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六 世界主要地区概况掌握世界主要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南部等地区)的自然概况和人文经济发展概况是了解世界主要地区的重要内容。一、东南亚1.地理位置(1)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位于亚洲东南部,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2.地形、河流(1)地形及特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2)河流:湄公河(东方多瑙河,在我国被称为澜沧江)、红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3.气候地 区气候类型特 征中南半岛等地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之分马来群岛等地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注】东南亚的民居以高脚屋为主,适应当地湿热气候。4.农业(1)发展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2)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水稻(主食是米饭);热带经济作物:油棕、蕉麻、椰子、天然橡胶;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3)主要作物的出口国及生产国分布泰国、越南、缅甸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油或油棕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5.人口及城市的分布(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主要城市:曼谷(泰国)、仰光(缅甸)、金边(柬埔寨)、河内(越南)、万象(老挝)。【注】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其祖籍多来自中国的广东和福建两省。6.旅游业发达(1)旅游业是东南亚的一大经济支柱,我国居民赴东南亚的旅游热线是“新马泰”。(2)主要旅游资源越南—下龙湾;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巴厘岛;新加坡—有“花园城市、狮子城”之称。二、中东1.地理范围(1)中东包括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2)中东地处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黑海、里海(内陆湖)、地中海、阿拉伯海和红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3)沟通东西交通要道——(4)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5)重要的海峡和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石油向外运输的必经之道,有“世界油阀”之称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使中东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2.石油资源(1)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世界油库)(2)石油分布: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3)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等。(4)输往地区:西欧、美国、日本、中国。(5)石油主要输出路线【注】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所以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合理利用。3.宗教与文化(1)人种、语言:以白种人为主,主要居民为阿拉伯人,用阿拉伯语。(2)宗教: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4.匮乏的水资源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十分匮乏;种植业以节水农业为主。5.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焦点的原因【知识拓展】埃及1.地理位置:地跨亚、非两洲,位于尼罗河下游,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2.人口、城市: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尼罗河提供丰富的水源,带来肥沃土壤,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河流)。3.埃及的首都是开罗,属白种人,通用阿拉伯语。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古迹。4.盛产长绒棉。(有利条件:气候炎热,有尼罗河作为灌溉水源)三、欧洲西部1.地理位置:欧洲中纬度地带(北纬40°~60°)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2.主要国家:共有30多个国家,面积最大的是法国,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该区人口稠密,绝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3.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4.河流: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河流较短,水流平缓,航运价值高;有多瑙河、莱茵河等。5.气候及农业地区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全年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农业发展畜牧业园艺业【注】(1)本区居民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食,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关。(2)荷兰和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生产大国。6.工业(1)该区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有“工业文明摇篮”之称。(2)以制造业为主,即:进口原料,加工之后,出口到世界各地。(3)主要工业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7.居民:本区居民多为白种人。8.旅游业:欧洲旅游业发达,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国家主要旅游景点英国伦敦塔桥、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大本钟、伦敦白金汉宫荷兰风车、郁金香王国法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挪威峡湾风光、午夜阳光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场、钟表王国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古罗马斗兽场西班牙斗牛比赛、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奥林匹克遗址德国慕尼黑啤酒节9.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为了共同利益,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其共同使用统一货币——欧元。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地理位置: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地处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2.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等。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4.河流: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刚果河、维多利亚湖等。5.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为主;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6.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世界矿产库”之称;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2)动物资源:斑马、长颈鹿、羚羊、鸵鸟、狮子、猩猩、非洲象等。(有“天然野生动物园”之称)(3)植物资源:咖啡比较有名。7.居民:本区90%以上都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8.经济(1)经济特点:低价出口初级产品,高价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形成原因:长期受殖民主义统治,使该区很多国家成为少数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形成了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单一商品经济”。(3)出路:振兴民族经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加强区域内联合。9.人口、粮食与环境:该区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地区;人口众多、增长快是造成该区贫困原因之一。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1.