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三门县2018学年第一学期城关中学等三校联考八年级社会思品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台州市三门县2018学年第一学期城关中学等三校联考八年级社会思品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三校联考期中检测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亲爱的同学:
1.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
2.做题要求书写规范、美观、卷面整洁。
祝你成功!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每个人都能支配社会
C.社会和个人永远都是对立的 D.社会和个人有时是一致的
2.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A.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 B.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3.全国“两会”召开前,多家网站联合开展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民积极献计献策,体现了
①网络能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②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③网民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参与权、表达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右边漫画,据此回答4--5题。
4.漫画中司机的行为告诉我们? ①遵守规则需要加强自律,敬畏规则?
②维护规则需要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③遵守规则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④礼让行人是具有文明素养的体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机动车过斑马线要礼让行人,这不仅是一项基本礼仪,更是一条法律。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说明了
①要强化他律,严格执法 ②要强化司机的道德自律,树立文明驾车理念
③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不强,容易危及行人安全
④规则的完善能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十九大提出“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强调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
A. 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相当 B.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C. 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一样 D.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金钱和地位
7.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这表明法律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8.张军国庆节随爸爸一起出去旅游,这是他在日记中记下的话:今天很不高兴,我亲眼看见走在我前面的游客将吃完的零食袋子扔在了走廊上。我说了一句:“请带走你的垃圾”。他竟然回了一句:“多管闲事”。该游客的行为
①是不自尊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说明了缺少社会公德意识
③是不文明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④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垃圾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A.①③ B. ①② C.②④ D.②③
村民老张因不满W镇政府强制拆迁行为,依法将该镇政府告上法院。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镇政府拆迁行为违法。据此回答9-10题。
9.老张提起的诉讼属于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财产诉讼
10.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①要敢于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②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诉讼是最权威的手段
③打官司虽然不太光彩,但是却非常地有效 ④与政府打官司,法院总会维护弱者的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
①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 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 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下图中的

A B C D
13. 如果你寒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
A.驻足在恒河南岸,品味中华文明的千年沧桑
B.览尼罗河景色,赞美胡夫金字塔的雄壮
C.逛罗马历史博物馆,感受汉谟拉比石柱的古老
D.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欣赏印度古城的异域风光
14.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有
①青铜农具的使用 ②铁农具的使用 ③牛耕技术的推广 ④井田制的实行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5.下图是某同学上课所做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被墨水覆盖,难以辨认出原来的字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一项内容将笔记补充完整
A.波斯;巴比伦 B.波斯;波斯波里斯
C.亚历山大;巴比伦 D.亚历山大;马其顿
16.下列当代国家中,拥有共同祖先的是
①法国 ②西班牙 ③德国 ④英国 ⑤荷兰 ⑥意大利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17.下图分别是中国西周时期和西欧中世纪等级示意图,其相同之处是
①居于顶端的都是国王 ②居于底层的都是农民
③都有力地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④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分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
12世纪的伦敦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C.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
19.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马镫见证了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已铸造金属马镫
B.战国时期的骑兵马具中已经出现马镫
C.金属马镫的传播路线:中国 萨珊波斯人 突厥人 北欧、西欧 东欧、东罗马帝国
D.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兵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9分)早期文明多元发展,异彩纷呈。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A-E均为人类早期文明,请根据下列提示,指出所对应的文明分别位于图中哪一处?(填字母,3分)
①这里医学发达,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已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 )
②这里是欧洲喜剧的故乡。( )
③这里曾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还编称:四个等级分别是造物主“原人”用自己身体的四个部位变成的。(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图的地理环境分别对当地人们的生产活动有何影响?(4分)
(3)综合上述回答,你有何感悟?(2分)
22.(11分)地中海沿岸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大帝国的疆域图


