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我国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念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基本内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一体”。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依据: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 (1)文化自信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中国的四大国粹: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和中国书法。另一种说法是由孙中山先生总结了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国粹:中国京剧、中国国画、中国医学、中国烹饪。文化自信源自革命文化 革命精神: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文化自信源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我国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地位: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用:民族区域自治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自主权利,调动了各民族人民的积极性。我国坚持怎样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如何理解民族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平等意味着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如何理解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统一、富强与和谐的共同目标,将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釆取了哪些措施?①我国宪法规定,从财政、物资、技术等方面帮助各少数民族加速经济和文化建设;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了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特殊政策。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方针?对这一方针 .你是怎样理解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在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允许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港澳回归祖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结束了殖民统治的历史。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着繁荣、稳定和发展,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的巨大成功,中国统一大业得以大大向前推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基础和前提以及路径分别是什么?原因:台湾是祖国美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心愿。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路径: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的完全统一定能够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