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玩转电磁铁(1)》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大象出版社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玩转电磁铁》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性质。2.使学生知道电能产生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成和性质是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磁铁的性质。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马达、小平口螺丝刀、铁钉、漆包线、电池、大头针、小磁针、 指南针、小刀、双面胶、一次性纸杯、盘子、回形针2.实验记录表、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辆黄色电动玩具赛车)师:同学们,喜欢玩赛车吗?谁知道这辆电动赛车的主要动力装置是什么?生1:小马达。生2:小电机。师:对,是小马达,也叫小电机。关于小马达,谁能说一说你都知道什么?生1:我知道小马达可以带动轮子转动。生2:小马达接通电流可以转动,小马达里有转动轴。生3:我知道马达可以倒转,电池装反了马达就会倒转。师:看来,同学们对马达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么你对马达还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吗?生1:我想知道马达里面是什么样的?生2:我想知道马达为什么会转动?生3:我想知道马达里面的磁铁起什么作用?没有磁铁行不行?……师:同学们的问题很多,我们只有了解了马达里面的构造,弄明白了它为什么能转动,才能解决其它关于马达的问题。【教师从学生喜爱的电动赛车玩具入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了上节课关于动力装置的学习内容,并由此引出关于小电机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2.自主研究小电机,猜想小电机转动的原因。师:下面我们先来弄明白小马达里面的构造,同学们可以打开小马达,看一看里面是什么样的。(学生四人一组,每组桌上摆放小电机一个,小平口螺丝刀一个,记录单一份,同时电脑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注意安全。)师:谁能说一下马达里面的构造,并猜想马达为什么会转?生1:马达里面有转动轴,转动轴上有铜丝一圈圈地绕起来。我想马达会转可能与许多圈铜丝绕在一起有关。生2:我发现马达里有两个磁铁,我猜想马达的转动可能与磁铁有关。生3:我猜想马达会转可能与通电有关系。……师:我们把铜线一圈一圈地绕起来叫做线圈,绕的线圈的圈数叫做匝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在小马达里有三个这样的线圈,这些线圈在通电的时候是否会与磁铁产生反应呢?怎样验证大家的猜想呢?生:做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电机的秘密,通过动手拆开马达,观察到小电机里有线圈和磁铁,从而猜想和推测到马达的转动可能与线圈有关,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思考,为学生设计实验提供原型。】3.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我们先来做个线圈。(教师演示缠绕线圈的方法:把漆包线沿着一个方向-------向外或向里缠绕在铁钉上。)线圈在接通电流的时候,要把两端的绝缘漆刮下来,这个通电的线圈有什么性质?下面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怎样实验,需要哪些材料,然后派代表到材料超市领取材料。【教师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学生才有能力自主探究,学生学会缠绕线圈等实验方法,为下一步学生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学生讨论后,自觉到材料超市领取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同学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难题。)师:说一说你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生:我们组发现通电的线圈能吸三十几枚大头针,说明通电的线圈有磁性。师:哪组同意这个组的研究结果?(全班都同意)4.自主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揭开马达转动的秘密。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电磁铁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磁铁除了有磁性,还有什么性质?电磁铁具有这样的性质吗?怎样才能知道?生:我们可以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找答案。师:请各组同学自己设计实验,随时做好记录。看谁的发现多。(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刚才,大家动手研究了电磁铁,谁能说一说你研究的收获?可以到实物展示台上来演示你们的实验方法。生1:我们发现电磁铁通电后有南极和北极,我们的电磁铁钉帽是南极,钉尖是北极。(学生上台演示:用小磁针检验出南北极)生2:我们组的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我们的电磁铁钉帽是北极,钉尖是南极。师:为什么会有不同呢?生3:我知道,刚才我们组做实验发现,线圈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一样,电磁铁的南北极就不同。生4:我们组做了两个线圈缠绕方向不同的电磁铁,结果它们的南北极也不相同。师:你们真棒!不仅发现电磁铁有两极,而且还发现了改变电磁铁两极的方法,现在你们知道马达为什么会转动了吗?生1:马达里的线圈通电后就是电磁铁了,可能会和马达里的永久磁铁发生作用。生2:对,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师:当马达里的线圈通电时,就会产生磁性,从而跟马达里原来的永久磁铁发生作用,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马达就会转动,当马达里的线圈断电时,磁性消失,马达就停止转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秘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落到了实处。】5.钓鱼游戏,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在每组桌子中间的盘中有一些回形针,当作“小鱼”,拿一个纸杯作为“渔篓”,每组选一名同学参赛,组员可以帮他出谋划策。比赛开始后,每组同学用自己做的电磁铁从盘子里钓鱼,然后放到渔篓里,看谁钓得多。(学生情绪高涨地参加比赛)师:刚才大家进行了钓鱼比赛,谁能说一说你的体会?生:我发现电池电量大,钓的鱼多。生;我发现谁的电磁铁磁性大,谁钓的鱼就多。生:我发现线圈绕的多一些,电磁铁磁性就更强。生:我觉得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同学们,世界很奇妙,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科学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我们一定要多留心观察,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这个活动设计得很好,通过游戏,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总评:本节课教师从学生“通电后小马达为什么会转动”的强烈疑问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提问、猜想与验证发现通电线圈具有磁性,进而认识电磁铁,研究电磁铁。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积极主动的探究问题。我认为本课有两点做得很好: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材料,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想上好这节课,实验材料的准备至关重要。教师除了准备自己的实验演示材料,还准备了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教师给学生准备了每组一份的漆包线、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小磁针、铁钉、马达、小平口螺丝刀、电池、双面胶、小刀等,只有实验材料准备充分,学生才有兴趣动手实验,才有机会主动探究知识。这节课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材料准备充分,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材料自己动手实验,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按教材编排意图,《玩转电磁铁》是一课时,如果按教材上,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不够充分,影响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把本课分成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这样学生主动探究电磁铁有了足够的时间,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充分而深入。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