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一地理上册重难点突破 1、形状:一、认识地球证明地球是圆球状的证据:①月食;②远来的帆船先见桅杆再见船身;③麦哲伦环海航行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线 纬线 形状 长度的分布 指示方向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半球的界线 半圆圆圈东西南北0-180度从0度往南往北度数递增0-90度从0度往东往西度数递增东经、西经北纬、南纬本初子午线赤道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赤道EWNS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绕转轴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地轴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一天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东早西晚)四季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五带一年自西向东(逆时针)太阳春分—3月21--赤道—昼夜平分3、4、5月春季秋分—9月23--赤道—昼夜平分9、10、11月秋季夏至6月22 北回归线北极圈极昼昼长夜短(北半球)6、7、8月夏季冬至12月22 南回归线北极圈极夜昼短夜长(北半球)12、1、2月冬季ADCB2、地球的公转二分二至 时间 直射点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二分二至 时间 直射点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23.5。N23.5。S0。66.5。N66.5。S90。90。北寒带南寒带 南温带 北温带 热带 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无极昼极夜 无直射无极昼极夜 无直射有太阳直射热带有太阳直射,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有极昼极夜。5、特殊经纬线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赤道( ),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止),北极( ),南极( )。23.5°N23.5°S66.5°N66.5°S0°纬线 90°N90°S1、写出 经纬 度:A BCD2、有阳光直射的点是有明显四季变化的点是有极昼极夜的点是 900W 500N1200W 23.50S300W 00300W 66.50SB CAD30015001200900600300 00(1)、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C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D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2)、A、B、C、D位于东半球的有 ; (3)、A、B、C、D位于南半球的有 ;(4)、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点。 (5)、在图中标出E(600N、00) F(300W、23.50S) (6)、D在C的 方向。 400W 66.50N00 23.50N200E 400S700E 100SB C D C DB DA东北EF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四季分明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是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比例尺大比例尺小详细粗略范围小范围大100300200(1)、A在B的____________方向(2)、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 E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处会有 小河的发源。(3)、从A和B处爬上山顶,______处较容易?原因是 。西南鞍部山谷陡崖DB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山容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绿色表示 ;棕、褐或黄色表示 。颜色愈深,表示海拔越高;蓝色表示海洋,颜色愈深深度越深。平原山地或高原陆地五种基本地形: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小于500米,顶圆坡缓,相对高度小于 100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原:海拔低于200米,海拔低,平坦。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山顶:等高线四周低,中间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侧的等高线较高。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 亚 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太 平 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EFG西半球东半球3、半球的划分:北半球南半球200W1600E1600E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大洋州南极洲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太平洋印度洋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运河1、地球表面 是海洋,陆地仅占 。陆地主要集中在 ,海洋大多分布在 。2、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南极洲( );3、太平洋( ),4、北冰洋( )。71%29%北半球南半球最大最热最小最冷,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最大最冷,纬度最高知识比赛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和北美洲的的分界线:南极洲和南美洲的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黑海、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红海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洋!地中海将消失!喜马拉雅山脉会继续长高! 合作探究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红海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洋!展示平台地中海将消失!绿色表示白色表示蓝色表示卫星云图陆地云区海洋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________。午后2时左右(14时)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想一想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月份:_____。 气温最低月份:_____。海洋:气温最高月份:_____。 气温最低月份:_____。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月份:_____。 气温最低月份:_____。海洋:气温最高月份:_____。 气温最低月份:_____。7月1月8月2月气温年较差:一年内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1月7月2月8月三、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图 4-1-1AB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纬度位置地 形海陆位置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___。海拔高的地方气温__,海拔低的地方气__。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村庄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0C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是多少?降低低高0.60C=240C山顶的气 温=28.80C-1520米-100720米X0.60CA B C DE F G H123456789101158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A B C 类型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世界人口总数已达 。2、人口自然增长率= 70亿出生率-死亡率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ABCD3、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工业发展早经济水平高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ABCD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热带雨林热带沙漠高原山地高纬度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不是死亡率减去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 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 0 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减少越多。2.一个国家合理的人口发展速度 虽然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过多会产生许多难以解决的人口问题,但是,并不是说一个国家人口的发展越慢越好。现在有些国家人口完全停止增长,或是不断减少,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口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等等。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黄种人不只是分布在亚洲东部,在北美洲、拉丁美洲也有分布,如印第安人。4.基督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但发源地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地区。5.聚落不仅指建筑物的集合体,还包括道路、绿地和水源地。6.聚落的建筑风格也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不同的气候条件,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也会有所不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1、世界上有 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从面积上看: 俄罗斯——最大,加拿大——第2,中国——第3,美国——第4;(忆方法:俄、加、中、美、巴、澳)从人口上看:中国——最多,印度——第2,美国—第三。220多个20多个150多个3、从社会制度看:中国是 国家;美国是 国家。4、 埃及地跨 ; 土耳其地跨 ; 俄罗斯地跨 。5、中国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是:6、根据 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亚非亚欧亚欧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经济发展水平7、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8、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商谈称为“ ”。