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罗阳二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卡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22.(14分)(1)(2分)(2)(2分)(3)(4分)(4)(6分)二、非选择题(60分)21.(8分)(1)(2分)(2)(2分)(3)(4分)条形码粘贴处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考场:_____ 座位号:____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下面的缺考标记缺考标记 注 意 事 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和座位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3.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和试卷上答题无效。4.要求书写工整,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选 择 题0 1. A B C D . 6. A B C D .0 2. A B C D . 7. A B C D .3. A B C D . 8. A B C D .04. A B C D . 9. A B C D .0 5. A B C D . 10. A B C D .11. A B C D . 16. A B C D .12. A B C D . 17. A B C D .13. A B C D . 18. A B C D .14. A B C D . 19. A B C D .15. A B C D . 20. A B C D .此 处 不 答 题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25. (14分)(1)(8分) (2) (4分)(3)(2分)23.(12分)(1)(4分)(2)(4分)(3) (4分)24. (12分)(1)(4分) (2) (4分)(3)(4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罗阳二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卷Ⅰ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A C B B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C C B B D A B C卷Ⅱ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5小题,共60分)21.(8分)(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2)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盟国协同作战(2分)(3)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说明得4分。没有结合材料,酌情扣分。如:相同点:两次世界大战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表格中伤亡人数,说明两次世界大战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如:表格中直接经济损失,说明了两次世界大战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不同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大。如:表格中参战国个数二战比一战多。如:不同点:二战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了一战。如:表格中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的数据二战明显比一战的大。22.(14分)(1)维新变法运动。(2分)(2)从“维新改良”变成“通过革命救国救民”。(2分)(3)领导辛亥革命。(2分)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建黄埔军校。(2分)(4)更赞同“革命尚未成功”的观点。(2分)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要求结合材料。(2分)或:更赞同“革命已经成功”的观点。(2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要求结合材料。(2分)(此题可以进行solo评价)23.(12分)(1)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因为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2)五四运动。(2分)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分)(3)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2分)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实践。(2分)24.(12分)(1)①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分)②台儿庄战役(2分)(2)史料1更为客观、公正、可信(2分)。理由:1937年,在南京大屠杀中至少有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这段血腥、残忍的历史有着大量的证据,是不容抵赖的(2分)。(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战略配合作用。意思相近即可(2分)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2分)(没有结合材料,酌情扣分)25.(14分)(1)(8分)每个空格2分。历史事件 历史意义①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③遵义会议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2)实践上: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1分)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分)中国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2分)(3)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发展道路的不同,中国要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或:无产阶级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2分)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 罗阳二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2018.10说明:1.本卷分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闭卷考试。3.答题前,请将姓名、学号、班级,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卷Ⅰ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一战期间有一场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该战役使法军和德军双方伤亡惨重,有“绞肉机”之称。该战役应该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不列颠空战 D.莫斯科保卫战2.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由此可见,一战的性质是A.反对殖民主义的战争 B.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C.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列强侵略和掠夺的非正义战争3.“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里的“第二次”革命指的是A.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三大战役4.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即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 B.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C.反对尊孔和复古 D.宣传马克思主义 94年前,国共两党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握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据此回答5—6题。5.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6.这次“握手”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①迫使袁世凯撤销帝制 ②创建黄埔军校 ③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④取得抗日战争胜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小林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军旗升起的地方”、“武装反抗第一枪”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八七会议 D.秋收起义8.联合国(英文缩写:UN)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民主、实现持久世界和平等方面的合作。最早决定成立该组织的会议是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兹坦会议9.2016年10月21日上午10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__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A. 78 B. 80 C. 82 D. 8410.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走过黑暗,迎来光明。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追溯到发生在这里的“光明”有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11-12题。11.右图1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个版面,据图判断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东北抗日义勇军顽强抵抗B.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日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12.当右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它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的“统一”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建国 C.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13.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下列历史照片能证明这一点的有 ①白求恩大夫救助中国伤员 ②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③冀中回民支队英勇抗战 ④美国飞行员组队支援中国开辟驼峰航线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14.2015年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了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右图2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据此可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A.