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5.1 文化根 中国心第1课时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2.通过感受个人的成长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传统文化意识,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使学生增强文化创造活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特点、民族文化的传承教学难点:民族文化的传承 【自主预习】1.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___________文化,我们称之为中华文化。中华文化______________、博大精深。2.文化的作用: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__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______,是一个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是决定一个民族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基本条件。3.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它深邃的______________的气度在世界文明中占有__________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____________的贡献。4.中华文化的具体表现有(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中华艺术形式多姿多彩。5.怎样传承民族文化?(文化创新的基本点)答:就是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能使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也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怎样创新民族文化?答:就是要建设面向____________,面向___________,面向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文化。【合作探究】2017年9月1日21时,2017年《开学第一课》播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共分为五节课,分别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引导中小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继续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1)这五节课让你感受到中华文化怎样的魅力? ?(2)你想学习哪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对你有什么影响? (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你为所在学校提合理化建议。【反馈练习】一、选择题:( )1.正式开启北京冬奥会时间的“北京8分钟”表演:用绚烂的色彩和线条,勾勒出中国结、龙、凤凰、长城、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造型,以科技元素展示传统韵味与现代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的魅力。“北京8分钟”表演: ①说明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须全面继承 ②浓缩了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③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年11月24日,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中外文化相互融合,消除差异,共同繁荣进步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再到《朗读者》,这三档节目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一现象: ①说明我们要进一步创新中华文化的宣传形式 ②说明中华文化对我们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 ④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7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迎来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是白话文掀起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本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这一做法有利于: A.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B.全盘继承中华文化 C.使我国迅速成为文化强国 D.迅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总结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