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卷(八)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卷(八)

资源简介

期中测试卷(八)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共45分)
1.《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人民群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A.清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影响    B.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C.让工人在革命后得到安全保障    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一位美国当代史作家在看到巴黎和会的历史资料后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这里的“战败国”主要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德国
4.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
A.《九国公约》 B.《北大西洋公约》
C.《华沙条约》 D.《开罗宣言》
5.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
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6. 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里的陕北具体指
A.吴起镇  B.遵义 C.会宁 D.瑞金
7.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 ④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②三国同盟形成 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④波兰等国独立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9.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他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开国大典
10.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11.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学生
12.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A.铁人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雷锋精神
13.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五四运动 ④北伐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4.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全被铲倒在地,倒入密西西比河的牛奶,使这条河成了“银河”。这是
A.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 B.生产发展的表现 C.自私自利的表现 D.产品过剩的表现
15.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55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表
城市名称
得票数
所占比例
1.广州
5863
37.4%
2.武汉
8148
52%
3.南京
878
5.6%
4.上海
117
0.7%
5.北京
461
2.9%
材料二: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与此同时20世纪初,大多数中国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同时认为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就是文明、开化。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各种不平等条约并没有被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哪个城市居于榜首,请运用史实说明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变与不变?(各回答两点,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理解(2分)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4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历程的认识。(4分)
18.(1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1)图中的三角形和外圆分别代表的集团名称是什么?(2分)
追根溯源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2)请你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揭穿谎言
材料二: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3)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2分)
战争审判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4)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5分)
19.(12分)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别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二:
材料三:
(1)如何理解“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3分)
(2)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3分)
(3)依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究生存之路过程中领导力量的变化特点。(2分)
20.(12分)回顾党史,坚定信念。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三个板块的资料:
(1)【会议篇】请你完成下列表格。(4分)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毛泽尔思想写入党章
工作正心从农村到城市
会议名称
(2)【道路篇】结合材料写出中共开辟的两条道路名称及其开始形成的标志。(6分)
(3)【伟业篇】从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A
B
A
C
C
A
A
11
12
13
14
15
D
C
C
A
D
16.(1)武汉,是武昌起义发生地,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3分)
(2)发生变化的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等。
不变的有中国的我国依然面临着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变与不变至少各回答出2点,一点一分。照抄材料不给分)(4分)
(3)因为辛亥革命后,中国内部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分裂当中,外部又有列强的侵略等(其它符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
17.(1)洋务运动;辛亥革命。(2分)
(2)南昌起义 朱德(其他相关领导人也可);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4分)
(3)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写出两点,4分)
18.(1)三角形代表三国同盟(或同盟国);外圆代表三国协约(或协约国)。(2分)
(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
(3)凡尔登战役。(2分)
(4)不正确。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侵略战争,参战的大多数国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殖民地。(5分)
19.(1)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3分)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分);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
(3)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 ②国民党官兵正面战场英勇作战(2分)
(4)由单一走向联合(2分)
20.(1)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4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也可)(1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
(3)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等。(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