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月阶段性检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月阶段性检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月阶段性检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金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有两大题,25小题。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4.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
A.实行民主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
A.?维新变法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3.一位老兵回忆说:“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蒙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4.“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性质 B. 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 教育部提出要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改变能(  )
①增加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时间 ②突显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
③更全面诠释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④强调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一味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亡国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7.历史是基于时空坐标上的人类活动,历史事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按逻辑关系推导,下列与二战有关的历史事件,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雅尔塔会议召开? ②日军偷袭珍珠港? ③诺曼底登陆成功? ④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8.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混乱,用这一个词语来形容并不为过。以下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发生在这一混乱时期之外的是(??? )
A.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 B.北平青年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D.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9.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下列战役中印证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是( )
A.中途岛战役 B.柏林攻坚战
C.诺曼底登陆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0.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从下图中我们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缓解了中国战场的压力
D.中国是最早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11.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它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A.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五四运动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
12. 民国二十二年,在南京下关与浦口之间的长江上建成火车轮渡,开通了从上海直达北平的快车。但自平沪线开通以来,由于世事变幻,中断了12年运行。这12年最有可能是( )
A.1933—1945年 B.1935—1947年
C.1937—1949年 D.1964—1976年
13.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的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
A.国民革命运动 B.武昌起义爆发 C.新中国成立 D.国民党一大召开
1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5.82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那么你认为下列诗句暗含这两件事情的应该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林伯渠写道:“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成了正义,取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制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被过于低估计的。”他认为辛亥革命( )
①给清朝政府致命一击 ②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③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④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工具。从以下年代尺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
③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支援 ④国民党官兵在正面战场的英勇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这主要是由于新文化运动( )
A.高举“民主”“共和”的大旗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创办《新青年》作为宣传阵地 D.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19.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三民主义的宣传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拷打世界”方面的史实是( )
A.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兴起启蒙运动?D.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0分)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漫画一《看你横行到几时》作者创作时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危局?(2分)
不同的作者,共同的信念。两幅漫画背后传递的共同信念是什么?(2分)
在全面侵华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打败日本,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作出了哪些努力?这些史实中你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结论?(6分)
22. ( 12分 ) 【结束帝制,民主先行】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众如果欲睹战场之真相,以振奋发之精神,就请速来观看这部影片。因为能与亲临战场无异,大足增发起义之雄心,报国之热血。 ——电影《武汉战争》(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广告,《民立报》1911年11月30日 (1)电影《武汉战争》最有可能纪录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为了实现理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此前作了哪些努力? (3分)
材料二:“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剪辫、放脚、穿中山装,进城、恋爱、上学校……尽管从“臣民”到“国民”的路程走得十分艰辛,但无可否认的是辛亥革命令国人对这一新的身份逐渐产生了一种普遍的接纳。 ——丰杰《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 材料三:1917年的张勋复辟当天,北京十几家报纸“一律停刊”抗议,其它各大城市报纸也都“口诛笔伐,痛斥叛国”,社会各界“上自官长,下至舆夫,无不痛心疾首”,反对复辟的电报“高可盈尺”……复辟丑剧仅12天就破产了。 ——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概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
材料四:“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 ——孙中山《建国纲领》
(3)材料四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哪一方面?(1分)该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实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分)
23.(14分)【解放思想,走向黎明】
材料一:“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摘自1915年陈独秀《警告青年》 材料二:“我曾宣言志在辅导青年,不议时政……这些话说错了……我现在所谈的政治,乃是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存亡的根本问题。……”
——摘自1919年3月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1)毛泽东曾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比可以看出陈独秀的革命主张出现怎样的变化?(2分)请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2分)
材料三: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还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健康发展……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加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
(2)材料三中“它”是指什么历史事件?(1分)依据材料指出它“给新文化运动注入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的理由。(4分)
材料四: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12个月光阴”开始于哪一年?(1分)被誉为长征从此“走向黎明”是指哪一次会议?(1分)为什么?(3分)
24. ( 14分 ) 【开天辟地,探索前行】
2018年是建党97周年,某校开展“知党史,报党恩”系列活动。收集了下列资料:

(1)【读资料,知党史】资料一中新知识分子认为需要的“更基本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在资料二中的活动说明了什么?(4分)
【唱歌谣,报党恩】
(2)歌谣唱出了共产党诞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
(3)为使“革命从此有方向”,共产党人在理论(或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行,试用大革命失败至抗战爆发前的两例史实说明。 (6分)
25. (10分)【不畏强暴,团结合作】
(1)请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填在年代尺上相应的方框内。
①九一八事变;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2分)
1931年 1937年 1939年 1942年 1945年
(2)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下面二幅图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请结合有关史实,分别说明这两种合作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4分)
(3)分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阐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军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
其它
世界
9000万
4万亿
--
中国
3500万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
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50,0000余人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月阶段性检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C
B
B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C
D
A
C
D
C
D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0分)(1)占领东北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1936年,日军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势十分危急。(2分)
(2)日本侵略者必败(中国抗战必胜)等(2分)
(3)政治上:1937年7月8日,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筑成全民族统一战线,把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军事上:将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建立抗日根据地,担负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2分)
结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
22. (12分)(1)历史事件:武昌起义。(1分)努力: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发动黄花岗起义。(四选三即可)(3分) (2)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复兴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进了社会风习的改良。(6分) (3)民生主义(1分);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北洋政府的统治)(1分)
23. (14分)(1)主张变化:思想领域斗争转为政治领域斗争;(2分)国难当头: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个日本。(2分)
(2)五四运动(1分)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4分) (3)1934年10(1分)遵义会议(1分)。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分)
24. (14分)(1)指“民主”“科学”的思想。(2分)说明了五四运动后,他们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2分) (3)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等;(3分)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3分)
25.(10分)(1)(2分)
1931年 1937年 1939年 1942年 1945年
(2)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主战场;(2分)中国的抗日战争,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压力;(1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大贡献。(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