两极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范围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位置以北冰洋为中心,被欧洲、亚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包围地形以海洋为主以高原为主(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有“冰雪高原”之称气候气候寒冷,但不及南极严寒酷寒(寒极)、干燥(有“白色沙漠”之称)、烈风(风库)居民爱斯基摩(因纽特)人无常住居民自然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固体淡水资源(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煤炭、铁矿动物北极熊企鹅科考站黄河站长城站(无极昼极夜)、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科考时间每年 6~8月每年11月~次年3月,最佳时期是2月【注】①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②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③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④罗斯海新站: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完成。有极昼极夜现象。2.极地的保护(1)现状:①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氟利昂的使用使极地上空出现臭氧空洞;③燃油泄漏。(2)保护:和平利用两极,保护其生态环境与资源。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所指的是A.直布罗陀海峡 B.英吉利海峡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2)图中B航线被日本人视为“海上生命线”,其主要原因是从西亚大量进口A.煤炭 B.石油 C.铁矿 D.铝土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由于日本的工业生产依赖于海上贸易,尤其是中东的石油输往日本,都必经马六甲海峡。【答案】(1)C (2)B2。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世界最著名的石油输出地区为______ ,该地区的石油主要输往 、 、 等地区和国家。(2)B、C两条输油线路中,运量最大的是______航线,要绕过非洲南端的 角。(3)海上石油运输线路A经 海峡,到达 。(4)海上石油运输线路C经 运河,可以缩短到达 和 的路程。【解析】中东的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石油输出地,石油主要输往美国、西欧、日本、中国等地区和国家;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有三条输出航线:图中A线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日本(东亚),B、C两条线到达西欧和美国,其中C线经过苏伊士运河,路途短,运量小,而B线绕道好望角,路途远,但运量大。【答案】(1)中东地区 美国 西欧 日本 (2)B好望 (3)马六甲 日本 (4)苏伊士 美国 西欧3。四位同学根据手中卡片内容的因果关系,将它们放入图中的正确位置,其中选择③号方框的同学是【解析】本题通过图表形式来考查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且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牧草多汁,进而推知畜牧业发达,以牛羊肉和乳畜产品为主要食物。【答案】C1.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B.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C.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D.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2.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太阳能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下列将受惠于这一成果的地区是( )A.南亚 B.西亚 C.北亚 D.东南亚3.解决中东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错误做法是( )A.以色列用滴灌等节水技术解决缺水问题 B.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水资源C.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耐旱作物为主 D.通过战争的手段夺取所需水资源4.“世界油库”位于( )A.东亚 B.中东 C.西欧 D.北美5.中东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本地区( )A.包括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南部 B.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产区C.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D.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6.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的原因是( )A.没有山脉分布,不易发育河流 B.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C.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D.半岛面积狭小,没有河流发育的空间7.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的五海不包括( )A.红海 B.波斯湾 C.地中海 D.里海8.某旅行社组织学生到欧洲西部旅游观光,他们能够观赏到的是( )A.克里姆林宫、红场 B.悉尼歌剧院、富士山C.泰姬陵、金字塔 D.古罗马斗兽场、阿尔卑斯山9.四位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欧洲西部进行讨论,可信的是( )A.小昆说:餐桌上常见米饭、饺子和泡菜B.小明说:本区工业极不发达C.小金说:这里的咖啡、油棕、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闻名于世D.小山说: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10.对欧洲西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北纬 40°~ 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 B.欧洲西部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C.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丰富,乳畜业发达 D.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1.受原料产地影响,葡萄酒厂应建在( )A.洛林高原 B.巴黎盆地 C.地中海沿岸 D.英吉利海峡沿岸12.世界原料仓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A.地处极圈内,终年严寒,有寒带大陆之称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资源丰富C.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是东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D.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13.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B.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C.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发达D.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的原产地14.(2018黄冈)“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长征。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按要求填写:字母A所在大洲的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字母B代表的海湾:波斯湾。(2)“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指从中国出发,经中亚、西亚、俄罗斯到达欧洲;它最初因运销中国出产的丝绸而闻名于世。某考察团从西安到杜伊斯堡看到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3)“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某同学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路线设计如下,请你帮助完成。中国沿海港口?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欧洲西部。(4)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区被称为欧洲大陆“十字路口” 的国家是德国。(5)多年来,B所在是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请列举两条。地理位置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复杂的宗教文化差异等。 