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思品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思品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纸上序号下面写T,错误的写F)
1.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近20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证明“一国两制”的实践是成功的。
3. 平型关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
4.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5.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6. 二战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苏崛起。
二、选择题(本答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 某校九年级(1)班程红同学在学习完某一课后做了如下笔记,这是学习哪一历史事件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中共一大 D.国民党一大
8. 下图是20 世纪初期关于清政府的一幅漫画,和此图含义最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他倡导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创建中国共产党
10. 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
11. 有一张珍贵的照片上记录着这样的一行字:“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界游街大会被拘留之北京高师爱国学生七日返校时摄影”。据此可以判断这张照片和下列的哪一事件相关
A.黄埔军校建立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西安事变
12. 五四运动之所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A.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C.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 D.取得了初步胜利
13. 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注:毛泽东字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对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14. “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一首歌谣,下面对歌谣分析正确的是
①表达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②表达了农民的喜悦之情
③描写了当地红花山林的自然景观 ④反映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十年内战(1927年—1937年)初期,针对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毛泽东满怀信心地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最恰当的指向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16.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转战陕北 D.千里跃进大别山
17. 右图是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其中,该校从沈阳迁到北平的原因是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18.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这份中共抗日通电发表的时间大概是在
A.一二九运动后 B.七七事变后 C.徐州会战后 D.平津战役前
19. 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 1942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A.中国是世界强国 B. 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
C.中国会打败日本 D. 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
21. 山东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以判断他支援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2.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
③抗战胜利——显示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④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进入进步发展的新纪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 口号能彰显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与所处时代搭配合理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时期②“平均地权”——土地革命时期③“废除二十一条”——抗日战争时期④“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解放战争时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②渡江战役 ③三大战役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2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日益复杂。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
B.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C.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D.联合国和欧洲联盟的形成
26. 右边的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7. 1933年为了尽快摆脱世纪“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是
A.颁布“产业复兴法”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推动社会福利政策
28.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
29. 1943年2月,美国总统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指的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30. 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
名称
参战国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个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个
20亿
1.1亿
1.9亿
40000亿美元
①两次战争都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 ②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浩劫
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5题,按序为8分、8分、10分、8分、12分,共46分)
31.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1)材枓提到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5分)
32.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卖国军阀之势力。 ——《北伐宣言》
(1)材料表明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共同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2)共产党在北伐中做出哪些“巨大贡献”?(4分)
(3)北伐取得了什么“巨大的成功”?(2分)
33. (10分)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报告中提到我当“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初心”指的是什么?(1分)
(2)90年前,在国民党背叛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巨大难关面前,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攻克难关的?(4分)
(3)中国共产党有“勇于修正错误”的勇气和传统,下面表格是我党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修正错误”的事例,请补充完整。(5分)
时间
会议名称
意义
1931年1月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34.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谈判取得什么成果?(2分)
材料二: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2分)
材料三:邓小平在《从渡江到占领上海》中讲到:“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
(3)“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指的是哪一次胜利?(2分)
材料四:1949年,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4)张元济参加的“协商会议”是指什么会议?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2分)
35. (12分)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年代尺
(1)结合年代尺,列举一个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实例并加以说明。(1分)
(2)对比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概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材料二:“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自《联合国家宣言》
(3)材料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的“野蛮和残暴”的行径有哪些?(4分)
(4)请举例说明“联合国家”如何开展“共同的斗争”?(3分)
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
答题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纸上序号下面写T,错误的写F)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选择题(本答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5题,按序为8分、8分、10分、8分、12分,共46分)
31.(8分)
(1)
(2)
32. (8分)
(1)
(2)
(3)
33. (10分)
(1)
(2)
(3)①

34. (8分)
(1)
(2)
(3)
(4)
35. (12分)
(1)
(2)
(3)
(4)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纸上序号下面写T,错误的写F)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T
T
F
F
F
T
二、选择题(本答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C
C
B
B
A
D
C
B
D
B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B
C
D
A
A
C
A
C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5题,按序为8分、8分、10分、8分、12分,共46分)31.(8分)
(1)(1)辛亥革命(1分);说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或者: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2分)
(2)观点:不完全正确。(1分)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淸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分)(意思相近即可)
32. (8分)
(1)打倒列强,消灭军阀,统一全国。(2分)
(2)帮助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军事上作战勇猛(叶挺领导第四军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动员组织群众支援革命(任意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4分);
(3)短短十个月,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2分)
33. (10分)
(1)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
(2)总结经验教训,召开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2分);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军队,创建革命根据地(2分)。
(3)遵义会议(1分)。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2分);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34. (8分)
(1)避免内战,共商建国(1分);签订《双十协定》(1分)。
(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2分)。
(3)渡江战役解放南京(2分)。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分);《共同纲领》(1分)。
35. (12分)
(1)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入缅作战(任意一点得1分)。
(2)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大(2分);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2分)。
(3)德国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毒气战、细菌战;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等(任意一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
(4)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美英中召开开罗会议;美英苏召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苏联对日作战等(言之有理即可。任意一点2分,两点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