在它的背侧降水只有1000毫米左右。课堂练习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天气环境 C、人类活动 D、地形不同2、浙江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这里所提到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长时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 ) A、一天 B、一年 C、四季 D、多年DD拓展提高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地长年刮东风。(1)B地与A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A地和B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理论上两地的温差为 ℃。(2)B地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的理由是:B地位于 ,C地位于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 (填字母)。A. 气温高,降雨多B. 降雨多,气温无差异C. 气温低,降雨少D. 气温高,降雨少2000B12B迎风坡背风坡B课堂总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逐渐完善和形成概念图板书设计气候概念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受纬度的影响海陆性质地形作业布置完成练习题2.6 《气候及气候的影响因素》第1课时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练习1.有以下词语: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鹅毛大雪;④四季如春;⑤和风细雨;⑥长夏无冬;⑦冬雨夏干;⑧雷电交加。其中描述气候的有( ) A. ①③⑤⑧ B. ②④⑥⑦ C. ①③④⑥⑦ D. ②④⑤⑦⑧2.下列关于杭州的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4 ℃,最低气温0 ℃,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3.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的影响 B. 海陆分布的不同 C. 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 D. 地形的千差万别4.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5. 我国古代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诗句中,反映气候的是( ) 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6. 新疆的乌鲁木齐和长春地理纬度相当,但乌鲁木齐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长春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不同 B.海拔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空气流动不同7.下列现象主要由纬度因素造成的是( ) A.欧洲西海岸地区终年湿润的气候 B.澳洲东海岸降水多,西海岸降水少 C.近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黑龙江冬季漫长寒冷,而海南岛终年如夏8.“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天气环境 C.人类活动 D.地形不同9.莫干山是浙江省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境 B.地形 C.海陆分布 D.纬度位置10.A、B、C、D四地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其中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 ) A.A地 B.B地 C.C地 D.差不多11. 如图所示是某科学探究小组在某山地观测到的气温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图中丙地气温最相符的是( )(2)造成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海拔高低 B.纬度差异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12. 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地长年刮东风。(1)B地与A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A地和B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理论上两地的温差为 ℃。(2)B地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的理由是:B地位于 ,C地位于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 (填字母)。A. 气温高,降雨多B. 降雨多,气温无差异C. 气温低,降雨少D. 气温高,降雨少参考答案:1.B 2.D 3.C 4.D 5.B 6.C 7.D 8.D 9.B 10.B11. (1) C (2) A12. (1) 2000 B 12 (2) B 迎风坡 背风坡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上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2.理解陆地和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本上图标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对各地气候的差异的分析,学会分析各地的气候差异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气候各地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让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重点 影响气候的因素难点 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 思考:你的家乡哪几个月气温比较高?哪几个月气温比较 低?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 教师评价及点评:气温和降水是描述气候的主要要素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气温比较高的月份是7、8、9月份;比较低的月份是12、1、2月份。降水比较多的月份是6、8、9月份;比较少的月份是12、1、2月份。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 图片展示浙江省的天气平均状况,资料展示浙江省极端天气状况,得出浙江省的气候特点。 问:各地的天气有所不同,那么各地气候一样吗? 图片展示:黑龙江漠河、新疆沙漠地区、青岛海边、内蒙古草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 等地不同气候形成的美丽景观。 问: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各地气候的差异? 讲述:1、太阳辐射受纬度影响。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南北寒带、南北温带、热带。 读图:温度与纬度的关系 讲述: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2、海陆性质 问:夏天,内陆一般比较炎热,而海边则往往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 读图P76:1、比较图2-51中纬度相近的北京和吐鲁番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其差值(气温年较差)分别为 和 。较大的是 。 2、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 降温幅度较大的是______,夏季升 温幅度较大的是______。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讲述:说明海陆性质影响气温,近海地区的温差较小,内陆温差较大。 读图:中国年降水量 讲述:说明海陆性质影响降水,近海地区的降水比较丰富,内陆降水较少。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 3、地形 问:说说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问:为什么迎风坡多雨而背风坡少雨? 举例:台湾火烧寮 学生官咖阅读得出: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 学生回答:不一样 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太阳辐射、维度、海陆性质、地形等。 气温随纬度的升高温度降低。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陆地土壤和海洋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陆地土壤的比热小,吸收相同的温度,陆地土壤温度上升地快。 学生完成读图并回答问题。 学生读图: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内陆地区更丰富。 学生阅读: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 学生阅读:在迎风坡,暖湿空气沿迎风坡爬升,气温下降,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上升,不易形成降水。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任的理念。 培养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一、气 候 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受纬度影响 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2、海陆性质 陆地土壤和海洋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大。 3、地形 (1)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 (2)地形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ppt 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习题.doc 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教案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