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1.理解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背斜、向斜和断层的特征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掌握地质构造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意义。一、褶皱山读“地质剖面图”,回忆下列知识。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0.tif" \* MERGEFORMATINET (1)写出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A.____,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___,两翼岩层___。B.____,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___,两翼岩层___。C.____,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____。(2)图中岩层1~6的新老关系,依次为______________(由老到新)。(3)A的地貌类型是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_______作用形成谷地;B的地貌类型是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受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______。(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_____,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_____,有泉水出露的是_____,适合开挖隧道的是_____。(填字母)二、断块山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示表示的地质构造为_____,其成因是受到强大的_______________;其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该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位移类型 地貌类型 典例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_______附近派生出若干新地貌 垂直方向 相对下降 形成______________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相对上升 发育成______________ 华山、庐山、泰山三、火山读“火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2.tif" \* MERGEFORMATINET 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___________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2)组成甲为______,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乙为______,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第1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3.TIF" \* MERGEFORMATINET 1.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故本题选B。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4.TIF" \* MERGEFORMATINET 2.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3.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答案】 2.B 3.B【解析】 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乙断层只切断了最下边的一个侵蚀面,而岩浆活动穿过了下边两个侵蚀面,说明乙形成早于丙,而甲形成于图中三个侵蚀面后,甲形成晚于丙,故B项正确。第3题,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图示地质演化过程中,共形成了两次褶皱,故选B。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第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5.tif" \* MERGEFORMATINET 4.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答案】 C【解析】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受挤压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而成为山地,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变式训练(2018·安庆模拟)下图为“长江三峡段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6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63.TIF" \* MERGEFORMATINET 1.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背斜 B.②—地垒C.③—地堑 D.④—向斜2.从岩性和地质条件分析,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水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18·荆州调研)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7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71.TIF" \* MERGEFORMATINET 3.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C.岩浆活动 D.流水堆积中国援建印度尼西亚的泗水-马都拉大桥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大桥连接爪哇岛和马都拉岛。下图为“爪哇岛和马都拉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500 m)。完成第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7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72.TIF" \* MERGEFORMATINET 4.从成因上看,M山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C.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D.断层形成的断块山1.下图中的图1示意世界某区域(40°为纬度),图2示意图1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下题。据图分析,岩石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A. 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B. 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C. 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岩浆岩ⅡD. 岩浆岩Ⅰ、沉积岩Ⅰ、沉积岩Ⅱ、岩浆岩Ⅱ2.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题。 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3.读某区域地层剖面图,图中数码①~⑦代表岩层,回答下题。岩层①④⑤⑥从新到老的排序是( )A. ①④⑤⑥ B. ⑥⑤④① C. ⑥①⑤④ D. ①⑤④⑥4.读某地质剖面图,其中③表示石灰岩,完成下题。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②③④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⑤①②④5.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 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 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 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 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6.图A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B),柱子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回答下题。图A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断裂、沉积、褶皱、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B. 褶皱、岩浆侵入与喷出、侵蚀、沉积、断裂C. 褶皱、断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D. 褶皱、侵蚀、断裂、岩浆侵入与喷出、沉积7.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题。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 1第13讲 山地的形成1.理解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背斜、向斜和断层的特征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掌握地质构造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意义。一、褶皱山读“地质剖面图”,回忆下列知识。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0.tif" \* MERGEFORMATINET (1)写出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A.背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B.向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C.断层,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位移。(2)图中岩层1~6的新老关系,依次为1、2、3、4、5、6(由老到新)。(3)A的地貌类型是背斜谷,其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B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B,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A,有泉水出露的是C,适合开挖隧道的是A。