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半期学情检测试题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半期学情检测试题及答案

资源简介







2018—2019学年第一期半期学情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选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答题卷中 与题号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1.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经常鼓励年轻人,坚持学习,不要放弃梦想。这告诉我们( )
①梦想越远大越好 ②青少年应从小确立自己的梦想
③只要执着追求任何梦想都能实现 ④梦想能够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①③④②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的话告诉我们(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②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积极地态度和行为
③学习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④学习不要超出科学家的发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3.我国著名科学家陈省身先生93岁生日时,还公布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以此为乐,认为自己每天都在感受着最美的学问。这给你的启示是( )
A.人到老了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B.数学是折磨人的学科
C.学习中有许多乐趣,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C.学习是件苦差事,90多岁还要研究
4. 小辉在参加“经典诵读”比赛前,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他是通过________的途径认识自己。
A.自我观察 B.他人评价 C.集体舆论 D.名师点评
5. 在我们中学生中,有的人为“少白头”烦恼,有的人为身高烦恼,有的人为体形烦恼,有的人为肤色烦恼……你认为这些同学(  )
①没有学会欣赏自己这道风景 ②不应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缺陷
③不善于自我接纳   ④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最强大脑》冠军王峰先天的记忆力并不好,在考入大学后,他参加了学校的记忆协会,通过持续的训练使记忆速度明显提高,后来王峰连续参加了三届世界脑力锦标赛,每一次都成功问鼎。这告诉我们( )
①冠军的先天条件都不好 ②人的潜能会自然显现  ③要在实践中锻炼和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激发自己的潜能需要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与他本身的学历.背景.相貌等都没有直接或必然的关系,关键在于是否发挥这与生俱来的潜在本能。”这启示我们( )
A. 一个人的成功与学习.背景.相貌无任何关系 B. 发掘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C.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D. 发掘了潜能,就一定能成功
8.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全新的未来,展示自我的风采,做更好的自己,就需要我们( )
①发现并运用自己拥有的资源 ②正视自己的不足,主动改正缺点
③探索未知的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 ④认识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俗话说:“玻璃与金子相会,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接近,也同样变得聪明。”这句话启示我们( )
A.选择朋友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利 B.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C.交友要掌握必要的艺术和方法 D.真正的朋友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10友情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朋友是幸福的孪生姐妹。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寂寞、孤独和苦恼时,朋友能带来温暖 B.成功时,朋友能与我们分享喜悦与快乐
C.考试时,朋友能为我们传来难题的答案 D.失败时,朋友能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11.“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 )
A.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 B.珍惜友情,用心呵护
C.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毫无保留 D.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
12. 比起小学来,中学可以用“三多一少”来概括:课程多,书本多,老师多,老师“盯”得少。“三多”说明中学阶段所学知识量增加了,知识难度加大了;“一少”说明初中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管得那么细了。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 )
①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受新知识 ②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③照搬班里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 ④确立当下的目标并努力实现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13. 小刚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许多同学暗暗把他当成竞争对手,而他却总是耐心地为同学讲解习题。有人说他这样会被别人超过,但他认为“帮助别人也是提升自己”。这表明小刚( )
A.太傻了,不懂得竞争的残酷性 B.成绩优秀,别人追不上他
C.没有竞争意识,缺乏竞争实力 D.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4.“真没想到,我最信任的朋友背叛了我!”面对气急败坏的同学,你应该告诉他( )
A.人心难测,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B.为了呵护友谊,我们应该逆来顺受
C.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不要悲观失望
D.背叛自己的朋友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不必惋惜
15. 在网络中交往,外在的约束减弱,更需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下列网络交往行为做法正确的( )
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 ②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
③和网友见面要在公开场合,最好有人陪同 ④遇到问题,要学会求助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6.我和小美是形影不离、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次,学校推荐一名学生去市里参加唱歌比赛,我俩都报了名,结果我被选上了,小美却落选了。之后小美看我总是淡淡的,也不再主动和我说话。下列有关竞争对友谊的影响中,认识正确的是(  )
A.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B.朋友之间只要存在竞争,就不会有友谊
C.朋友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
D.竞争是对手之间的较量,只要竞争开始,朋友关系就会自动解除
二、非选择题(共52分,3大题)
17.进入初中后,小明发现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与小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他觉得学习很吃力,苦、累、困成了自己初中生活的主旋律。于是他向同桌说:“我读不下去了,我要回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就真的那么苦吗?(2分)为什么?(6分)







(2)为了让小明走出学习的“苦”,请你为他提出几点初中学习的建议。(至少三点,9分)






18. 某校七年级(1)班利用班会课开展“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辩论活动,经过唇枪舌剑之后出现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对待朋友要忠诚,要坚持原则,所以对于朋友身上的缺点,不论大小,都要明确指出来,如不改正,就应和他断交。”
观点二:“对待朋友要宽容,要互相原谅,不管朋友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支持他,否则还叫什么朋友?”
请你对上述两个观点加以辨析。(14分)










19.材料一: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有些同学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晚上就寝,摇个微信躲在被子里和陌生人畅聊;玩游戏、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
材料二:右图漫画《真假难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什么特点?(6分)





(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交往?(6分)







(3)请你联系实际为那些永远在线的同学提几点积极的建议。(至少三点,9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测试题 第3页,共4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测试题 第4页,共4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测试题 第1页,共4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测试题 第2页,共4页


2018—2019学年第一期半期学情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答题卷中 与题号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C A D B B A D C B C D C D 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学习不仅有苦,学习中还有乐。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2分)因为:①学习中有辛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②学习中也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每点3分,共6分)
(2)开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①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上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③科学安排时间;④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每点3分,任答三点即可得9分)

18、(1)观点一、观点二都是片面的。(2分)(2)①我们对待朋友要坚持原则,要忠诚,不能怕得罪朋友而说假话,更不能不分是非,包庇朋友,但也不能对朋友过分地求全责备,对待朋友某些方面的不足要能够宽容,并耐心、真诚地帮助对方改正。(4分)②发展真挚友情要学会宽容、胸怀大度,不斤斤计较。但宽容不是怯懦,更不等于无原则地对错误的东西一味地纵容和退让。(4分)③在交友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在是非问题上要分清立场,又要讲宽容,在小问题上讲谅解、求大同存小异,应把二者统一起来,而不能对立起来。(4分)(此题共14分)

19、(1)虚拟 平等 自主(6分)
⑵①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②网络开启了通向世界的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每点3分,共6分)
⑶ 建议:①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不在上课和就寝时间使用手机;②在利用手机网络交友时注意适时适度,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约见网友,学会保护自身的人生安全;③在网络发表言论时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④全面认识手机上网的利与弊,学会趋利避害,让网络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⑤注意“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任答三点即可得9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