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三 世界的气候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表示方法是学习世界气候的基础,认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变化规律以及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是本考点的重要内容一、天气1.天气(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具多变性)。(描述性语句:阴转多云、风和日丽、狂风骤雨)(2)气候:一个地方长期的平均天气状况(具稳定性)。(描述性语句:炎热多雨、寒冷干燥、四季如春)2.看图识天气(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无云的可能是晴天。【注】云层厚的一般是阴雨区;有灰白色的地方可能是阴天。(2)常用的天气符号【注】风向标中的一横杆表示两级风力,一个风旗表示八级风力。3.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优劣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有利于人体健康;反之,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气温1.气温:指大气冷热程度;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2.气温的变化(1)气温日变化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午后2时(14时)左右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最高气温-一天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四个时段测得的平均值(2)气温年变化半球陆地海洋最高温最低温最高温最低温北半球7月1月8月2月南半球1月7月2月8月【注】气温年较差=一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最冷月平均气温。3.气温的分布(1)表示: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2)分布规律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③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海洋多);北半球夏季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④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三、降水1.降水形式: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主要形式是降雨。2.降水的变化(1)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2)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以北半球为例):①全年多雨型 ②全年少雨型 ③夏季多雨型 ④冬季多雨型3.降水的分布(1)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相等。(2)分布规律纬 度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四、世界气候概况1. 世界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类型气候特征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气候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非洲、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10°~1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有旱雨两季,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北纬10°至25°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沿岸(南、北纬15°~30°)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 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 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极地气候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高山气候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最冷月月均温温度带降水季节分配规律气候类型>150热带夏雨型(全年1500~2000毫米)热带季风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00~150亚热带夏雨型(全年>800毫米)亚热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00~-150温带夏雨型(全年<8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3.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1)对生活的影响服装热带穿单衣,寒带穿厚衣服,温带随季节而变化饮食中国南方喜甜,北方喜吃咸,山西人喜吃酸,四川人喜吃辣建筑北极的冰屋;东南亚的竹楼或高脚楼;陕北的窑洞(2)对农业的影响 生产对农业的影响最显著。①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东北一年一熟,海南岛一年三熟;②决定农作物种类:南稻北麦。(3)气候灾害①全球变暖导致沿海地区被淹②酸雨毁坏建筑物,危害人们健康③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现象。1.读“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该地最热月是____月,气温约____℃,最冷月是____月,气温约____℃,年较差为____℃,该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是____月,降水量约____毫米。【解析】本题考查对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识别。此题分析时要分清代表气温的是曲线图,代表降水量的是柱状图,要注意降水量与气温变化的配合状况、降水集中的月份、降水的成因等综合分析。【答案】(1)8 25 1 5 20 北温 (2)10 120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从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渐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2)C、D、E三地相比,降水最多的是___(填字母),降水最少的是___(填字母),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M、N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填字母),其降水类型是 ,降水较少的是 。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 岸降水多,大陆 岸降水少。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降水分布的影响因素。受纬度因素影响,降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受海陆因素影响,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答案】(1)减少 纬度因素 (2)C E 海陆因素 (3)N 地形雨 M 东 西 地形因素3.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来判别,气温最冷月>15℃为热带气候,则第三与第四幅为亚热带气候;全年多雨型的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但分配不均,旱雨两季分明的为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多雨型,各月分配均匀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雨型,冬季降水多的为地中海气候。故第一幅为热带雨林气候,第二幅为热带季风气候,第三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第四幅为地中海气候。【答案】B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C.四季如春 D.电闪雷鸣2.小明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B.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C.今天的气候晴,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多云”的是( )A. B. C. D.4.小刚遇到右图所示天气状况时,他最适合( )A.邀同学露营B.室外打篮球C.在家听音乐D.户外骑自行车5.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6.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7.下列关于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南部分布有热带草原气候B.“瑞雪兆丰年”这句谚语反映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C.非洲分布最广的是热带雨林气候D.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燥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8.关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沙漠气候区骆驼誉为“沙漠之舟”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多水旱灾害C.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区以面食为主D.亚洲的季风气候区畜牧业发达9.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遭到破坏B.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C.全球六大板块不断运动D.大气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含量增加10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下列关于某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10月气温最高B.该地7月降水最多C.该地位于南半球D.该地气候雨热不同期11.有关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同纬度,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②南半球等温线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③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④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多于内陆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2.