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六 北方地区了解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以及工业发展概况,掌握我国首都北京的自然概况、城市职能和历史的文化,认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概况和水土流失的现状。一、东北三省1.东北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邻国俄罗斯、朝鲜地 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气候特征气候湿冷;暖湿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多主要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2.东北三省的农业(1)分布及类型①种植业分布在平原地区 ②林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2)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春小麦、甜菜等。(3)东北作物熟制:一年一熟。(4)东北农业发展条件有利: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合大型农场规模经营;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该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较长(5)我国最大的林区:东北林区。3.东北的工业(1)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重工业摇篮”;著名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2)工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解决措施优势:海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等问题:资源枯竭、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解决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二、北京1.北京的自然概况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渤海气候类型属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地形地势、河流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受地势影响,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渤海2.城市职能政治中心:我国的首都;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文化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3.历史文化古城(1)《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天坛、北京人遗址、明十三陵等。(2)特色文化:四合院、京剧、胡同等。4.北京在城市发展的同时,要将传统文化与建筑保持原有风貌。5.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个高新产业中心。(原因: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云集,为其提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的技术。)6.北京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雾霾)、人口剧增等。(详见“思路拓展1”)三、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的自然概况(1)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的一部分。流经该地区的主要河流是黄河。(2)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3)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黄土来源根据“风成说”。(5)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6)主要自然灾害:干旱、崩塌、滑坡、泥石流。2.水土流失严重(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成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地面破碎,沟谷坡度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裸露,植被稀少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地不合理生产采矿,修路,开垦(3)危害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②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形成“地上河”,给防洪及河道整治带来困难;③旱涝灾害频发;④河流含沙量剧增。(4)措施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草)。②工程措施:修建堤坝,建梯田或修挡土坝等。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3.能源:该区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的2/3,被称为“乌金之乡”的省区是山西省。【注】传统民居是:窑洞(利用黄土的直立性)1.近年来,北京许多市民抱怨,“首都”变“首堵”,房子又贵得出奇,这北京真是没法住了。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中心。(2)说出北京“城市病”的表现。(3)为治理北京的“城市病”,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4)你是否赞成在北京郊区多建卫星城?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北京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在城市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并形成了“城市病”,具体表现为:人口过多、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等。为此,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如: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遏制车流量,遏制房价上涨,节约用水用电,植树造林等。针对在北京郊区多建卫星城,学生可根据个人观点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政治 文化 国际交往 (三选二即可) (2)人口过多、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短缺 (3)控制北京人口数量,兴建新区;执行环保法,减少污染、控制车流量;执行购房令,遏制房价上涨;节约用水、用电、用地,植树造林;发展经济,鼓励创业,增加就业岗位。 (4)赞成 建卫星城可以缓解北京市区的压力 不赞成 多建设卫星城浪费土地资源。(答“赞成”或“不赞成”均得分)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②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的控制③人地矛盾有所缓解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析】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气候较干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且水土流失严重;当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后,恢复困难,因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答案】D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A.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2)有关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00mm B.甲、乙两地的土地类型分别是林地、耕地C.乙地是我国著名的黑土地 D.甲、乙两地均属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解析】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1)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受气温的影响,东北地区从北向南大致分布春小麦、玉水、水稻;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故选项B符合题意。(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大兴安岭,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故A错误;甲乙两地的土地类型分别是草地、耕地,故B错误;乙地是东北平原,黑土广布,是我国著名的黑土地,故C正确;甲位于西北地区,乙位于东北地区,故D错误;故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1)B (2)C1.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2.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特有的地理事物是( )A.雪莲 B.黑土地 C.人参 D.冰雕3.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气候冷湿 B.山环水绕 C.黑土广袤 D.千沟万壑4.作为古都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和四合院。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建筑应(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的保留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的保护和改造5.(2018湖南常德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拥有蓝天、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地形区中有待植树造林、恢复地绿,实现“中国梦”的是的(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长白山山地6.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临海,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丰富7.关于北京市自然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河流均属于海河水系C.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 D.春季清爽宜人8.近几年,北京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你认为北京市为此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出行多开私家车 ②迁出污染较大的企业③积极支持农业发展 ④改煤为电,集中供暖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9.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大力发展种植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10.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B.降水集中且多暴雨C.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 D.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1.(2018济宁)读东北三省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三省略图、长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材料二: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面临着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后继乏力,滞后于我国其他许多地区。所以,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1)图中, (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2)简述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和有利自然条件:?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3)图中信息反映出阴影部分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4)参考材料二,为“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提建议: 。12.读“东北三省简图”及“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一中A为大兴安岭山脉,B是邻国朝鲜(朝鲜、俄罗斯),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哈尔滨。(2)据图二可知该地区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递减、递增),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3)该地区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等。(4)本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 )①资源枯竭②技术落后③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单一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考点六 北方地区了解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以及工业发展概况,掌握我国首都北京的自然概况、城市职能和历史的文化,认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概况和水土流失的现状。一、东北三省1.东北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邻国俄罗斯、朝鲜地 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气候特征气候湿冷;暖湿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多主要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2.东北三省的农业(1)分布及类型①种植业分布在平原地区 ②林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2)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春小麦、甜菜等。(3)东北作物熟制:一年一熟。(4)东北农业发展条件有利: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合大型农场规模经营;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该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较长(5)我国最大的林区:东北林区。3.东北的工业(1)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重工业摇篮”;著名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2)工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解决措施优势:海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等问题:资源枯竭、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解决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二、北京1.北京的自然概况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渤海气候类型属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地形地势、河流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受地势影响,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渤海2.