考点六 世界主要地区概况掌握世界主要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南部等地区)的自然概况和人文经济发展概况是了解世界主要地区的重要内容。一、东南亚1.地理位置(1)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位于亚洲东南部,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2.地形、河流(1)地形及特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2)河流:湄公河(东方多瑙河,在我国被称为澜沧江)、红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3.气候地 区气候类型特 征中南半岛等地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之分马来群岛等地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注】东南亚的民居以高脚屋为主,适应当地湿热气候。4.农业(1)发展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2)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水稻(主食是米饭);热带经济作物:油棕、蕉麻、椰子、天然橡胶;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3)主要作物的出口国及生产国分布泰国、越南、缅甸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油或油棕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5.人口及城市的分布(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主要城市:曼谷(泰国)、仰光(缅甸)、金边(柬埔寨)、河内(越南)、万象(老挝)。【注】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其祖籍多来自中国的广东和福建两省。6.旅游业发达(1)旅游业是东南亚的一大经济支柱,我国居民赴东南亚的旅游热线是“新马泰”。(2)主要旅游资源越南—下龙湾;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巴厘岛;新加坡—有“花园城市、狮子城”之称。二、中东1.地理范围(1)中东包括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2)中东地处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黑海、里海(内陆湖)、地中海、阿拉伯海和红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3)沟通东西交通要道——(4)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5)重要的海峡和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石油向外运输的必经之道,有“世界油阀”之称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使中东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2.石油资源(1)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世界油库)(2)石油分布: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3)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等。(4)输往地区:西欧、美国、日本、中国。(5)石油主要输出路线【注】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所以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合理利用。3.宗教与文化(1)人种、语言:以白种人为主,主要居民为阿拉伯人,用阿拉伯语。(2)宗教: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4.匮乏的水资源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十分匮乏;种植业以节水农业为主。5.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焦点的原因【知识拓展】埃及:1.地理位置:地跨亚、非两洲,位于尼罗河下游,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2.人口、城市: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尼罗河提供丰富的水源,带来肥沃土壤,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河流)。3.埃及的首都是开罗,属白种人,通用阿拉伯语。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古迹。4.盛产长绒棉。(有利条件:气候炎热,有尼罗河作为灌溉水源)三、欧洲西部1.地理位置:欧洲中纬度地带(北纬40°~60°)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2.主要国家:共有30多个国家,面积最大的是法国,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该区人口稠密,绝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3.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4.河流: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河流较短,水流平缓,航运价值高;有多瑙河、莱茵河等。5.气候及农业地区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全年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农业发展畜牧业园艺业【注】(1)本区居民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食,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关。(2)荷兰和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生产大国。6.工业(1)该区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有“工业文明摇篮”之称。(2)以制造业为主,即:进口原料,加工之后,出口到世界各地。(3)主要工业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7.居民:本区居民多为白种人。8.旅游业:欧洲旅游业发达,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国家主要旅游景点英国伦敦塔桥、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大本钟、伦敦白金汉宫荷兰风车、郁金香王国法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挪威峡湾风光、午夜阳光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场、钟表王国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古罗马斗兽场西班牙斗牛比赛、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奥林匹克遗址德国慕尼黑啤酒节9。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为了共同利益,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其共同使用统一货币——欧元。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地理位置: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地处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2.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等。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4.河流: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刚果河、维多利亚湖等。5.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为主;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6.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世界矿产库”之称;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2)动物资源:斑马、长颈鹿、羚羊、鸵鸟、狮子、猩猩、非洲象等。(有“天然野生动物园”之称)(3)植物资源:咖啡比较有名。7.居民:本区90%以上都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8.经济(1)经济特点:低价出口初级产品,高价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形成原因:长期受殖民主义统治,使该区很多国家成为少数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形成了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单一商品经济”。(3)出路:振兴民族经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加强区域内联合。9.人口、粮食与环境:该区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地区;人口众多、增长快是造成该区贫困原因之一。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1.