(1)请写出上述两张图片的帝国名称。(2分)
材料二:两大帝国的文明
(2)图三和图四分别是材料一中哪一帝国的文明代表?分别说出图三和图四对世界文明的巨大影响。(4分)
材料三:两大帝国的扩张
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
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说说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大帝国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23.(10分)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之变】青年毛泽东曾评价过一次变法:“……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1)材料中毛泽东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1分)从他的评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此次变法的哪些措施?(2分)
【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影响。
(2)“该城邦”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为保护公民利益曾采取过什么方法?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3分)
【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3)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该事件把“日本推入一个新时代”,从根本上来说,“新”在哪里?(2分)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说三次变法给我们的启示。(2分)
24.(10分)张乐最近在网络上阅读到以下三则信息,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小记者招募 】 信息二【全国劳模推荐程序简化】

信息三【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即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转向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网上阅读使阅读更加便捷…… 走路、吃饭、地铁、公交上……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日前,央视《共同关注》栏目呼吁,手机“低头族”越来越多,这些人不但忽视了多种安全隐患,还因长期低头而忽视了人间亲情…??
(1)阅读材料一,从“亲社会行为”角度说出青少年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2分)
(2)请从“社会规则”的角度,说说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现象给你怎样的启示?(4分)
(3)材料三阐释了什么道理?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参与网络生活?(4分)
25.(9分)我们在学校、社会生活中通常总会遇到各种事情或问题。阅读下列三个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期末考试,你发现小明同学把复印缩小的材料带入考场准备偷看。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明的行为。(3分)
情境二:
放学的时候,小张和小王同学骑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并且说粗话脏话,被交警及时阻拦,并批评教育。
(2)小张和小王的言行违背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道德?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交警该如何批评教育他们?(3分)
情境三:
班里的一些男生给同学取难听的绰号,取笑同学。
(3)当你看到这一现象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3分)
26.(11分)某市开展“法律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下是某校在该活动中的展板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情再现】《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获知了林林的犯罪经历。“我叫林林,今年17岁。读初一时成绩不好,经常旷课,经常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最终我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法律链接】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林林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2分)
请指出林林辍学后的行为的性质,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理由。(7分)
(3)林林的犯罪经历对我们青少年有何警示?(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D
B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A
C
A
C
C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0分)
21.(1)(1)①A;②E; ③ C;(填字母,3分)
(2)图一:位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利用地理条件发展灌溉农业。(2分)图二:位于海洋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利用地理条件发展航海殖民和工商业。(2分)
⑶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人类的生产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2分,言之有理即可)
22. (11分)( 1)图一:罗马帝国,图二:阿拉伯帝国(2分)
(2)①图三:阿拉伯帝国;图四:罗马帝国(2分)
图三: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1分)(不能回答“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图四:《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律,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许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1分)
(3)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1分),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1分)
两大帝国共同特点:①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②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③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3分)
23.(1)原因: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1分)措施:奖励军功;奖励农耕,重视农业。(2分)
(2)陶片放逐法;(1分)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古代希腊的黄金时代。(2分)
(3大化改新;(1分)改革后,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分)
(4)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2分)
(1)做法: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2分)(2)全国劳模推荐程序简化的现象,说明了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有的规则在不断调整和完善。(2分)启示: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分)
(3)共同阐释的道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2分)做法: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1分)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1分)
(1)小明复印缩小的材料带入考场的行为是错误的(1分),是不诚信的表现(1分)。诚实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或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1分)(写其他角度也可酌情给分)
(2)以礼待人(文明有礼)(1分);①要做文明有礼的人;②要用语文明;③要举止端庄(规范);(2分)(两角度即可)
(3)做法:告诉他们不要给同学取不好听的绰号,自己也不参与。(1分)理由: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1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或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1分)(写其他角度也可酌情给分)
26.(1)经常旷课、经常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2分)
(2)是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1分)理由:①多次结伙抢劫,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体现了严重社会危害性;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体现了刑事违法性;③法院判处林林7年有期徒刑,体现了应受刑罚处罚性。(每点结合材料1分,犯罪的特征1分,共6分)
(3)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分)(一个角度即可)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三校联考期中检测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共6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