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3.理解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重点)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地壳运动: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0.tif" \* MERGEFORMATINET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1.tif" \* MERGEFORMATINET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下图。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2.TIF" \* MERGEFORMATINET 岩浆活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变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2.侵蚀作用(1)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2)流水侵蚀: 侵蚀作用——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 溶蚀作用——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3)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千湖之国——芬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3.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等风化物被外力搬运到他处的过程。包括流水的搬运、风力的搬运、冰川的搬运、海浪的搬运等。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考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4.tif" \* MERGEFORMATINET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数码是①,属于外力作用的数码是②。(3)写出图中各代码代表的地理事象。(其中丙为沉积岩)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③重熔再生,④变质作用。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2016·广东文综)如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8.TIF" \* MERGEFORMATINET A.搬运作用 B.地壳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答案】B【解析】图片显示的是褶皱山地,四个选项中只有地壳作用会形成褶皱山地。2.(2017·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9.TIF" \* MERGEFORMATINET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内容,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K岛位于此线北侧。变式训练(2018·九江月考)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中箭头所示边界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活跃 B.陆地区域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消亡边界2.下列地表形态形成在此类边界处的有(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群岛C.马里亚纳海沟 D.东非大裂谷【答案】1.A 2.D【解析】箭头所在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所以1题选择A。板块相反方向运动,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典型地貌为东非大裂谷。所以2题选择D。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2.TIF" \* MERGEFORMATINET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 C【解析】 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积地貌和风蚀地貌)。(2016·全国文综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2~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3.TIF" \* MERGEFORMATINET 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 2.C 3.B 4.D【解析】 第2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形成贝壳堤。第3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4题,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变式训练(2018·威海调研)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6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65.TIF" \* MERGEFORMATINET 1.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2.②③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3.与②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 D.山东丘陵【答案】 1.A 2.D 3.C【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岛屿,是地壳运动形成的,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③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④为黄河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由于流水侵蚀,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二者具有因果关系。第3题,风蚀城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及山东丘陵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故选C。考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1.(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6.TIF" \* MERGEFORMATINET 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答案】 C【解析】 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中。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该矿物到达河滩泥沙中,故C项正确。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下图回答2~3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7.TIF" \* MERGEFORMATINET 2.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3.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 B.③ C.④ D.⑤【答案】 2.C 3.C【解析】 第2题,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①过程代表变质作用,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第3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而形成。图中④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变式训练(2018·泉州质检)“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下图为“巨人之路的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6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68.TIF" \* MERGEFORMATINET 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的岩石属于上图中的( )A.A B.B C.C D.D2.推测“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结晶——风力侵蚀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结晶——海水侵蚀【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石柱是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图中A是侵入岩,B是喷出岩,C是沉积岩,D是变质岩。选B正确。第2题,北爱尔兰地处大西洋中部,处在早期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带,地下岩浆形成的火山不断喷发,后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玄武岩,再经海水侵蚀形成巨型石柱群。选D正确。(2018·泉州调研)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8.tif" \* MERGEFORMATINET 1.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C.棱角明显 D.磨圆度好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答案】 1.C 2.D【解析】 第1题,终碛沉积物是冰川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大小混杂,棱角分明。第2题,冰水扇是冰川作用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的。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9.tif" \* MERGEFORMATINET 3.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4.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3.B 4.A【解析】 第3题,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部分,故来自于地幔。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为重熔再生作用(④)形成的岩浆,甲为冷却凝固(①)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及固结成岩过程(②)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为高温高压变质作用(③)下形成的。与珊瑚岩形成直接相关的是①冷却凝固。 (2018·赤峰模拟)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该国能源利用方式。完成5~6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0.TIF" \* MERGEFORMATINET 5.在冰岛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开发利用最多的是( )A.水能 B.潮汐能 C.风能 D.地热能6.冰岛位于( )①消亡边界 ②生长边界 ③海岭附近 ④海沟附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5.D 6.B【解析】 第5题,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热能资源丰富,因此在冰岛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开发利用最多的是地热能,D正确。第6题,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海岭附近,B正确;海沟形成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2018·河南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完成7~8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1.TIF" \* MERGEFORMATINET 7.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的状况是( )A.一直向陆地方向后退 B.一直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相对稳定 D.先向陆地后退,后向海洋推进8.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地质作用是( )A.河流的堆积作用 B.地壳的升降运动C.风力的侵蚀作用 D.海浪的搬运、堆积作用【答案】 7.D 8.C【解析】 第7题,根据图中不同时期海岸线的变化,可以看出海岸线是先向陆地后退,后向海洋推进的。第8题,海岸线是地壳运动和河流堆积、海浪作用的共同结果,与风力作用关系不大。(2018·烟台月考)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图回答9~10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3.tif" \* MERGEFORMATINET 9.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9.A 10.C【解析】 第9题,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形成的湖泊,说明该地曾有过火山喷发,结合浮石多孔而质轻的特点,可知它是岩浆喷出地表,较快冷却凝固而成,结合选项可知答案。第10题,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正确答案。(2015·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1~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4.TIF" \* MERGEFORMATINET 1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1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答案】 11.D 12.B【解析】 第11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延长。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缩短。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D正确。第12题,1992~1997年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故B正确。在一片叫作“鲸之谷”的埃及沙漠中,散落着鲨鱼牙齿、海胆刺、巨型鲶鱼的化石。结合“鲸之谷”中的一幅图像,回答13~1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5.TIF" \* MERGEFORMATINET 13.“鲸之谷”沙漠中海洋生物化石的存在说明了该地区( )A.海面曾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陆地曾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14.目前图示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 D.生物作用【答案】 13.C 14.B【解析】 第13题,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因而海洋生物化石也形成于海洋环境;现在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鲸之谷”沙漠中,说明陆地曾出现过上升运动。第14题,图示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物也十分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2018·雅安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15~16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6.TIF" \* MERGEFORMATINET 15.