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社会道法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中华文明 D、古埃及文明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成四个等级,它起源于造物神梵天身体四个部位(如图),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国的国王阿育王,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3、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准确信息是( )A、启建立夏朝 B、伯益建立夏朝 C、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4、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西周5、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7、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是( ) A、 B、 C、 D、8、“在这里,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描述是( )A、中世纪的欧洲 B、中国的夏朝 C、古代希腊 D、阿拉伯帝国9、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 A、罗马人 B、阿拉伯人 C、中国人 D、法兰克人10、下列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马帝国 ②亚历山大帝国 ③阿拉伯帝国A、①②③ B 、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11、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在公交车上,我们是乘客……这句话说明( )A、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我们这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C、人被禁锢在不同的身份里 D、孩子和学生是我们最主要的角色12、下列做法中,符合亲社会行为要求的是( )①自觉履行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对社会不平事当一名“看客”③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为社会服务 ④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3、认真分析漫画信息,漫画主要告诉我们( )①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 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2017年开始,泰顺正式启用一批抓拍设备,专拍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这样做( )①能够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②保障行人的通行安全③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④人人都能遵守社会规则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 ③④15、新版《中学生守则》,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字眼,增加了“会自护、懂求救”。这表明( )A、规则是经常变化的 B、 制定学生规则的出发点是保护学生的利益C、规则没有权威性,可以随便改 D、规则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出改进1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做人的道德金律告诉我们,尊重他人要学会( ) A、平等待人?? B、真诚待人 C、换位思考?? D、欣赏待人17、在公交车上,一位农民工小伙子给一对母子让座时,那位母亲竟嫌小伙子坐过的位子太脏,训斥孩子,不让孩子坐。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该母亲的言行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农民工小伙子让坐行为是亲社会行为③母亲讲究卫生,爱干净,无可厚非 ④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需要换位思考,平等待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8、小麦非常讲礼貌,见了老师、同学总是先打招呼,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这表明( )①文明有礼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矛盾 ②文明有礼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③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 ④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9、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出境游客种种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成为舆论、甚至国际舆论的关注点。对此你的看法是( )A、文明礼貌是个人私事,也不是什么大事 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C、出国旅游要注意礼仪形象,在国内就没有必要那么讲究了D、文明有礼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20、当你遭遇不法侵害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稳住歹徒,巧妙周旋 B、不顾一切,以死相搏C、拨打“110”,求助警方 D、讲究智斗,减免损伤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关键词:改革】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往往是应社会发展变化之需,成功改革都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1)根据材料一指出任用卫鞅变法的国君是谁?(1分)该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1分)材料二:伯利克里在该城邦执政时期,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2)材料描写哪一城邦的怎样政治制度?(2分)该政治制度局限性体现在哪里?(2分)材料三:7世纪中叶,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进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到一个新时代。(3)材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2分)(4)商鞅因变法触及旧贵族利益而惨遭车裂而死,有人认为变法失败了,也有人认为变法是成功了。你认为呢?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依据是什么?(3分)22、【关键词:百家争鸣】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右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画像。(1)他创立了什么学派?(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1分)⑵孔子在教育上有哪些主要成就?(2分)材料二:某班新学期刚刚开始,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3)结合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分析概括蕴含了哪三家思想学派的什么思想主张? (6分)23、【关键词:法律】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以下是古代一部法典的一些规定: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如果奴隶主弄瞎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材料二: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每年专门召开一次公民大会,公民们把他们认为是民主的敌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或贝壳)上。如果出席大会的人数超过6000,得票最多的人就会受到为期10年的放逐。材料三:罗马法泛指罗马社会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全部法律,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自西罗马帝国灭亡期间的法律、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罗马法是伴随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1)材料一这些条文是刻在巴比伦黑色玄武岩柱上的,这些文字叫什么文字?