两极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范围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位置以北冰洋为中心,被欧洲、亚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包围地形以海洋为主以高原为主(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有“冰雪高原”之称气候气候寒冷,但不及南极严寒酷寒(寒极)、干燥(有“白色沙漠”之称)、烈风(风库)居民爱斯基摩(因纽特)人无常住居民自然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固体淡水资源(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煤炭、铁矿动物北极熊企鹅科考站黄河站长城站(无极昼极夜)、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科考时间每年 6~8月每年11月~次年3月,最佳时期是2月【注】①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②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③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④罗斯海新站: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完成。有极昼极夜现象。2.极地的保护(1)现状:①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氟利昂的使用使极地上空出现臭氧空洞;③燃油泄漏。(2)保护:和平利用两极,保护其生态环境与资源。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所指的是A.直布罗陀海峡 B.英吉利海峡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2)图中B航线被日本人视为“海上生命线”,其主要原因是从西亚大量进口A.煤炭 B.石油 C.铁矿 D.铝土矿2。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世界最著名的石油输出地区为______ ,该地区的石油主要输往 、 、 等地区和国家。(2)B、C两条输油线路中,运量最大的是______航线,要绕过非洲南端的 角。(3)海上石油运输线路A经 海峡,到达 。(4)海上石油运输线路C经 运河,可以缩短到达 和 的路程。【解析】中东的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石油输出地,石油主要输往美国、西欧、日本、中国等地区和国家;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有三条输出航线:图中A线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日本(东亚),B、C两条线到达西欧和美国,其中C线经过苏伊士运河,路途短,运量小,而B线绕道好望角,路途远,但运量大。【答案】(1)中东地区 美国 西欧 日本 (2)B好望 (3)马六甲 日本 (4)苏伊士 美国 西欧3。四位同学根据手中卡片内容的因果关系,将它们放入图中的正确位置,其中选择③号方框的同学是【解析】本题通过图表形式来考查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且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牧草多汁,进而推知畜牧业发达,以牛羊肉和乳畜产品为主要食物。【答案】C1.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B.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C.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D.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解析】关于东南亚的有关说法,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与太平洋的咽喉;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但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答案】A2.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太阳能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下列将受惠于这一成果的地区是( )A.南亚 B.西亚 C.北亚 D.东南亚【解析】西亚地区,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太阳能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西亚地区将受惠;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答案】B3.解决中东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错误做法是( )A.以色列用滴灌等节水技术解决缺水问题B.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水资源C.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耐旱作物为主D.通过战争的手段夺取所需水资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东的相关知识。?D项,发动战争是不符合人类基本道义的行为。故D项做法错误。A项,滴管技术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取代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节约农业用水从而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故A项做法正确。B项,海水淡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难以使用的海水转化为紧缺的淡水。故B项做法正确。C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耐旱作物符合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这两种农业生产均不需要过多灌溉水源,从而可以节约大量农业用水。故C项做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做法错误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4.“世界油库”位于( )A.东亚 B.中东 C.西欧 D.北美【解析】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资源特征。中东是目前世界_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由于自身对石油的消费量很少,中东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世界油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B5.中东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本地区( )A.包括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南部 B.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产区C.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D.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解析】中东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中东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中东的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水资源缺乏。中东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中东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阿拉伯人普遍说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答案】B6.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的原因是( )A.没有山脉分布,不易发育河流 B.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C.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D.半岛面积狭小,没有河流发育的空间【解析】本题考查西亚气候的相关知识。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是因为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蒸发旺盛,所以阿拉伯半岛没有河流。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中部,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区域内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许多国家没有河流发育,被称为“无流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答案】C7.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的五海不包括( )A.红海 B.波斯湾 C.地中海 D.里海【解析】中东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中东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答案】B8.某旅行社组织学生到欧洲西部旅游观光,他们能够观赏到的是( )A.克里姆林宫、红场B。悉尼歌剧院、富士山C.泰姬陵、金字塔 D.