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5题,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A
C
A
D
A
D
C
B
D
B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B
D
A
B
A
C
B
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 (13分)(1)阿育王。佛教。(共2分)
(2)屋大维。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共3分)
(3)穆罕默德。花拉子米的代数学,拉齐斯《医学集成》等二项创造成就。(共3分)
(4)克里斯提尼(1分)。雅典民主具有两重性:积极方面,它具有专制统治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享有更多的权利;消极方面,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少数人的民主。(5分)。
27.(10分)(1)①“仁政”;② 儒家 ;③主张“无为”;④韩非子
⑤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共6分)
(2)①反:秦朝统治者采用了法家“法治”思想,制定了严刑峻法,滥用民力,兵役、徭役和赋税繁重,实施暴政,激起了秦末农民的大起义,在农民的起义中覆亡。(2分)
②正: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了赋税、徭役、刑罚,努力减轻人们负担,社会比较安定,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 “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局面。(2分)(4分)
28.(15分)
(1)①春秋时期。②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最先称霸,确立了霸主地位(3分)
(2)①措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奖励军功(3分)
②影响(关系):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1分),为“始皇并天下”奠定了基础,(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分)
(3)①大化改新(1分)。
②使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2分)日本仿照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2分)
(4)①坚持改革,与时俱进②政策的制定要保护农民(人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出一点給2分)
29、(共12分)
(1)西汉 张骞 龟兹(3分)
(2)西域都护府(1分)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2分)西汉在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保障粮食自足。(2分)
(3)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4分)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社会期中测试
考生须知:
1.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答题位置答题。
3.答题前,应先在答题卷上填写考号、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最早的文字的发明是( )
////
A. B. C. D
2.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B.两河流域--古印度--《汉谟拉比法典》
C.尼罗河--古印度--楔形文字 D.黄河、长江--中国—甲骨文
3.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 )
①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下面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
5.右图是某一宗教的传播示意图。关于这个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的建筑形式是清真寺
B.它的经典文献是《古兰经》
C.它起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它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
6.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重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的需要 C.分封制的衰落 D.人民的愿望
7.秦始皇采取下列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8.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
B。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国家“元首”,使罗马民主制达到全盛
C。中古欧洲时法兰克等国的君主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D.中古欧洲时封臣对自己封主的封主有臣属关系
9.“元老院掌握国家政权”“斯巴达克起义”,和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
A.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全盛 B.罗马帝国的兴衰
C.阿拉伯帝国的繁荣 D.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①与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②在街上看扛着“法西斯”的扈从
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④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11. 下列属于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特征是( )
A.手工业发达 B.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发的城邦国家
C.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治 D.尚武善战
12.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青铜技术 罗马法 B.皇帝制度 民主制度
C.甲骨文 金字塔 D.百家争鸣 民主制度
13.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欧等级制度森严 B.神权在精神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C.西欧遭受战争破坏 D.西欧庄园农奴生活悲惨
14. 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说明当时存在封建等级制度
②当时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
③这种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及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许多国家。下列属于日耳曼民 族建立的国家有 ( )
(法兰克王国(德意志(意大利(英吉利王国
((( B .((( C. ((( D. ((((
1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城市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2世纪的威尼斯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行会逐渐形成。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2000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了(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商业繁荣局面
18.山东省的简称为“鲁”,源于我国西周时实行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郡县制
19.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史书中“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 )
A.吸取秦王的教训 B. 推行儒学教育 C. 破格录用人才 D.削弱诸侯国力量
20.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废除土地国有制度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2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几任皇帝都非常重视休养生息,减轻百姓的负担。连续12年免除全部赋税,并将原来每年一次的徭役改为每三年一次,这个人是 (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下列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加强和西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加强对西域地区的开发
C.为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准备条件 D.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3.《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 (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张骞出使西域 ④刘秀建立东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西汉中后期讲学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法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墨家学说 D.道家学说
25. 汉初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却大力反击匈奴的原因有( )
①经济繁荣,国力强大 ②巩固西汉的政权 ③为了吞并匈奴 ④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卷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6. 阅读下列世界杰出人物的三则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1:他南征北战,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国土。他还将宗教定为国教,让其邻国民众也脱离苦海……。
材料2:他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他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3:他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材料4:他执政期间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之后,这国家拥有了这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政治制度。
(1)材料1中的“他”是谁?“他”发扬了哪一宗教?(2分)
(2)材料2中的“他”是谁?罗马法对后世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
(3)材料3中的“他”是谁?列举阿拉伯人创造的二例辉煌文化成就。(3分)
(4)材料4中的“他”是谁?你是怎样看待这个国家的民主制度?(5分)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中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6分)
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⑤(2分)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2)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4分)
28.(15分)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及影响。(5分)
材料三: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日本《田令》
(3)该规定出于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请列举说明日本在教育上也学习中国的史实。(5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上述三次变革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2分)
29.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某中学的同学组织了对“丝绸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相关问题的探讨:(共12分)
材料一
(1)左图中所示路线最早开辟于 (朝代)(1分),为开通此路线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1分),此路线上的东西方商品集散地是 (1分)
(2)对于右图中斜线覆盖的区域,西汉政府保护此路线畅通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设立的有何历史意义?西汉政府为保障此路线畅通,在经济上还采取怎样的措施?(5)
材料二: 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的魔术表演,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除了丝绸,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出现在西方,而西方商人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传入中国。
材料三: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3)结合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被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4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答题卷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
共25题,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计50分)
26.(13分)
(1)(2分)
(2)(3分)
(3)
(4)
27.(10分)
(1)(6分)
① ② ③ ④ 。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28.(11分)
⑴(3分)

(2)(5分)
(3)(5分)
⑷(2分)
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① ② ③
(2)(5分)

(3)(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