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第一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测试卷2018.11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1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018年9月26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了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中的( )A. 政策领导力奖 B. 商界卓识奖 C. 激励与行动奖 D. 终身成就奖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据此回答2-4题。2.陈旭麓所说的“它”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3.该事件在“政治制度上的一大跃进”包含( )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②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④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说明革命党人( )①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②仍然排斥其他少数民族③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 ④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某名人在谈及学生时代阅读的某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该出版物最有可能是( )A. 《民报》 B. 《时务报》 C. 《新青年》 D. 《湘江评论》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 提倡实业救国 B. 师夷长技以制夷C. 提倡自强求富 D. 提倡民主、科学7.“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竞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描述的社会阶段是( )A. 五四运动时期 B. 护国运动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西安事变时期8.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正如火如荼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已成为共识9.《经典人文地理》介绍蒋介石时称,“他崛起于乱世,居于历史前台却终与伟大擦肩而过,……”以下史实可以佐证他“终与伟大擦肩而过”是( )①北伐战争期间,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②七七事变后,进行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抗日战争中,由坚决抗日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防共④抗战胜利后,为实现一党专政、独裁统治,积极发动内战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②③④根据所学,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 A. 保路运动形势图 B. “五四”运动形势图C. 北伐战争形势图 D.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1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抗日战争的形势需要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12.下列图片属于北伐战争成果的是( )13.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犯下了滔天罪行。以下体现日本法西斯残暴本性的有( )①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②七三一细菌部队用中国人活体做试验③“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④对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苏德战争历程年代尺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中途岛战役 ④柏林战役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与下图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市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16.《大公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A. 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国民革命 B. 国共两党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 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17.小赵同学在网络搜索工具栏中输入“关门打狗、锦州、林彪”等词,他研究学习的战役应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百团大战1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下措施中有利于直接解决这一矛盾的有( )①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②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③齐心协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④依法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9.2018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实现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同比增长17万人。工资水平继续保持增长,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0. 1%。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 国家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B. 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C. 党和政府坚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20.下表是“2017年中美创新能力及相关经济发展对比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我国创新能力与美国相比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③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上已有坚实基础 ④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21.超级计算机、北斗系统、智能电网、3D 打印、智能机器人、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先进生物制造、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我国不断取得这些科研成果的原因有( )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③万众创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④让中国体会到创新带来的自信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简答题(22题8分,23,24,25,26题各10分,共48分)22.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救国强国梦,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使中华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摘自《新青年》(1)根据所学知识,请为材料一主张提供事实论据。(4分)材料二:毛泽东诗词——《西江月》。 西江月毛泽东(1927年)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2)这首词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解决“地主重重压迫”中国共产党人在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23.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2017年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1)联系所学,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6分)材料二:习总书记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请结合20世纪40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体现“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4分)2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40年代,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苏联进行的卫国战争,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浴血奋战,相互支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共同原因。(4分)材料二: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况(2)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怎样的一个结论?(2分)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注: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死伤三千五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4分)25.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纪念碑用八幅汉白玉浮雕来表现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解放的革命历程。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图二、三、四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任选一图说说其影响。(4分)(2)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点?(2分)(3)根据图三、图四所给信息,分析中国革命斗争对象产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4分)26.心系乡村,不忘初心。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当前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但仍存在深度贫困地区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2)面对问题,党和政府应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乡亲们共享发展成果?(4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乡村振兴】中总书记的建议的理解。(4分)九年级第一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测试卷答案选择题1-5 CCBBC 6-10 CBCCD 11-1 5BABBB 16-20 DACCA 21 A二、主观题22.(1)根据“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得出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袁世凯利用孔教复辟帝制,因此必须推翻孔教。(答辛亥革命背景也可得4分)(2)反映秋收起义。(2分)为解决“地主重重压迫”,中国共产党人在根据地采取土地革命,武装斗争。(2分)23.(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组织准备;(2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2分)(2)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1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进行重庆谈判;(1分)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2分)24.(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2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2分)(2)由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1分)转变为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1分)(3)地位:中国抗日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分)25.(1)图二:五四运动;图三:抗日战争;图四:渡江战役。(3分)五四运动影响:1、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2、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3、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抗日战争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渡江战役影响: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1分)(2)都是反对外来侵略。(2分)(3)变化:由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到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2分)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2分)26.(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2分)(2)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点4分)(3)1.“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科学把握差异特点,不搞一刀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4分,任意2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第一学期社会期中测试卷.docx 九年级第一学期社会期中测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