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社会学科答题卷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二、非选择题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分) (2) (4分) (3) (3分) (4) (4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2)(3分)(3)(4分)(4)(2分)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2)(6分) 30.综合探究题(12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1)(4分)(2)(6分)(3)(2分)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社会学科答题卷一、选择题12345678910ACBBCDBCAD11121314151617181920AABCBDBCBD212223242526ABDCAB27.(12分) (1)五四运动(1分)(2)新文化运动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促进“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4分)(3)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学生;工人。(3分)(4)材料中,工人阶级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材料二中,青年们经过“五四运动”,广泛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4分)28. (12分)(1)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3分)(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分);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3)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 ②国民党官兵正面战场英勇作战(2分)(4)由单一走向联合(2分)29、(12分)(1)成就: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4分) 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分)(2)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分,任答一点即可) 扶贫妙招:深化改革,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或: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把扶贫工作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分)30、(12分) (1)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4分)(2①有利于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建设法治中国(6分)(3)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2分)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社会学科试题卷命题单位: 出卷人: 审核人:一、选择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1.一战中,各交战国相继发明新式武器,如远程大炮、机关枪、手榴弹、坦克、毒气、轰炸机、潜水艇等,使战争规模、杀伤力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近900万,伤者2000多万,欧洲的工业生产倒退了约8年。以上内容不能说明(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B.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 将科技成果用于战争,会扩大战争范围,加剧战争灾难D. 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科技进步2.《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宜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大众传媒的普及 B. 男女实现了平等C. 西方思想的影响 D. 封建思想的根除3、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4.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A.维新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三民主义” D.毛泽东思想5.读右图,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6.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曾有过“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的论断。下列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B.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政策C.联共(布)十四大制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D.苏俄新经济政策7.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对经济方面规定:“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 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反映出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开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平均地权 D.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8. 1926 年 12 月到1927 年 1 月,全国各地先后有56 位将军宣布加入国民革命,1927 年 1 月 1 日,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直接引起上述情形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初步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解放战争正式爆发 9.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百团大战10.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组织革命武装,发动武装起义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1.1895 年广州起义时,革命党人被认为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1915 年,袁世 凯复辟帝制,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上述变化反映出( ) A.民主共和观念日渐传播 C.儒家思想遭到彻底摒弃 B.清王朝统治的日趋衰弱 D.资产阶级民主逐步完善12.下表是1917年~1921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的分类统计。主题介绍马克思主义介绍西方习俗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 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 A.《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倾向是马克思主义?? B.《新青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刊物?? C.《新青年》的撰稿人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13.下图为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A.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伟大的抗日战争14.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7日至9日在浙江乌镇举办。当今“互联网+”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插上了“互联网+”的杰作,“互联网+”带来的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说明( )A.传统行业已经不需要存在了。 B.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创新就能使我国经济快速腾飞。15.201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重要作用 ②社会主义民主协商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体现社会共识和人民意愿④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A.①②③? ? B.①③④? C.②③④? ? D.①②④16.今年“两会”期间,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管理、雾霾天气等民生问题备受关注。这些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 C.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沧海桑田,“中国巨变”。下列体现“巨变”的数据表明( )内容1978年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0.3645万亿82.7万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元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元13432元贫困发生率97.5%3.1%A.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C.中国就要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我国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18.无线支付、空无一人的全球最大自动化智能码头、自动驾驶汽车、无人超市;共享经济、“红色物业”、“精准扶贫”等新机制……新事物,新生活!对此,你的认识是(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可以创新 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④我国正在坚持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开评以来,共有29人获此殊荣 ,均由时任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我国设立科学技术奖是因为( )A.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B.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C.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是我国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基本国策20.继“微博问政”之后,一些人大代表通过设立“话吧”收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A.公民通过“话吧”能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B.公民有了行使监督权的最佳渠道C.公民可以直接管理与民生有关的一切事务D.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21. 2018年1月25日至3月25日,广东公安机关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起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春雷行动”破案会战,警方共侦办各类食品药品刑事案件550余宗,打掉涉案团伙7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90余人,冻结查扣、收缴涉案资金1.21亿元。广东“春雷行动”( )A. 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B.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C. 使人们有尊严地生活D.使公民有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2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这是要求( )A.政府必须科学立法 B.政府必须依法行政C.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法 D.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守法23.习近平主席强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 )①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②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③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保障人民的利益④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中国倡导“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习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非正式会见等……众多国际大事件中的中国身影说明( ) A. 我国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B.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C.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D. 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5.40岁之内的大学生“零门槛”落户、提供月租低廉但质高适用的人才公寓、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实施“百万大学生创业就业工程”吸引人才是因为( )A.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B.人才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C.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要把发展教育摆在首要地位26.2018年4月26日上午,习总书记考察东湖高新区的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时反复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这告诉我们①我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缩小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要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④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共48分)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三 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中国历史》(1)材料一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4分) (3)材料三中“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此消息”是指什么?根据材料说明“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3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4分) 28.(12分)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材料二:材料三:(1)如何理解“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3分)(2)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3分)(3)依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4)综合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究生存之路过程中领导力量的变化特点。(2分)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据此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6分)材料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是政府许下的承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妙招迭出:浙江利用“互联网+”模式,发展农村电商,建立了500多个淘宝村,使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广东东关乡龙泉村村民李玲在参加了“十万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之后,从昔日贫困户华丽变身现代农业工人……(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政府作出如此承诺的原因。并根据材料概括浙江、广东等地的扶贫妙招。(6分)30.综合探究题(12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的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解说词中指出: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材料二:2018年3月5日《人民日报》指出;要说全国“两会 ”的热词,“法治政府”无疑是其中之一。任何一项职权都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只有不断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权力行使才不会越位、错位和失位。”安徽省滁州市市长说“这些年,我们着力摸清行政权力底数、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表,并且紧密联系实际适时动态调整,通过清权、确权、晒权、制权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遏制了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为什么“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4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清权、确权、晒权、制权等一系列举措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3)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公民应该怎么做?(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社会学科答题卷.docx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社会学科试答案.docx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社会学科试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