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总部在 ,基本宗旨是“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联合国 美国纽约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861、俄罗斯2、加拿大3、中国4、美国 5、巴西 6、澳大利亚 人口﹤1亿发展中国家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理七年级上册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仪的知识 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形状 圆(与赤道平行) 半圆(连接南北极点)长度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 0°~90°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0°~180°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字母表示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重要的经纬线 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南北回归线:23.5°N、23.5°S 南北极圈:66.5°N、66.5°S 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0°和180° 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20°W、160°E 西半球:160°E~180°~20°W 东半球:20°W ~0°~160°E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 例: A( 0°, 60°W) A( 0°, 30°W) B(30°S, 75°W) B(30°N,60°E) C(30°S, 0°) C(30°S,60°E) 甲: 50°N 、 20°E 北 半球、 东 半球 中 (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 北温 带乙: 20°S 、 170°W 南 半球、 西 半球 低 (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 热 带三、地球的运动 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意义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一天 昼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图): (1)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 (2)①是 秋分 日,时间是9月23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②是 冬至 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③是 春分 日,时间是3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④是 夏至 日,时间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五带的划分(完成下图): (1)在图中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在图中标出五带的名称 热带的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的特点是: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的特点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四、地图的知识 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的知识:①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又叫缩尺 例:在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2cm,实际距离是40千米②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④比例尺的大小体现出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a.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低。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c.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例1: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C ) A、1:200000 B、1:1000000 C、1:30000 3、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例: 右图中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2)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例: 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3)利用经纬网定方向。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B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左图中甲点在乙点的 正西 方向, 乙点在丙点的 正北 方向,丙点在甲点的 东南 方向。 4、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叫注记。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海拔和相对高度(如上图)A是相对高度 B是海拔 ②把陆地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同。③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④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山顶) (山谷) (山脊) ( 盆地) A(鞍部)读右图回答:(1)①和②坡度较陡的是②;(2)①和②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②; 并绘出河流流向;(3)C和D的相对高度是 200米 。读右图回答:(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山顶 ② 鞍部 ③ 陡崖 ④ 山脊 (2)甲、乙、丙、丁最合适修建坝址的是 丙 二、地形 1、五种地形特征: 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 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 两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 刚果盆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一、陆地和海洋 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 A是 大陆 ,最大的大陆是 亚欧大陆 B是 半岛 ,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C是 岛屿 ,最大的岛屿是 格陵兰岛 D是 大洋 E是 海峡 3、七大洲的分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欧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 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是: 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南极洲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北冰洋 。4、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 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 5、大洲的分界线:(课本33页图2.7)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2、七大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中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大洋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极洲: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二、海陆变迁 1、德国的 魏格纳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①地表不是一个整体,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②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③板块的相对运动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边界的类型 地貌 案例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红海面积扩大、大西洋面积扩大板块 碰撞 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 消亡边界 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系 大陆板块与 大洋板块 消亡边界 海沟、岛屿、 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链、 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 3、火山地震 ①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分布成因: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第三章 世界的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天气 气候区别 1、短时间 2、多变性 1、较长时间 2、相对稳定性 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2、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云层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3、天气符号(课本49页图3.5)常见的天气符号要记住。4、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 (西北风六级) (北风六级) (东北风八级)二、气温和降水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2、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4时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 前后。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 1月 最低;海洋上 8月气温最高, 2月最低。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1月气温最高, 7月最低;海洋上 2月气温最高, 8月最低。②日平均气温: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③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月平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55):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降低; ②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夏季(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1月)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③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0.6 ℃。例:A地海拔720米,气温是28.8℃,B地的海拔是1520米,问:B地的气温是24℃4、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见P65):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 降水少。③中纬度大陆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雨极:乞拉朋齐,干极是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智利)6、绘制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 ①纬度因素: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热量少,因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减少 。②海陆分布: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 低 ;冬季,陆地气温 低 ,海洋气温 高 降水:近海迎风地区降水 多 ,近海背风地区降水 少 ,远离海的地区降水 少 ;③地形地势:气温: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 ;阴坡气温 低,阳坡气温 高 ;降水:迎风坡多 地形雨,背风坡少雨。