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州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学力检测卷 2018.1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稠州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学力检测卷 2018.11

资源简介

稠州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学力检测卷
2018.11.
注意事项:
1.本科目考试采取开卷考试,时间为50分钟,总分40分;
2.选择题答案写到机读卡,非选择题答案写到答题卷。
3.仔细审题,规范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城邦民主制
2.古代印度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国王应该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3. 成年男性公民格瓦达和妹妹玛利亚住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一村庄,他们有可能的经历是
A.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玛利亚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C.格瓦达参加公民大会,玛利亚在家干活 D.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4. 下列史实表述正确的有
A.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
B.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国家“元首”,使罗马民主制达到全盛
C.中古欧洲时法兰克等国的君主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D.中古欧洲时封臣对自己封主的封主有臣属关系
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A.威尼斯?????????????B.热那亚????????????C.佛罗伦萨??????D.巴黎
6.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①与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 ②在街上看扛着“法西斯”的扈从
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 ④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7.右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浮雕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② 石柱上的文字为腓尼基字母文字
③法典体现了公正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公平公正相一致
④石柱上的条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①④
8..中世纪欧亚大陆上出现了诸多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促进了欧亚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下列帝国不在上述帝国之列的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9.英国最负盛名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分别于1254年和1318年得到教皇的特许状训令,并在其后的发展中得到了王室的各种特许状。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垄断欧洲思想、文化教育的是
A.大学 B.贵族 C.国王 D.教会

10. 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其中希腊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完善了
A.种姓制度 B.分封制 C.民主政治 D.礼乐制度
11.子贡日:仲尼,日月也,无德而也。”亚里土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受弟子敬仰的东西方思想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B.孟子、柏拉图C.孔子、亚里士多德D.孔子、柏拉图
12. 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
①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 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 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重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的需要 C.分封制的衰落 D.人民的愿望
14.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上古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1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包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16.公元前350年,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 魏国 B.楚国 C. 秦国 D.齐国
17.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为
A.诸侯兼并争霸 B.奴隶制的瓦解 C.生产力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19.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B.礼乐制度的有利于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C.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D.孔子的“德”和“礼”的思想是西周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溥天下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B.全国的土地都归周王所有
C.周朝的疆域很大????????????? D.西周奴隶主贵族势力强大








稠州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学力检测答题卷2018.11
(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请写左边沿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两小题,共20分)
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指出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在疆域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材料二:图三的这一建筑位于义乌市稠江街道江滨西路100号,占地10亩,室内外可容纳近万人。场所内部和外围设置治安监控41个,在场所活动期间政府安排警力,疏导交通并加强对辖区安全保卫力度,以确保宗教活动有序进行。
(2)请你结合图三判断前来参加宗教活动的教徒名称,并说说我市的这些举措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三: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
(3)请问这位宗教创始人是谁?他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5分)


22.(11分)材料一: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⑴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的什么思想?(2分)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⑵联系材料二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明“庶人之富者累巨万”、“有国强者兼州城”的原因。引用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作用。(3分)



材料三: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日本向唐朝先后正式派遣唐史20余次。这些遣唐使和随船的留学生,在唐朝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留学隋唐的学生回到日本,向天皇奏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田令》
(3)留学生推动日本开展了哪一次改革?其成效如何?(3分)


(4)以史为鉴。上述材料反映史实对我国推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3分)





稠州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学力检测参考答案2018.1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A D C D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C A C A C C B

非选择题
21.(1)都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疆域辽阔;(2分)
穆斯林;我市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尊重(2分)(言之有理即可)
穆罕默德(1分),主要贡献:创立了伊斯兰教;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4分)
(1)法家“法与时移”(2分)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倾邻国而雄诸侯”(3分)
(3)大化改新 意义(略)(3分)
(4)与时俱进;坚持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国外优秀的文明成果。(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