古罗马斗兽场、阿尔卑斯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西部景区的相关知识。欧洲西部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古罗马斗兽场、阿尔卑斯山、埃菲尔铁塔等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泰姬陵为于印度;富士山位于日本;金字塔位于埃及;克里姆林宫、红场位于俄罗斯;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9.四位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欧洲西部进行讨论,可信的是( )A.小昆说:餐桌上常见米饭、饺子和泡菜B.小明说:本区工业极不发达C.小金说:这里的咖啡、油棕、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闻名于世D.小山说: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解析】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餐桌上多牛羊肉;欧洲西部人口集中,国家众多,多为经济发达国家,这里集中了很多工业大国如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它们的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小金说的咖啡、油棕、橡胶等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热带。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D10.对欧洲西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北纬 40°~ 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B.欧洲西部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C.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丰富,乳畜业发达D.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解析】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而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发达国家,但也有发展中国家,如克罗地亚为发展中国家,欧洲西部劳动力短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指的是澳大利亚。【答案】A11.受原料产地影响,葡萄酒厂应建在( )A.洛林高原 B.巴黎盆地C.地中海沿岸 D.英吉利海峡沿岸【解析】本题考查法国的农业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法国的葡萄种植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原料产地的影响,为了节省运输成本, 葡萄酒厂应建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答案】C12.世界原料仓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A.地处极圈内,终年严寒,有寒带大陆之称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资源丰富C.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是东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D.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解析】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D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目前,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的90%以, 上,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的宗教,创造了独特又极具活力的文化。故D项正确。A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赤道附近,绝大部分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故A项错误。B项,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故B项错误。C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出口大量矿产、木材和热带经济作物等原料和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该地区正在努力发展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依然是世界上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13.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B.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C.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发达D.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的原产地【解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黄金金刚石产量居世界首位。【答案】C14.(2018黄冈)“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长征。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按要求填写:字母A所在大洲的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字母B代表的海湾:波斯湾。(2)“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指从中国出发,经中亚、西亚、俄罗斯到达欧洲;它最初因运销中国出产的丝绸而闻名于世。某考察团从西安到杜伊斯堡看到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3)“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某同学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路线设计如下,请你帮助完成。中国沿海港口?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欧洲西部。(4)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区被称为欧洲大陆“十字路口” 的国家是德国。(5)多年来,B所在是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请列举两条。地理位置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复杂的宗教文化差异等。 【解析】本题考查亚欧大陆的相关知识。(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亚洲,亚洲中部多为高原,主要有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周边主要为平原、山地,故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根据海陆形状可知,B西侧为阿拉伯半岛,故B是波斯湾。(2)“丝绸之路”最初因所运输的丝绸商品影响最大,因此得名。从西安到杜伊斯堡降水量由多到少、又由少到多,故看到的自然景观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3)“海上丝绸之路”整体而言是向西行进,太平洋以西是印度洋,阿拉伯海以西是红海,故“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为:中国沿海港口→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欧洲西部。(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西部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受纬度位置范围和北大西洋暖流等因素的影响,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德国位于欧洲大陆中心,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欧洲两大河流--多瑙河和莱茵河也都穿过德国;同时,德国的铁路交通业位列世界前五。故其被称为欧洲大陆“十字路口”。(5)B为波斯湾,B所在地区是中东。中东是连接亚欧大陆的要地,又扼亚欧最近海运路线必经的苏伊士运河,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东环波斯湾,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中流砥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等原因,中东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且纬度低、蒸发量大,故水资源极度匮乏,成为地区战争的重要导火索。中东地区宗教文化复杂,主要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由此弓发的宗教冲突众多。【答案】(1)中间高、四周低 波斯湾 (2)丝绸 草原 (3)印度 红 (4)温带海洋性 德国 (5)地理位置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复杂的宗教文化差异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点六 世界主要地区 原卷版.doc 考点六 世界主要地区 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