④人类活动:人工造林、修建水库,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乱砍滥伐,使当地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急剧增加,使全球升温,旱涝灾害频繁;氯氟化合物的排放破坏高空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及人类健康。例: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的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比东侧多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影响因素是地势因素。同一纬度的北京降水比兰州多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30°大陆内部、西岸 非洲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终年干旱少雨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0°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海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冬冷夏热,降 水少,温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温和多雨寒 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全年酷寒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脉、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气候垂直变化 明显,①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②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大陆内部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⑤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是世界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主要是分布在地中海周边。非洲的热带面积最大。第四章、居民和聚落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总数在2011年达到 70亿。世界人口增长特点:——————————18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人口增长迅速 人口增长速度迅猛 2、与人口增长有关的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 率 - 死亡 率。 出生率:一定时期内活产婴儿数/同期平均人口总数﹡100%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总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总数*100% 3、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各地不同:非洲最快,欧洲最慢;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 例: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B ) A、英国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4、人口密度=该区域人口总数÷该区域总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例1:某国的总人口是900万,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该国的人口密度是 20 人/Km2。 例2: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就一定人口多吗?( 不一定 ) 5、世界人口分布:亚洲的 东部 和 南部 、欧洲的 西部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 东南部 等中低纬度临海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这些地区是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 人口稀少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纬度高)、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地势高)、原始的热带雨林(赤道附近) 6、人口问题有两个方面: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问题(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犯罪率上升等问题;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二、世界人种、语言、宗教 1、人种:根据人类肤色 体质 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2、世界人种的分布:黄种人主要分布在 亚 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的 因纽特人 和美洲的土著人和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欧洲、 大洋洲、北美洲北部, 亚 洲西部和南部、大洋州。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中部和南部,美洲的黑种人是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洲的。南美 洲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融炉”。 3、世界的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4、世界语言的分布:汉语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俄语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法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法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在拉丁美洲广为流行, 巴西 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大多讲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 教是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起源地是 巴勒斯坦 ,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该教经典为《圣经》,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伊斯兰 教在中国也叫清真教或回教,该教的教徒也被称为穆斯林,起源地是 沙特阿拉伯 ,目前,该教主要分布在 亚洲 的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的北部和东部,该教经典为《古兰经》 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佛教起源地是古印度 ,目前,主要分布在 亚 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该教代表性建筑物是 佛塔、寺庙 。6、中国的居民中回族和维吾尔族多信仰 伊斯兰 教,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 佛教 , 道 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7、聚落包括 城市 和 乡村 。 房屋 道路 教育条件 信息流通快慢 物质娱乐生活城市 密集、高 密、交通方便 好 快 丰富多样乡村 分散、矮 稀疏、不方便 差 慢 较贫乏8、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沿 河流、山麓、公路 分布。9、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 厚实 ,屋内建有 壁炉、火炕 ,窗户比较 小 ,有的窗户还装 双层玻璃 ,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 高耸 。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 大 。东南亚的民居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高温、多雨 。北非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是因为 气候炎热干燥;平顶可以晾晒农产品 。西亚的厚墙小窗屋的优点是防晒、隔热、防风沙;中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成本低,冬暖夏凉。中国傣族竹楼的优点是通风散热、防虫、防潮。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1、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欧洲的俄罗斯、北美洲的加拿大、亚洲的中国、北美洲的美国、南美洲的巴西、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面积最小的国家 梵蒂冈 。2、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二的是印度。3、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分别是亚洲的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欧洲的俄罗斯、北美洲的美国、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尼日利亚。 地广人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地广人稀的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 地狭人多的国家:日本; 地少人少的国家:梵蒂冈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都分布于 南 半球;(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 部和南半球。5、“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6、发达国家国家利用其掌握的 高技术 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 原材料 ,制造技术含量高的 工业品 ,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 资源 被掠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 资金不足, 生产效率 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7、发达国家工业以 加工制造业 为主,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高 ;发展中国家工业以 资源型 和 资源加工型为主,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二、国际合作 1、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从根本上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 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简称是UN ,总部设在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只能是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是WTO,总部设在 日内瓦。7、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8、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 中国、法国、俄国、美国、英国 ABC0°30°60°0°15°15°30°30°90°60°ABCABCABCABC0°30°20°40°海平面甲乙A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地理上期期末复习课件重点难点突破.pptx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