城市职能政治中心:我国的首都;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文化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3.历史文化古城(1)《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天坛、北京人遗址、明十三陵等。(2)特色文化:四合院、京剧、胡同等。4.北京在城市发展的同时,要将传统文化与建筑保持原有风貌。5.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个高新产业中心。(原因: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云集,为其提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的技术。)6.北京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雾霾)、人口剧增等。(详见“思路拓展1”)三、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的自然概况(1)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的一部分。流经该地区的主要河流是黄河。(2)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3)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黄土来源根据“风成说”。(5)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6)主要自然灾害:干旱、崩塌、滑坡、泥石流。2.水土流失严重(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成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地面破碎,沟谷坡度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裸露,植被稀少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地不合理生产采矿,修路,开垦(3)危害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②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形成“地上河”,给防洪及河道整治带来困难;③旱涝灾害频发;④河流含沙量剧增。(4)措施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草)。②工程措施:修建堤坝,建梯田或修挡土坝等。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3.能源:该区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的2/3,被称为“乌金之乡”的省区是山西省。【注】传统民居是:窑洞(利用黄土的直立性)1.近年来,北京许多市民抱怨,“首都”变“首堵”,房子又贵得出奇,这北京真是没法住了。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中心。(2)说出北京“城市病”的表现。(3)为治理北京的“城市病”,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4)你是否赞成在北京郊区多建卫星城?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北京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在城市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并形成了“城市病”,具体表现为:人口过多、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等。为此,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如: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遏制车流量,遏制房价上涨,节约用水用电,植树造林等。针对在北京郊区多建卫星城,学生可根据个人观点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政治 文化 国际交往 (三选二即可) (2)人口过多、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短缺 (3)控制北京人口数量,兴建新区;执行环保法,减少污染、控制车流量;执行购房令,遏制房价上涨;节约用水、用电、用地,植树造林;发展经济,鼓励创业,增加就业岗位。 (4)赞成 建卫星城可以缓解北京市区的压力 不赞成 多建设卫星城浪费土地资源。(答“赞成”或“不赞成”均得分)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②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的控制③人地矛盾有所缓解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析】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气候较干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且水土流失严重;当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后,恢复困难,因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答案】D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A.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2)有关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00mm B.甲、乙两地的土地类型分别是林地、耕地C.乙地是我国著名的黑土地 D.甲、乙两地均属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解析】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1)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受气温的影响,东北地区从北向南大致分布春小麦、玉水、水稻;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故选项B符合题意。(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大兴安岭,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故A错误;甲乙两地的土地类型分别是草地、耕地,故B错误;乙地是东北平原,黑土广布,是我国著名的黑土地,故C正确;甲位于西北地区,乙位于东北地区,故D错误;故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1)B (2)C1.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相关知识。A项, 东北三省地区地形呈马蹄状,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原。且该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力高。故A项正确。B项,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形容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故B项错误。C项,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形容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故C项错误。D项,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2.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特有的地理事物是( )A.雪莲 B.黑土地 C.人参 D.冰雕【解析】雪莲位于天山地区,也就是新疆境内,黑土地、人参、 冰雕都属于东北地区。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答案】A3.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气候冷湿 B.山环水绕 C.黑土广袤 D.千沟万壑【答案】D4.作为古都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和四合院。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建筑应(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的保留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的保护和改造【解析】本题考查聚落文化的相关知识。胡同和四合院作为北京的特色建筑,属于传统建筑文化。应该得到选择性的保护和改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5.(2018湖南常德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拥有蓝天、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地形区中有待植树造林、恢复地绿,实现“中国梦”的是的(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长白山山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北方地区黄土高原的知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色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所以应选择C选项。【答案】C6.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临海,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丰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工业。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周边高等学院和科研单位多且分布密集,高素质人才多,技术水平高,因而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7.关于北京市自然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河流均属于海河水系C.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 D.春季清爽宜人【解析】从图中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北低,其气候主要温带季风气候,其春季气温相对低,不会清爽。【答案】D8.近几年,北京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你认为北京市为此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出行多开私家车 ②迁出污染较大的企业③积极支持农业发展 ④改煤为电,集中供暖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解析】北京的空气质量提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迁出污染较大的企业,改煤为电,集中供暖,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答案】B9.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大力发展种植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解析】本题考查黄士高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10.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B.降水集中且多暴雨C.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 D.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解析】本题考查黄士高原的相关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乱垦滥伐、过度放牧、 陡坡耕种等,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为自然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答案】C11.(18济宁)读东北三省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三省略图、长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材料二: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面临着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后继乏力,滞后于我国其他许多地区。所以,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1)图中, (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2)简述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和有利自然条件:?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3)图中信息反映出阴影部分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4)参考材料二,为“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提建议: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地理概况及其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1)位于东北的大西安岭是一条主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mm等降水线。(2)不利条件:易受冷空气(寒潮)影响;纬度高,温度较低,热量不足;有利条件: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主要为黑土地,士壤肥沃;东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图中阴影部分矿产资源丰富;并且靠近海洋,交通便利。(4)有材料可知,东北地区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所以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来解决。【答案】(1)大兴安岭 (2)易受冷空气(寒潮)影响;热量不足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3)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12.读“东北三省简图”及“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一中A为大兴安岭山脉,B是邻国朝鲜(朝鲜、俄罗斯),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哈尔滨。(2)据图二可知该地区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递减、递增),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3)该地区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等。(4)本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 )①资源枯竭②技术落后③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单一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读图分析可以知道:(1)图一中A为大兴安岭山脉,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B是邻国朝鲜与中国的界河是鸭绿江;C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哈尔滨。(2)据图二可以知道,该地区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3)该地区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4)本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因此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答案】(1)大兴安岭 朝鲜 哈尔滨 (2)递减 纬度(3)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等。(4)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点六 北方地区 原卷版.doc 考点六 北方地区 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