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和辛亥革命 15.口号能彰显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与所处时代搭配合理的是①“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时期②“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土地革命时期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战争时期④“打豪绅,分田地”——国民革命时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右图3是20世纪40年代《新华日报》的头版。根据新闻标题推测,其最有可能报道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 B.重庆谈判C.解放战争 D.开国大典阅读材料,回答17-18题。17. 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首诗描述的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8.1950年,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国民党失败的自身原因有①经济上陷入崩溃 ②政治上失去人民的支持③军事上指挥不当 ④武器装备过于陈旧落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前一个“天安门”指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20.1943年2月,罗斯福就某战役的胜利致苏联斯大林贺信:“是你们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某战役”指的是A.中途岛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5小题,共60分)21.(8分)【材料一】 项目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1870年工业产量世界排名 1 3 4 21913年工业产量世界排名 3 2 4 11913年殖民地面积世界排名 1 4 2 5【材料二】 二战前夕,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根源是什么?(2分)【材料三】l942年,美国提供 l800 架飞机、l700 辆坦克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英国在北非战场与德、意作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顽强地阻击着德军的进攻;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这是战时“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行动。(2)根据材料三,归纳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四】大战名称 参战国 交战双方 伤亡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个 同盟国与协约国 3000万 1805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个 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 1.9亿 40000亿美元(3)结合表格,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4分)22.(14分)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一生革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他一生爱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下表是其一生经典语录摘要及其时代背景材料:时间 经典语录及时代背景材料1894年 ①他 《上李鸿章书》:“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鉴于日本维新的成功,隔年,一批有识之士也开始救国救民的新探索。 1903年 ②他《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12年 ③他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在此(1912年3月)之后,剪辫渐成一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1917年 ④在复辟的季节里,最宝贵的莫过于脑后的那条辫子,很多农民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当张勋率领辫子军上演复辟闹剧后,孙先生不禁感慨:“……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1924年 ⑤他在黄埔军校的演讲:“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1925年 ⑥他在北京病逝,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小链接】民国初期社会面面观 ①①(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①中“一批有识之士”进行了怎样的救国救民新探索?(2分)(2)与材料①相比,材料②中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历史功绩有哪些?(4分)(4)孙中山先生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但也有人说:“革命已经成功。”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上述材料及小链接图文资料,说明你的理由。(6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23.(12分)【材料一】他们都深深根植于中国古典文化,也深谙西方文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陈独秀、胡适等于1915年先后归国,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青年学生受到感召,公开探讨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这种酝酿,在1919年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右面所示照片摄于1919年的北京(1)材料一中的“思想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把这场思想革命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写出一点原因即可。(4分)(2)1919年引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中的口号判断,该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4分)(3)联系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思想革命与1919年的大规模全国性运动之间的关系。(4分)24.(12分)9月3日是一个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3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九年级某班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广泛收集资料如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小组列表梳理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节选)时间 重大事件 影响1931年 …… ……1936年 …… ……1937年 ① 标志着我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38年 ② 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1)请将①、②对应的重大事件填写完整。(4分)材料二:第二小组在查阅某一历史事件时,找到了以下两则史料: 史料1:一些放下武器或被俘投降的士兵,还有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在内的普通民众,也被(日本兵)肆无忌惮地枪杀和刺死,人们很难想象这种痛苦与恐怖。 ——1938年1月10日时任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人贝德士的日记 史料2:南京街道极为平静。……在难民区内,他们(日本兵)不问性别、年龄,给难民分送面包、点心、香烟等,大家感到非常高兴,表示感谢。 ——1938年1月8日日本人主办的《新申报》 (2)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哪则史料真实可靠,并运用所学史实说明理由。(4分)材料三:第三小组收集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3)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中曾提到,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处于赞赏阶段。结合材料三,说说当时中国最值得世界赞赏的原因是什么?(4分)25.(14分) 进入20世纪以后,实现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面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中华民族向西方学习,向俄国学习,最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新的发展道路。阅读年代尺,回答问题:(1)根据年代尺和所学知识,将①②③④的历史事件填写完整。(8分)历史事件 历史意义①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② “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③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2)20世纪20年代,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有何特点?(2分)(3)中国走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成功,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 图1图2图3老“猿”百态(猿同“袁”)签订“二十一条”上海街头流浪的逃难者“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 ——美国总统罗斯福“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惟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中国的抗战,成为将日本引入通向泥潭之路,继而又引发日美、日英战争,最后成为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决定性力量。——【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1935年③1921年①1927年②1949年④1917年在俄国十月革命在城市武装起义取得成功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 答题卡- 社会 9.doc 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参考答案 (1).doc 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