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共圆中国梦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8.2共圆中国梦导学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共圆中国梦》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及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对坚持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认识和理解,准确把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知识目标:知道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了解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理解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实现中国梦
教学难点: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导入新课
活动:教材第111页“运用你的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采访身边的人(父母、老师或邻居等),记录他们的“中国梦”。
想一想:他们实现梦想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提示:国家法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每个公民提供实现梦想的土壤;公民个人要守法尽责,敢于担当,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等等
自主预习
1.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_____________,贯彻_________、协调、________、开放、_________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_____________、政治建设、__________、社会建设、_______________,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________。中国道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
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______________。中国精神就是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和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
5.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_____________的力量。
6.只有__________的人生才称得上__________的人生;奋斗者是__________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__________的时代。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8.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__________ 、以天下为己任的__________,能够自觉维护__________和__________,自觉维护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__________,传承__________,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__________,阐发__________,展现中国风貌。
10.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__________,坚信__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够引领__________,创造__________。
11.努力做自信的中国人。自信的中国人对__________有认同。自信的中国人对__________有底气。自信的中国人对___________有信心。
12.我们需要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13.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___________,既要胸怀理想又要____________,既要满怀激情又要_______________。
14.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圆梦大舞台
活动:材料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从经济增长看,过去四年经济年均增长7.2%,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超过30%;从发展质量看,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实现了需求结构“消费超投资”、产业结构“三产超二产”,最终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从人民生活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四年年均1300万人以上,今年前9个月新增1097万人;四年脱贫5500多万人,今年将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可望降到4%以下,基本完成580多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活动:材料分析
习近平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习近平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活动: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炼和砥砺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向往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人民安康、人生幸福的梦想,如永不熄灭的灯光,照耀中华民族前行,也激发、培育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义博爱”“扶危济困”的利他精神,“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的自律精神,“忧劳兴国”“俭以养德”的勤俭精神等等。这其中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主要内容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正是凭着这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创造和不断发展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多年的不懈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根本性变化”,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力量”的发展壮大。这里面,中国共产党是核心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高度凝聚的中国力量;社会主义制度是基石力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人民群众是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亿多中国人民是中国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是支撑力量,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使中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人民军队是柱石力量,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人民的一切就得不到保障,也就谈不上强大的中国力量。
思考:(1)结合材料谈谈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什么?
答案提示: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活动:图片赏析——劳动者的手




思考:为什么说梦想只有在劳动者的手中才能实现?
答案提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目标导学二:自信的中国人
材料分析:有对比、有经历才让中国人的“自信”其来有自,从四十年前“被开除球籍”的焦虑难掩,到四十年后“四个自信”的油然而生,从四十年前“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崇洋媚外到世界各国“孔子热”“中文热”成为流行......,这是为什么?
正是缘于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为中国带来的巨变堪称天翻地覆,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模式提供了不容置疑的经验事实支撑,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第11位,连续超过法、英、德、日等诸强,在2009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制造业规模在201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GDP从1978年的3600多亿到2017年的82.71万亿人民币,剧增了23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四十年间也增长了将近100倍。高铁、神舟、国产航母、“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眼”射电望远镜等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相继问世,完美地诠释出中国模式的蓬勃生机。扶贫攻坚,让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民生兜底,快速建立覆盖13亿人的全世界最大社保体系。注重公平公正的中国发展模式,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前进定力,让社会主义中国成功规避了给众多后发现代化国家带来灭顶之灾的“拉美陷阱”,正在不打折扣地兑现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的庄严政治承诺,中国富了,中国强了,我们改变了国家,国家改变了我们,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跨越完成!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人有理由自信,中国人有理由自豪!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
活动:教材P114——115“探究与分享”
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中国行业标准正在成为世界标准。
文学家: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和中国作家在国际上获奖,证明中国文学的水平在不断提升,升到了让世界可以看到的高度。
港口维修工:我虽然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但我敢,求新、愿担当。参加工作以来,我已经取得15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效益近8400万元。我和同事所取得的一项技术革新成果还被国内外同行广泛采用。
思考: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自信?
答案提示: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企业家的自信来自于对国家有认同,文学家的自信来自于对文化有底气,港口维修工的自信来自于对发展有信心。
活动:图片欣赏——自信的中国人




思考:自信的中国人应有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提示: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活动:材料分析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人应该刚健自强、不断进取。孔子认为君子要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强调人对于自己信仰的理想应该全心全意去实现。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蕴含着可贵的自信品质,激励着中华民族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的自信曾遭受严重打击,但从未失去。1949年,当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豪迈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中华民族的自信再次被强烈激发出来。这种自信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力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个民族的兴旺、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自信的精神品质。有了自信,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百折不挠朝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迈进。
思考:我们应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
①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②需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需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③我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中学生要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巩固提升:拓展活动
从思想、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角度,谈一谈你打算如何使自己成长为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②从生活点滴做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积极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③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断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价值。
二、讨论交流生成新知
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知识点小结:
共圆中国梦
一、圆梦大舞台
1、我们有信心实现中国梦的原因
2、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
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3、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
二、自信的中国人
1、我们自信的来源
2、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3、做自信的中国人对我们的要求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的深刻结论,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揭示。中国道路是( )
A、社会主义道路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
C、可持续发展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的重要讲话,阐明了实现中国梦想与凝聚中国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中国力量就是( )
A、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B、国家的综合国力
C、国家的经济实力
D、国家的国防实力
3.关于中国梦的实现,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②中国梦的实现只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属于自信的中国人的是(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④制度自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环球网联合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发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好感度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发现,有87.5%的受访者对国产品牌的总体印象持正面态度,有51.9%的受访者对外资品牌的总体印象持正面态度。根据2016年到2018年两年的调查结果对比发现,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好感度呈上升趋势,但对外资品牌却是负面化趋势。材料反映( )
①自信中国人,对国家认同感提升
②自信中国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增强
③自信中国人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
④自信中国人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非选择题: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宣告诞生。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红船精神”。历史证明,“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优秀品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目标接续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根据材料回答: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道路的认识。
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
(3)请你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一下:目前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4)结合材料二谈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共圆中国梦》自主预习答案
1.中国的腾飞
2.党的领导 创新 绿色 共享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3.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改革创新 时代精神
5.中国力量 大团结
6.奋斗 幸福 精神 奋斗者
7.道路 理论体系 制度 文化
8.国家认同感 责任感 使命感 国家利益 国家尊严 祖国统一 领土完整
9.中华文化立场 中华文化基因 中国声音 中国精神
10.人间正道 创新 中国发展 中国奇迹
11.国家 文化 发展
12.理性平和 不卑不亢 开放包容
13.实干家 求真务实 锲而不舍
14.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共圆中国梦》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D 2、A 3、C 4、D 5、A 6、B
非选择题
(1)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这条道路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3)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还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还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