雾霾天气长时间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致使空气污染指数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生产生活中,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 )①工厂废气②汽车尾气③焚烧垃圾④噪音污染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读下列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图回答。(1)A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B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3)比较C和D的气候,写出其差异:气温方面:________________降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4)在B气候条件下最常见的地表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5)中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和________地气候类似。(6)D类型气候降水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4.读某地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属于中高纬度区C.完全位于北温带 D.东临太平洋(2)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是( )A.从东南到西北先减小后增大 B.从东北到西南先增大后减小C.从西南到东北递减 D.从西南到东北先增大后减小(3)不同影响因素导致世界不同地区年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造成甲地到乙地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海拔高降水少;海拔低降水多B.纬度影响:纬度高降水少;纬度低降水多C.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距离海洋近,降水多;距离海洋远,降水少考点三 世界的气候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表示方法是学习世界气候的基础,认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变化规律以及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是本考点的重要内容一、天气1.天气(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具多变性)。(描述性语句:阴转多云、风和日丽、狂风骤雨)(2)气候:一个地方长期的平均天气状况(具稳定性)。(描述性语句:炎热多雨、寒冷干燥、四季如春)2.看图识天气(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无云的可能是晴天。【注】云层厚的一般是阴雨区;有灰白色的地方可能是阴天。(2)常用的天气符号【注】风向标中的一横杆表示两级风力,一个风旗表示八级风力。3.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优劣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有利于人体健康;反之,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气温1.气温:指大气冷热程度;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2.气温的变化(1)气温日变化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午后2时(14时)左右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最高气温-一天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四个时段测得的平均值(2)气温年变化半球陆地海洋最高温最低温最高温最低温北半球7月1月8月2月南半球1月7月2月8月【注】气温年较差=一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最冷月平均气温。3.气温的分布(1)表示: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2)分布规律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③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海洋多);北半球夏季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④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三、降水1.降水形式: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主要形式是降雨。2.降水的变化(1)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2)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以北半球为例):①全年多雨型 ②全年少雨型 ③夏季多雨型 ④冬季多雨型3.降水的分布(1)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相等。(2)分布规律纬 度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四、世界气候概况1. 世界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类型气候特征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气候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非洲、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10°~1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有旱雨两季,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北纬10°至25°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沿岸(南、北纬15°~30°)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 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 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极地气候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高山气候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最冷月月均温温度带降水季节分配规律气候类型>150热带夏雨型(全年1500~2000毫米)热带季风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00~150亚热带夏雨型(全年>800毫米)亚热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00~-150温带夏雨型(全年<8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3.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1)对生活的影响服装热带穿单衣,寒带穿厚衣服,温带随季节而变化饮食中国南方喜甜,北方喜吃咸,山西人喜吃酸,四川人喜吃辣建筑北极的冰屋;东南亚的竹楼或高脚楼;陕北的窑洞(2)对农业的影响 生产对农业的影响最显著。①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东北一年一熟,海南岛一年三熟;②决定农作物种类:南稻北麦。(3)气候灾害①全球变暖导致沿海地区被淹②酸雨毁坏建筑物,危害人们健康③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现象。1.读“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该地最热月是____月,气温约____℃,最冷月是____月,气温约____℃,年较差为____℃,该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是____月,降水量约____毫米。【解析】本题考查对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识别。此题分析时要分清代表气温的是曲线图,代表降水量的是柱状图,要注意降水量与气温变化的配合状况、降水集中的月份、降水的成因等综合分析。【答案】(1)8 25 1 5 20 北温 (2)10 120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从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渐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2)C、D、E三地相比,降水最多的是___(填字母),降水最少的是___(填字母),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M、N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填字母),其降水类型是 ,降水较少的是 。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 岸降水多,大陆 岸降水少。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降水分布的影响因素。受纬度因素影响,降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受海陆因素影响,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来判别,气温最冷月>15℃为热带气候,则第三与第四幅为亚热带气候;全年多雨型的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但分配不均,旱雨两季分明的为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多雨型,各月分配均匀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雨型,冬季降水多的为地中海气候。故第一幅为热带雨林气候,第二幅为热带季风气候,第三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第四幅为地中海气候。【答案】B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C.四季如春 D.电闪雷鸣【解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故选C。【答案】C2.小明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B.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C.今天的气候晴,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解析】本题考查天气、气候的概念。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它具有稳定性。B项,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描述的是整个夏天的气温平均状态。属于气候特征。故B项正确。A项,四季如春是昆明的长期平均状态,属于昆明的气候特征。故A项错误。C项,晴朗属于天气现象,正确说法应为“今天的天气晴”。故C项错误。D项,天气过程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体现的是天气变化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B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多云”的是(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气符号的表示。【答案】A4.小刚遇到右图所示天气状况时,他最适合( )A.邀同学露营B.室外打篮球C.在家听音乐D.户外骑自行车【解析】读图可知,这种天气是下雨天气,不适合户外活动,适合在家听音乐。【答案】C5.