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新仓初中九年级期中检测答案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 2018.11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D B A C B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B C B A C B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D A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27.28. 332018学年第一学期新仓初中九年级期中检测答卷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 2018.11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27、(1) (2) (3) (4)28、(1) (2) (3)29、(1) (2) (3) (4)30、(1) (2) (3)新仓初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鲁迅先生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一文说:“……只要先前未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据此回答小题1—2题。 1.与文中提到纪念孙中山的“只要先前未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成立了同盟会??????????????B.?领导辛亥革命??????????????C.?组织讨袁运动??????????????????D.?筹建黄埔军校2.此处“丰碑”的最重要贡献是(??? )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结束君主专制并建立共和国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带来了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3.“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日德兰海战????????????????????D.?马恩河战役4.李兴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他的生活中可能有(??? )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 D.①②④5.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些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国家干预经济运行????????C.?调整资本主义主义制度?????D.?遏制法西斯势力6.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等三人为要求条件。”上述新闻中透露该风潮的信息有(??? )①已扩展到上海? ②爆发的导火线?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7.下图是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图。下列对图中A,B两时期党员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A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办为我党输送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②B时期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我党带来了重大的人员伤亡③A时期党员人数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④B时期党员人数骤减主要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长征带来的损耗 A.?①③? ?B.?②③?????C.?③④??????D.?②④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题中的“一团糟”和“独特实验”分别是指(??? ) A.?经济大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经济大危机 苏联的五年计划C.?二战后经济衰退 赫鲁晓夫的改革 D.?二战后经济衰退 美苏对峙9.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一批爱国的青年学生分别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这两次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②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③无产阶级都是两次运动的主力军④两次运动都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10.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某同学用年代尺整理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争历程。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A??? B.?B??? C.?C??????D.?D1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德国突袭波兰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12.教育部提出要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改变能(??? )①增加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时间 ??②突显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③更全面诠释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④强调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13.“它”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它”是指(??? )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波茨垣公告》14.小严喜欢搞些小发明,他发明了一种清扫口香糖的机器,申请了专利,并利用国家对个体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获得银行的低息贷款,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小严的创业成功得益于(??? )①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③我国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 6.2017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C.?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D.?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6.解决下图反映的问题,需要政府(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②努力增加社会财富,实现同等富裕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④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7.以下为2016年中美创新能力及相关经济发展对比表,材料表明(??? )国别 创新能力全球排名 创新企业世界前50上榜比例 科技进步贡献率 经济增速中国 18 4% 56.2% 6.7%美国 1 70% 80% 1.6%①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我国创新能力与美国相比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③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④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 B.?②④???? C.?①④??????D.?②③18.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19.近年来,无论是创客、互联网+、创新2.0等新概念,还是诸如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类的语言都成了高频词汇。这表明(??? )①创新能够改变我们生活中的一切 ②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截止2011年2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有239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近8600件。2010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庄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①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是因为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执法必严 ③表明我国已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21.近两年来,广东所有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必须100%听证,还要经过民意调查程序。这说明(??? )①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②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只有实行听证会制度,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④听证会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唯一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捎句话”“两会直通车”等活动。据此回答22——23题。22.活动推出后,很多网友由“围观”到“参与”。这( ???)①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 ②实现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愿望 ③说明了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在这些活动中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该地的这种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②这表明我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③这体现了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④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做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4.如图漫画表明(? ??)①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③权力运行必须接受民主监督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受到监督后就难以正常行使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5.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须(? )①坚持科学立法,做到有法可依②坚持全民执法,加大执法力度③坚持公正司法,严格依法办事④制定专门政策,加强制度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6.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中强调,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这样做是基于(??? )①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都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法律具有保护作用,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27.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未来十年我国制造奋斗的目标。材料一:漫画《走“强”》 (相关链接:我国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四,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但质量、效益仍是瓶颈,处于“大而不强”的境地,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业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突出。)材料二:2016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网友评论:“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校,而是追求职业技术的完美和极致,成为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和高级工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漫画,说说我国要“走强”的关键靠什么。(1分)结合相关链接,分析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要性。(4分)(2)“成才不一定要上名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上名校同样可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你怎样看待这个观点?(3分)材料三:我国高铁正以其性价比高、综合优势及竞争力明显等特点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有着“超级高铁推销员”和“最强营销总监”等美称的李克强总理,向外方推荐中国高铁几乎成了其出访的必做功课,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和信心。(3)中国高铁成功“走出去”,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哪一战略?(1分)(4)依据材料,说说“中国政府对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和信心”来自哪里。(3分)28、近年来,委朋地主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都会召开听证会、设立旁听席等,允许公民旁听。参加旁听的公民认真倾听政府官员的报告、人大常委会的发言,并结合自身经历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1)旁听公民在会议上的做法是在行使什么权利?(2分)(2)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6分) (3)材料中旁听公民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塑造合格的现代公民?(4分)29.“历史时期”是历史学的基本概念。阅读“我国1919年以来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回答问题。(1)写出A时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名称。(4分)(2)B是“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说出由“局部抗战”转为“全面抗战”的时间,并说明确定的依据。(3分)(3)C和D两个时期同处于我国什么发展阶段?D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3分)(4)综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概括我国1919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30.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 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 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1)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 略转变。(4 分)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先后攻占茶陵、遂川、宁冈等地,建立县区乡工农兵政府。各级政府先后没收土豪的一切土地,发动群众开展分田运动。边界建立了赤卫队、暴动队、独立团等地方武装。 ——摘编自杨河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2)根据材料二,提炼井冈山斗争实践为“革命之路”的探索提供的经验。(4分)材料三:1928 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 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 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3)综合三则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并指出开辟的目的。(4分) 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docx 历史与社会九上期中答题卷.doc 新仓初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