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1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积极践行维护国家利益。
2.能力目标 懂得维护国家的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爱国意识。
3.知识目标 知道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及其重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作用。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根据预习提纲,在书中标注相关问题及层次)
目标导学一:认识国家利益
1、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2、对国家利益的认识有哪些?
①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内容: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③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目标导学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3、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①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
②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③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④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⑤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小组长检查预习完成情况(核对答案,评等级,帮扶讲解)
三、师生合作探究
活动一:(展示材料)
39岁的Daad是从叙利亚来到黎巴嫩的,离开叙利亚以后她失去了家、失去了4岁的儿子、失去了工作以及几乎所有的财产。为了保护自身安全,Daad要求不要拍摄她的脸,并改变了名字。她只是叙利亚1100万无家可归者中的一员,Daad与5位家人目前住在Baalbek农场的一个帐篷里。
思考:这段材料给我们哪些感受?
活动二:3月8日,国家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外交,体现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时刻铭记自己的入党“初心”,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更是我们党永不脱离群众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1.思考: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怎样的关系?
2.“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与教材中“国家利益至上”矛盾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学生巩固,检查提问,查缺补漏)
五、课堂检测
2月28日,韩国国防部不顾中方反对,与乐天集团签署换地协议,正式确定乐天旗下的星州高尔夫球场为“萨德”系统部署地。此消息一出,乐天集团顿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据此,完成1-2题。
1.乐天集团能够出于所谓“国家安全”的考虑同韩国军方换地,中国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对这样的企业说“不”!这是因为(  )
①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 
③国家利益关系国家兴亡 
④我国已失去了和平的周边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当事关国家利益时,你我都该挺身而出。然而,炮制阴谋论不是爱国,打砸抢不是爱国,四面树敌、伤害自己人也不是爱国。因为表达爱国情感需要我们(  )
①盲目跟风,盲从泄愤 ②具有理智、理性的心态 
③具有务实、文明的心态 ④采取合法有序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右边漫画说明国家利益包含(  )
A.安全利益
B.政治利益
C.经济利益
D.文化利益
4.2017年3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近3万吨废矿渣经过层层伪装,从美国、韩国等国家偷偷运到了中国。其中,铅、汞、砷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达99.8%,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的危险性固体废物。这是广东拱北海关查获的一起洋垃圾走私大案。日前,主要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嫌疑人的行为损害了我国的(  )
A.国家主权 B.国家安全 C.领土完整 D.国家统一
5.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这启示我们(  )
①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②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里约奥运会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高志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我们的运动员是国家培养的,维护国家荣誉、为国家利益去工作和服务是义务和责任。”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B.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要放弃个人利益
D.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7.辨析题
回望历史,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的高声呐喊冲破敌人的堡垒,直上云霄、地动山摇;“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身陷囹圄的赵一曼怒斥日军侵略行径,坚贞不屈、血沃中华;狼牙山上,弹尽粮绝,殊死反抗;乌斯浑河畔,八女英灵,荡气回肠;等等。和平年代,为保一方安宁、守护国家利益,无数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惜流血献身。
读了上述材料后,小强同学认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的,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小强的认识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2.B3.D4.B5.A6.C
7.不正确。理由: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到奴役、欺凌和屈辱。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