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解析】本题考查气温变化的相关知识。D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是我国新疆地区夏季气温日变化显著。新疆地区沙石广布,比热容小,白天接受太阳光照,升温快,温度高;早晚降温快,气温低。故D项正确。A项,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指的是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温南北差异大。故A项错误。B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的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上的桃花开花晚。故B项错误。C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的是我国西北地区距海遥远,来自海上的夏季风难以到达。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6.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区是欧洲西部地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C7.下列关于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南部分布有热带草原气候B.“瑞雪兆丰年”这句谚语反映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C.非洲分布最广的是热带雨林气候D.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燥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解析】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亚洲没有热带草原气候,A错误。“瑞雪兆丰年”体现了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答案】B8.关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沙漠气候区骆驼誉为“沙漠之舟”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多水旱灾害C.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区以面食为主D.亚洲的季风气候区畜牧业发达【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漠气候区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热带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水旱灾害,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区以种植水稻为主,食用稻米,亚洲的季风气候区种植业发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9.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遭到破坏B.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C.全球六大板块不断运动D.大气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含量增加【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原因的相关知识。B项,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地球接受到太阳的热量后,不能及时的散发到太空中,这样相当于无形中给地球穿,上了一件“保暖衣”,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故B项正确。A项,臭氧层是位于地球上空的一层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的物质的聚集区。臭氧层大量被破坏会导致紫外线可以直接穿过空气照射到人体皮肤,这样大大造成了患皮肤癌的几率。与全球变暖无关。故A项错误。C项,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间相互运动,会产生一-系列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爆发等,但与全球变暖无明显关系。故C项错误。D项,大气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发生,与全球变暖无关。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B10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下列关于某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10月气温最高B.该地7月降水最多C.该地位于南半球D.该地气候雨热不同期【解析】本题考查气温与降水的相关知识。读图,该地7月气温最高,降水最多的月份是10月,气温高的月份降水少,气温低的月份降水多,所以雨热不同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11.有关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同纬度,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②南半球等温线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③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④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多于内陆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解析】本題主要考査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①项,同纬度地区,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便下降0.6度,因此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故①描述正埆。②项,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海陆气温差异不明显,等温线较为平直。故②描述正确。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不同纬度地区无法比较。故③错误。④沼海地区降水不一定多于内陆,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故④错误。因此,应选D【答案】D12.雾霾天气长时间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致使空气污染指数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生产生活中,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 )①工厂废气②汽车尾气③焚烧垃圾④噪音污染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焚烧垃圾会影响空气质量噪音污染与空气质量无关。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空气质量以其空气质量指数API?(为整数)衡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答案】A13.读下列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图回答。(1)A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B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3)比较C和D的气候,写出其差异:气温方面:________________降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4)在B气候条件下最常见的地表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5)中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和________地气候类似。(6)D类型气候降水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全年高温,分雨季和旱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B地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3)C的气温特点是终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D的气温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C的降水分配均匀,D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4)B地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最常见的地表景观是沙漠。(5)中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和D地气候类似。(6)从图中可以判断出,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气候降水少的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答案】(1)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降水分雨季和旱季(2)全年高温少雨?(3)C的气温年较差小,D的气温年较差大,C的降水分配均匀,D 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4)沙漠 (5)D (6)深居内陆,距海远14.读某地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属于中高纬度区C.完全位于北温带 D.东临太平洋(2)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是( )A.从东南到西北先减小后增大 B.从东北到西南先增大后减小C.从西南到东北递减 D.从西南到东北先增大后减小(3)不同影响因素导致世界不同地区年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造成甲地到乙地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海拔高降水少;海拔低降水多B.纬度影响:纬度高降水少;纬度低降水多C.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距离海洋近,降水多;距离海洋远,降水少【解析】(1)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120°W~150°W之间,在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北,在北半球;有60°N纬线穿过,位于中高纬度;该区域西临太平洋,本题答案为选项B.故选B。(2)北美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受西部高大山脉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因此,北美的降水也是从西南向东北先增大(迎风坡上降水较大)后递。.故D正确,故选D。(3)受地形影响,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甲地迎风坡降水多,乙地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答案】 (1)B? (2)D?(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点三世界的气候原卷版.doc 考点三世界的气候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