(1分)这部法典又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分)21·cn·jy·c(2)材料二是雅典人发明的陶片放逐法目的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罗马法的起源是什么?(1分)并说说罗马法在法学史上的地位如何?(2分)224、【关键词:网络与规则】下面是八年级小柯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17分)?情境一:小柯父母经常外出办事,给小柯买了一部手机以方便联系。小柯乐坏了,一放学回家就拿手机浏览各种网站,有时候还看一些负面或虚假的新闻并发给朋友圈,最近还沉迷手机上网玩游戏,搞得每天上课的时候昏昏欲睡。(1)结合情境一分析网络中存在哪些消极影响?(2分)?小柯应该怎么做?(4分)?情境二:小柯有时把手机带到学校来,有一次自习课上,同学们认真看书写作业,小柯却伴着手机里的歌曲大声唱。同学们指责他,他却说:“你们不能干涉我的自由。”(2)小柯应该怎么做?(1分)?理由是什么? (4分)?情境三:在一次无人监考的考试中,同学们都能够自觉地遵守考试纪律,只有小柯利用手机明目张胆地作弊。(3) 结合情境三分析小柯同学的行为是? 表现。(2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4分)25、【关键词:法不可违】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3分)案例再现 法律链接2018且 1月18日晚上,温州交警在江滨西路十四中附近进行设卡查处酒驾,张某驾驶机动车被交警拦截,经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检测值达到157mg/100ml。当几位民警正在按程序进行取证时,车上下来一高(姓于)一矮(姓陈)两名男子(张某朋友),两名男子满身酒气,企图阻碍民警执法。对交警和协警进行语言挑衅、辱骂和推搡。已经严重阻碍了现场交警的正常执法,交警立即采取措施,同时呼叫支援警力将两名闹事男子控制并带离。 1月19日,驾驶员张某已经被依法刑事拘留。于某和陈某也因阻碍交警执行公务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新增第一百三十三条第款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注: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1)张某朋友于某和陈某是什么性质违法行为?(1分)(2)张某是什么违法行为?结合案例分析你判断的理由?(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说明酒后驾车、醉酒驾车行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分)(4)上述案例对我们有什么警示?(2分)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社会道法参考答案BBDCA CCABB BCDAD CBDDB21、(12分)(1)秦孝公(1分);法家(1分)(2)雅典、民主制度(2分);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少数人的民主。(2分)(3)大化改新(1分);天皇制中央集权的国家(或封建国家(2分))。(4)是成功了(1分);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改革目的是否达到(2分)。22、(10分)(1)儒家(1分); “仁”(1分)(2)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或教育名句)(2分)(3)劳动委员:法家;“法治”或严刑竣法;(2分)班长:儒家;“德治”“仁”(2分)生活委员:道家;无为而治(2分)23、(8分)(1)楔形文字(1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分)(2)防止某些人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3)《十二铜表法》(1分);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2分)24、(17分)(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2分)①要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积极维护新媒体秩序,不发布无根据的消息,自觉抵制谣言,④学会利用新媒体传递社会正能量 ⑤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⑥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⑦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只要写出2点就得4分)(2)保持安静,不影响其他人的学习。(1分)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3)答案一:不诚信;(2分) 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只要写出2点就得4分)答案二:不遵守规则(2分) ①自觉遵守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只要写出2点就得4分)25、(1)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1分)(2)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1分),张某醉酒驾车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1分)触犯了《刑法》新增第一百三十三条第款规定,符合刑事违法性特性(1分);驾驶员张某已经被依法刑事拘留受到刑罚处罚,符合刑罚当罚性特性。(1分)(3)相同点:洒驾、醉驾都是违法行为,对社会都有危害性, 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3分)不同点:酒驾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没有触犯刑法,是一般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醉驾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直接违反刑法规定,是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3分)(4)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青少年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④青少年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个一个有道理的人。⑤青少年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只要写出2点就得2分)5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社会道法答题卷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22.(10分)(1)(2分)(2)(2分)(3)(6分)准考证号填涂区条形码粘贴处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并正确填涂右侧考号。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和试卷上答题无效。要求书写工整,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0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注 意 事 项姓名: 班级: 填涂样例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写准考证,并用黑色字迹的书写笔填写右侧缺考标记: 考生禁填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23(8分)(1)(3分)(2)(2分)(3)(3分)二、非选择题21.(12分)(1)(2分) (2)(4分)(3)(3分)(4)(3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24.(8分)(1)(4分) (2)(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24、(17分)(1)(6分)(2)(5分)(3)(6分)25、(13分)(1)(1分)(2)(4分)(3)(6分)(4)(2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24.(8分)(1)(4分) (2)(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社会道法测试卷.docx 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社会道法答题卷1.doc 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社会道法答题卷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