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与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共24题,每题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C D A D B A C C C B A B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C A D C C C D B C D 二、非选择题(25题12分,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3分,共50分)25.(1) 东北 太平 极夜 冬季(2)酷寒(气温低、严寒、寒冷) 干燥(降水少) 烈风(风力强、风速大)(3)准备羽绒服、太阳镜等防寒、防护物品(携带物品答出一种即可,但必须与南极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垃圾要回收处理;保护南极生物资源。(4)昆仑站,理由:海拔高,纬度高26.(1)山地;100;13。2℃-12.6℃(2)注记;高(3)a处等高线向高处突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自东北向西南。(4)B 27.(13分)(1)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2)他人评价(1分)。①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2分)。(3)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6分)28.(13分)(1)不会。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3分)(2)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呵护友谊学会尊重对方;呵护友谊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的伤害。(任意三点,每点2分,共6分)(3)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对于网友的要求可以不接受;如果与网友见面,有父母或他人陪伴,地点约定在人多的地方等等。(4)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 1第2页 /共2页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与道德与法治答题卷一、选择题(50分,共25题,每题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4题,共52分)25.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3)(4)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6.(1)________, _____。______℃到______℃。(4分)21c (2)________。(1分)________。(1分) (3)(4)_______________27.(1)(2)(3)28.(1) (2)(3)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 1第2页 /共2页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与道德与法治试题卷(满分100分,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1.小明在生活的社区购物,这反映了社区的什么功能A.政治功能 B.文化功能 C.经济功能 D.管理功能2.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交流的是A.湖州丝绸远销西欧、北美、日本等地 B.浙江省组织部分企业到新疆投资设厂C.王店小家电行业组团到西安招聘人才 D.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进行文艺演出3.云南腾冲一带“架竹为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cuan)卧(上方是架锅烧火和睡觉的地方)”。这种建筑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A. 降水较多 B. 干燥少雨 C. 四季分明 D. 长冬无夏读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完成4-5题。4.图中M处地形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A .跳水运动 B.飞行运动 C.滑雪运动 D .攀岩运动5.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A.图中两城镇 B .隧道口F处 C .陡崖的崖顶 D.山坡D处6.植物具有适应环境生长的特点。右图所示植物叶小而厚,皮厚或有蜡质层,根部很长。该植物最有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在A.?阿拉伯半岛????????B?.印度半岛???????C.?亚马孙平原????????D?.巴西高原7.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达到目的地,“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③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④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8.下图四种气候在亚洲东部从北到南排列的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9.右图所示的P区域大致位于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目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聚焦点,读图回答10-11题。10.五国中,濒临大西洋的国家除南非外,还有 A.?俄罗斯??????B?.巴西?????????C.?印度?????????D?.中国11.金砖国家在一起开会研讨经济增长的共同话题时,可能使用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汉语???????????C.?阿拉伯语??????????D.俄语12.小李同学学习《众多的河湖》一课时,在“世界主要河流”图中的亚马孙河旁标注了“热带雨林气候”,从这一正确标注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具有的特点是 A.河段长???????B.水量大????????C?.流速快???????D.含沙量大13. “高峻挺拔”和“一望无际”分别形容的地形是①山地 ②平原 ③丘陵 ④盆地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4.走进中学,我们进入了人生历程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在此期间,我们将与新的伙伴一起经历新的成长、新的发展。这里“新的成长、新的发展”是指? A.新校园、新环境、新班级?????B.新老师、新同学、新知识 C.与小学生活截然不同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D.不断体验新生活、进行自我完善的新起点15.小红升入七年级后,感觉学习压力很重,和小学生活有很大差别。后来她索性不学了,成绩一落千丈。妈妈批评她,她却说:“学习有什么用,反正将来都要工作。”她错误说法的根源在于 A.学习不刻苦 B.女孩子到了初中,智力发展不如男孩 C.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D.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16.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我想当一名化学家。”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为著名的化学家。这主要说明 A.少年的梦想都反映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B.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C.少年的梦想要与个人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D.只要人生目标明确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17.中科院“夸父计划”首席科学家刘维宁,远涉重洋留学,28年后回国效力,漫漫拼搏路,追逐心中“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力争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梦,这启示我们①将个人梦想融入祖国现代化建设中②今天享有同祖国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③要把个人梦想和努力奋斗紧密结合起来④只要心中有远大的梦想就能成为科学家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组织要“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是因为①有梦想,就有希望 ②现实太残酷,需要梦想来点缀③有梦想,就能实现 ④梦想能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下列各句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进入中学后,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下列同学对“新自我”的塑造不恰当的是 A.