(填字母)二、断块山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示表示的地质构造为断层,其成因是受到强大的压力和张力;其主要表现为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该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位移类型 地貌类型 典例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新地貌 垂直方向 相对下降 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相对上升 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华山、庐山、泰山三、火山读“火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2.tif" \* MERGEFORMATINET 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2)组成甲为火山口,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乙为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类型: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2017·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第1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3.TIF" \* MERGEFORMATINET 1.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故本题选B。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4.TIF" \* MERGEFORMATINET 2.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3.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答案】 2.B 3.B【解析】 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乙断层只切断了最下边的一个侵蚀面,而岩浆活动穿过了下边两个侵蚀面,说明乙形成早于丙,而甲形成于图中三个侵蚀面后,甲形成晚于丙,故B项正确。第3题,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图示地质演化过程中,共形成了两次褶皱,故选B。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第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2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25.tif" \* MERGEFORMATINET 4.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答案】 C【解析】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受挤压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而成为山地,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变式训练(2018·安庆模拟)下图为“长江三峡段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6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63.TIF" \* MERGEFORMATINET 1.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背斜 B.②—地垒C.③—地堑 D.④—向斜2.从岩性和地质条件分析,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水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1.A 2.D【解析】 第1题,图中①②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A正确;③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④地为岩浆侵入。第2题,从地质条件分析,①②两地为背斜不适宜建水坝;③地是页岩及石灰岩,④地是侵入型岩浆岩,较③地岩性坚硬,更适宜建水坝,D正确。(2018·荆州调研)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7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71.TIF" \* MERGEFORMATINET 3.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C.岩浆活动 D.流水堆积【答案】 A【解析】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是因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或者出现弯曲变形,故A项正确;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属于外力作用,故B、D项错误;图中无岩浆喷出或者侵入,故C项错误。中国援建印度尼西亚的泗水-马都拉大桥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大桥连接爪哇岛和马都拉岛。下图为“爪哇岛和马都拉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500 m)。完成第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7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72.TIF" \* MERGEFORMATINET 4.从成因上看,M山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C.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D.断层形成的断块山【答案】 B【解析】 读图可知,M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且呈圆锥形,应当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1.下图中的图1示意世界某区域(40°为纬度),图2示意图1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下题。据图分析,岩石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A. 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B. 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C. 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岩浆岩ⅡD. 岩浆岩Ⅰ、沉积岩Ⅰ、沉积岩Ⅱ、岩浆岩Ⅱ【答案】D【解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岩浆岩Ⅰ切断了所有岩层,说明该岩层形成最晚(最新);根据地层顺序可知沉积岩Ⅰ、沉积岩Ⅱ、岩浆岩Ⅱ依次由新到老。2.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题。 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答案】D【解析】沉积岩的新老关系可依据地层沉积顺序判断,一般上覆岩层较新,下部岩层较老;岩浆岩和沉积岩的新老关系一般依据切断关系判断,被切断的岩层较老。据此判读,图中沉积岩3、沉积岩2、沉积岩1依次由老到新;火成岩1切断了沉积岩2和沉积岩3,说明火成岩1较新;火成岩2切断了沉积岩3、沉积岩2和火成岩1,说明火成岩2较火成岩1新。3.读某区域地层剖面图,图中数码①~⑦代表岩层,回答下题。岩层①④⑤⑥从新到老的排序是( )A. ①④⑤⑥ B. ⑥⑤④① C. ⑥①⑤④ D. ①⑤④⑥【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④⑤⑥均为沉积岩层,故埋藏越深的岩层形成时间越早,①为岩浆活动形成的,且岩浆岩侵入了④⑤两个沉积岩层,故①形成在④⑤岩层之后。4.读某地质剖面图,其中③表示石灰岩,完成下题。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②③④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⑤①②④【答案】C【解析】②⑤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③属于沉积岩,④属于侵入岩附近的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岩层的形成顺序一般是先沉积,后侵入,再变质。5.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 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 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 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 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答案】B【解析】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出甲地为背斜构造,其成为谷地的原因是背斜顶部被侵蚀;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②③①;乙地貌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后不易被侵蚀形成;泰山为断层构造,与丙处的地质构造不同。6.图A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B),柱子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回答下题。图A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断裂、沉积、褶皱、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B. 褶皱、岩浆侵入与喷出、侵蚀、沉积、断裂C. 褶皱、断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D. 褶皱、侵蚀、断裂、岩浆侵入与喷出、沉积【答案】C【解析】读图,图A中下部的沉积岩层有明显弯曲,且岩层错动,说明先发生褶皱、后出现断裂,并错动形成断层。下部岩层表面不平,错动高出地区消失,说明断层发生后,被侵蚀。然后又发生沉积作用,上覆岩层形成。岩浆岩切断沉积岩层,说明形成最晚,图中可以看出有火山锥,说明有岩浆侵入与喷出。 7.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题。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答案】岩层f、e、d、c按顺序沉积;在岩层c沉积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b岩层;最后岩层a沉积。【解析】沉积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按顺序从下向上沉积;b岩层没有层理构造特点,分布于断层顶部并且不呈喷出岩的火山锥形态,应为侵入岩。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原卷版).doc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