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基础知识与实验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基础知识与实验复习

资源简介

《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基础知识与实验复习
一、基础知识
1、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从力的性质来分,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在小车上拴绳子一般是车头正中,否则小车会跑偏。拉小车绳子的长度,应该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我们安装的小缆车,铁垫圈起了什么作用?我们是用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铁垫圈起了拉动小车的作用,我们是用铁垫圈的重力使小车运动的。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怎样使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行驶得更远?想办法增加橡皮筋长度(另做拴橡皮筋的支点),想办法增大橡皮筋弹力(并排安装两根橡皮筋),如果弹力大了轮子打滑,可以适当增加小车重量……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用铁垫圈、橡皮筋、气球(重力、弹力、反冲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我们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如推和拉,安装电动机、螺旋桨,放在斜面上,等等。这些方法共同的地方就是对小车有力的作用,小车是在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的。
4、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度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1牛≈100克的力
怎样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4、测力时,测力计与力的方向保持同一直线。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三种。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在测量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中,改变的是车轮的运动方式滚动或者滑动,不改变其他条件。如小车的重量、接触面光滑程度等。
要使“滚珠轴承”转动得更灵活,可以加点润滑油,可以加一点铅笔末代替。
7、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摩擦力什么时候是有用的,什么时候是有害的?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小孩蹬滑板车玩,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有阻碍作用,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但人能稳稳地站在滑板车上,靠的是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力,这里的摩擦力又是有利的。
鞋底做花纹、汽车轮胎做花纹和挂铁链是为了使运动物体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力。旱冰鞋安滚轮,改滑动为滚动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刹车橡皮。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前二者用做花纹的方法使表面粗糙,后者用增加压力的方法。
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是安滚珠,加润滑油。
自行车最初是一个看守树林的工人在1817年发明的,那时自行车全是木头做的,没有脚蹬和链条,靠双脚轮换蹬地前进。
8、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9、怎样设计能使赛车时速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选择大一些的动力。(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5)车子尽量轻一些。
二、基本实验与实验分析
1、我们的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状况有关吗?
我们的推测: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改变的条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不改变的条件:物体的重量,接触面大小,物体运动方式
实验方法与过程:(1)在光滑的表面,拉动物体,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在粗糙的表面,拉动物体,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反复做几次。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2、我们的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吗?
我们的推测:物体的重,摩擦力大,物体的轻,摩擦力小。
改变的条件:物体的重量
不改变的条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面大小,运动方式
实验方法与过程:在桌面上,拉动轻的物体,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在相同的桌面上,拉动重的物体,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反复做几次。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3、我们的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吗?
我们的推测:物体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大,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小。
改变的条件:物体的运动方式
不改变的条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面大小,物体的重量
实验方法与过程:让物体在桌面滑动,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在相同的桌面上,让物体滚动,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反复做几次。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4、汽车在紧急刹车的过程中,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原因是汽车具有运动的惯性;汽车滑行一段距离后最终将停下来,是由于 ;当雨天路面有水时,在同样车速条件下,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长,这是由于 ,因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
5、如图8—3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量程是 ,此时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为 N。
6、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钩码的重(N)
0
0.5
1.0
1.5
2.0
2.5
3.0
4.0
弹簧长度(cm)
2
3
4
5
6
7.5
7.5
7.5
(1) 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7、下表是实验小组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块
4
0.8
2
木块与木块
6
1.2
3
木块与毛巾
6
2.5
(1) 分析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 分析比较序号 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 )与( )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绕圈数
实验小组
小车运动距离(米)
确定的数据
我们的发现
10

2.8,2.9,3.0
20

6,6.4,6.5
30

10.4,10.7,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