小青:阳光灿烂,积极进取 B.小华:学会学习,包容他人C.小强:坚持己见,特立独行 D.小红:意志坚强,勇于探索2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格言告诉我们 A.能正确认识自己是难能可贵的 B.能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C.要正确认识别人,还要正确认识自己 D.认识别人比认识自己更为重要22.“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一棵松,就做一棵小树生长在山谷中,但必须是小溪边最好的一棵小树。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小树,就做灌木一丛。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就做一片绿地,让公路也有几分欢娱。”这段话说明了A.我们总是难以认识自己 B.体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证实自身价值C.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D.既要扬长避短,又要认识自己个性的独特23.今年暑假,李萌跟随旅游团到华东六省旅游,这趟旅程让她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并和他们玩的很开心,她还主动帮助旅游团的叔叔阿姨做事,给大家讲故事、唱歌,她觉得旅游特别能锻炼人的交际能力。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李萌的朋友圈扩大了,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 B.李萌的朋友圈缩小了,但与朋友交往更深入了 C.广泛交往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D.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益友当亲,损友当绝”等古语,都在告诫人们A.不要与有缺点的人交朋友 B.要学会宽容他人、加强沟通C.交朋友一定要有所选择 D.要广交朋友和珍惜朋友情谊25.“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句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①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②要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③朋友间应坦诚,毫无保留④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选择题(25题12分,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3分,共50分)25.(12分)2018年2月7日,我国南极地区第34次科学考察中,中国科考队在罗斯海区域的“难言岛”完成了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的优化选址作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科考日记一 3月21日是南极冬天开始的日子……4月和5月上旬,南极虽然不完全黑暗,但几乎没有足够的光线看清附近的冰山,直到8月,光线再次蒙蒙出现。(1)难言岛位于昆仑站的___________方向,濒临___________洋。材料说明南极地区此时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难言岛科考站选址奠基仪式时值北京的__________季节。(4分)科考日记二 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只有-33℃,如果有一丝微风,你会听到自己呼吸飘走时被冻住的声音,就像爆竹的噼啪声;七级大风真是平平常常,早上施放的探空气球,还没灌满气,就被吹爆了;暴风雪里的雪根本不是天上来的,而是地上卷起来的,南极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南极点附近只有5毫米。(2)根据科考日记二,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3分)科考日记三 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南极风光美丽迷人。资料统计,中国游客登陆南极大陆的人数从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2017年的超过5000人次,十年时间里增长了50倍。(3)假如你去南极旅行,结合南极环境请说明应携带的物品及旅行中保护环境的做法。(2分)(4)长城站海拔10米,中山站14.9米,泰山站2621米,昆仑站4087米。请根据材料和地图说说在四个已建的考察站中,哪个考察站的气温最低?说明理由。(3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1)A地的地形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中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_____米。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如果图中乙点的温度是15℃,那么甲点的温度大约是______℃到______℃之间。(4分)21c (2)图中的“甲”、“乙”、“L”、“a”属于地图“语言”中的________。(1分)如果将图中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则绿色越浅的地方,海拔________。(1分) (3)判断图中a、b处哪一条可能是小溪?请说明判断的理由。该小溪的流向是怎样的? (4分)(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图________是沿图中L线所作的剖面图。(2分) 27.(13分)下列是七年级(1)班小芳同学步入初中生活中的三个片段,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小芳的青春之旅。请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答。情境一:进入初中一个月后,就开始了第一次月测。小芳的一些学科成绩很不理想,有点难过想哭了。不过她没有逃避放弃,马上主动和老师交流,寻求帮助。之后她整理了几本学科错题集,组建了一个学习合作小组。(1)请你给班里成绩下降而忧心的同学提几条合理化的学习建议(4分)。情境二:期中考后,小芳成绩名列前茅。在考后自我反思会上,小芳收到同学们对自己的这些评价信息:她只管学习,不关心班集体;她好像不太接触同学;她成绩挺牛,不爱活动……(2)情境二中小方通过哪种途径来认识自己?(1分)这种途径对小芳认识自己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情景三:现在的小芳学习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和信任。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她不断地奋斗着……(3)要想自己飞得更高,做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和小静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在同学眼里,我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学校推荐一名同学到市里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们都报名了,结果我被选上了。现在小静对我很淡漠,也不主动与我说话。材料二:小梅和小兰是因共同爱好绘画而成为朋友,常常互相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在文化课方面,小梅却没小兰成绩好。当小梅遇到问题向小兰请教时,小兰有时很不耐烦。一天放学后,小梅忽然跑过来质问小兰:“为什么有别的同学知道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只和你讲过的。”小兰觉得自己很冤,大声说:“我从没跟别人说过,信不信由你!”二人大吵了一架,好久没来往了。材料三:郝静在上网时结交了一个网名叫“诚实男孩”的网友,两个人聊得很投机,郝静渐渐对“诚实男孩”有了好感,上课时经常分心,有时晚上十二点的时候,郝静还和“诚实男孩”聊得热火朝天,当郝静把自己的照片发给“诚实男孩”时,他要求和郝静见面。郝静不知道该不该去。(1)根据材料一回答,竞争会伤害友谊吗?请你说明理由。(3)(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梅和小兰应怎样呵护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6分)(3)出谋划策:根据材料三请你告诉郝静网络交往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A地等高线地形图第6题图(第9题)1第4页 /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学年第1学期月1(年级+学科)参考答案.doc 2018学年第1学期月1(年级+学科)答题卷.doc 2018学年第1学期月1(年级+学科)试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