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科教兴国 引领未来 知识点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科教兴国 引领未来 知识点梳理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知识点
4.1科教领航 民族振兴
1.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根本的变化。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成为第一位的推动力量。②.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③.我国科技领域成果显著,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激发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⑤.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
2.、我国科技的现状
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成果显著,在载人航天等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也比较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3.我国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①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③人口素质不够高等。解决差距的措施:①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②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重奖作出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培养创新人才; ③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④加强中外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4. 教育的重要性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面性作用。
②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竞争。
5.我国教育现状
成就: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成为了世界教育大国。
②我国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③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人数雄踞世界第一。
局限:①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②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③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完全承担起科技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作用。
6. 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指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调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7.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的变化。(科技重要性)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面性作用。(教育重要性)
③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竞争。(科技重要性)
④目前,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现状)
⑤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有利于缩小我国在科技和教育上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提高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8.我国怎样实施科教兴国?
①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②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③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④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⑤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4.2开启创新源泉
1.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2.什么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3.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在于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③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 我国的创新目标: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 我国为什么要建设人才强国?
①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②从国际竞争趋势看,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具有必要性。
世界各国已经把人才资源看作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竞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优先开发,才能使潜在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
③从国内现实情况看,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具有迫切性。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队伍。
6.建设人才强国,国家怎么做?(提建议)
①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②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重奖人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④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⑤保护知识产权,依法保护优秀人才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7. 中学生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从小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②有意识地不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未知欲,有探究的热情。 ③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8. 建设创新型国家,怎么做?
政府:①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保护知识产权。
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髙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企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加大产品研发,鼓励创新。
青少年:①我们要积极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动中去。
②我们要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培养爱好兴趣和好奇心,细心观察,敢于质疑,寻根问底,动手实践,参加创新讲座和竞赛活动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我们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