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教案(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教案(2份)

资源简介

11.1面对经济全球化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明确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表现的分析感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利弊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教具准备】
学案、多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一台iphone的全球之旅》,导入新课并让学生感知经济全球化,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经济全球化趋势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古人能轻易地得到国外生产的物品吗?为什么他们没有感受到经济的全球化呢?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动力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1-92页内容,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为什么一架飞机要由许多国家生产?
一个产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资源和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讲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表现:
a生产全球化
你还知道哪些产品是由许 多国家共同生产的?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3页漫画材料,想一想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那么,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靠什么实现的呢?
(4)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一想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 什么作用?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想一想: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吗?展示华尔街金融危机图片,并对之进行简要介绍。
(1)全面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P94第一段)
消极影响: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94材料,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突出表明当今世界财富分配的严重两极分化。
师:这些现象(负面影响)的出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有关,它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经济全球化 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如果只看重它带来的积极影响,行不行?
那如果我们仅仅注意它的消极影响呢?
学生思考回答:(如)我们要有充分吸收世界经济的营养,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的发展,真正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3)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明确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11.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了解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应坚持的原则。
(3)理解“引进来”与“走出去”,懂得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观念。在发展对外经济活动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来源:学#科#网]
【教具准备】
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思考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二、进行新课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贸组织
(1)成立:1995年1月1日
(2)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3) 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成立40多年来,共主持八轮全球性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的降低了世界各国的进口关税水平,其中20个产品零关税!)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非歧视原则、禁止倾销、关税减让原则;农产品协议、纺织品协议、知识产品协议等等)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作为一个永久性经济组织,主要机构有:部长会议、总理事会、秘书处和总干事、争端解决机构)
(4) 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来源: XK]
②透明度原则
③自由贸易原则
④公平竞争原则
(案例分析)1991年,美国对国内和国外炼油商采取不同的标准,对由委内瑞拉进口的石油征收附加税,但对伊拉克免税。同时,对国内石油公司提供财政补贴,但外资企业则没有。
提问:《美国石油歧视案 》 违背了哪条原则?
违背了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2、我国与世贸组织的关系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于2001.12.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中国入世的积极影响
根据世贸组织的原则、地位、作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什么积极作用?
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3)中国入世面临的严峻挑战(消极影响)
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的与国内市场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明显增加。如,大幅度削减关税,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大量涌入,必将对国内企业带来生存危机等等。面对入世,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带来的的影响,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证明了,对外开放是正确的决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作用
(1)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A.全方位就是涵盖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
B.宽领域就是对一、二、三产业等领域都对外开放;
C.多层次就是由东部沿海向中部、西部逐层对外开放。
(2)作用: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渡:中国对外开放已经30多年,要怎样做,才能使中国更好地对外开放呢?[来源:学*科*网]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开放战略、开放型经济体系
(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战略措施:
材料:江泽民:“‘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
结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①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的有机结合。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来源:Z|xx|k.Com]
过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根本基点。”——邓小平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对外开放方面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趋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了解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格局、新形势下的基本政策和战略。这对于我们在正确地认识国际经济关系,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和民族自强意识,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