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16.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的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 B.大理岩C.页岩 D.砾岩【答案】 15.C 16.B【解析】 第15题,一般下面的沉积岩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则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岩浆岩穿过了④③②①岩层,则⑤形成年代更晚;⑥岩浆岩穿过了⑤岩层,说明⑥形成年代晚于⑤。第16题,岩浆温度很高,故岩浆运动过程中,会使接触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会变质形成大理岩。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2),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8.tif" \* MERGEFORMATINET (1)根据资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答案】 (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后经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搬运、沉积。(2)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6~9月是雨季,河水流量大,易搬运玉矿碎块堆积在河床上;10月至次年4月是旱季,水位低,玉石显露,便于采石。【解析】岩浆岩是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后经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搬运、沉积。缅甸位于东南亚,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3.理解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重点)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地球_____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地壳运动: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0.tif" \* MERGEFORMATINET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1.tif" \* MERGEFORMATINET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______________ 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貌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全球岩石圈共分为______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下图。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2.TIF" \* MERGEFORMATINET 岩浆活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________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变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_______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结果:使地表变得_________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______(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2.侵蚀作用(1)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2)流水侵蚀: ____作用——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 ____作用——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3)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千湖之国——芬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3.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等风化物被外力搬运到他处的过程。包括_____的搬运、风力的搬运、_______的搬运、海浪的搬运等。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_______(出山口)、______(河口)、______(中下游)。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堆积形成______(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考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4.tif" \* MERGEFORMATINET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_______、B变质岩、C_______、D侵入型岩浆岩、E___________(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数码是__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数码是______。(3)写出图中各代码代表的地理事象。(其中丙为沉积岩)甲为_______,乙为_______,丁为_______。①_________,②______、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③_______,④________。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2016·广东文综)如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8.TIF" \* MERGEFORMATINET A.搬运作用 B.地壳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答案】B【解析】图片显示的是褶皱山地,四个选项中只有地壳作用会形成褶皱山地。2.(2017·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9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99.TIF" \* MERGEFORMATINET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内容,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K岛位于此线北侧。变式训练(2018·九江月考)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中箭头所示边界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活跃 B.陆地区域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消亡边界2.下列地表形态形成在此类边界处的有(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群岛C.马里亚纳海沟 D.东非大裂谷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2.TIF" \* MERGEFORMATINET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 C【解析】 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积地貌和风蚀地貌)。(2016·全国文综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2~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3.TIF" \* MERGEFORMATINET 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 2.C 3.B 4.D【解析】 第2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形成贝壳堤。第3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4题,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变式训练(2018·威海调研)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6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65.TIF" \* MERGEFORMATINET 1.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2.②③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3.与②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 D.山东丘陵考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1.(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6.TIF" \* MERGEFORMATINET 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答案】 C【解析】 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中。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该矿物到达河滩泥沙中,故C项正确。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下图回答2~3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7.TIF" \* MERGEFORMATINET 2.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3.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 B.③ C.④ D.⑤【答案】 2.C 3.C【解析】 第2题,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①过程代表变质作用,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第3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而形成。图中④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变式训练(2018·泉州质检)“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下图为“巨人之路的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56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568.TIF" \* MERGEFORMATINET 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的岩石属于上图中的( )A.A B.B C.C D.D2.推测“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结晶——风力侵蚀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结晶——海水侵蚀(2018·泉州调研)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8.tif" \* MERGEFORMATINET 1.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C.棱角明显 D.磨圆度好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0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09.tif" \* MERGEFORMATINET 3.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4.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18·赤峰模拟)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该国能源利用方式。完成5~6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0.TIF" \* MERGEFORMATINET 5.在冰岛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开发利用最多的是( )A.水能 B.潮汐能 C.风能 D.地热能6.冰岛位于( )①消亡边界 ②生长边界 ③海岭附近 ④海沟附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18·河南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完成7~8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1.TIF" \* MERGEFORMATINET 7.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的状况是( )A.一直向陆地方向后退 B.一直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相对稳定 D.先向陆地后退,后向海洋推进8.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地质作用是( )A.河流的堆积作用 B.地壳的升降运动C.风力的侵蚀作用 D.海浪的搬运、堆积作用(2018·烟台月考)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图回答9~10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3.tif" \* MERGEFORMATINET 9.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① B.②C.③ D.④(2015·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1~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4.TIF" \* MERGEFORMATINET 1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1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在一片叫作“鲸之谷”的埃及沙漠中,散落着鲨鱼牙齿、海胆刺、巨型鲶鱼的化石。结合“鲸之谷”中的一幅图像,回答13~14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5.TIF" \* MERGEFORMATINET 13.“鲸之谷”沙漠中海洋生物化石的存在说明了该地区( )A.海面曾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陆地曾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14.目前图示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 D.生物作用(2018·雅安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15~16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6.TIF" \* MERGEFORMATINET 15.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16.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的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 B.大理岩C.页岩 D.砾岩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2),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41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418.tif" \* MERGEFORMATINET (1)根据资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原卷版).doc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