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嘉兴市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卷(70分制,含必做和选做题)(试卷+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2019学年嘉兴市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卷(70分制,含必做和选做题)(试卷+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18-2019学年嘉兴市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B A C C C C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D B D B B D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选项 C A D B C C


二、非选择题Ⅰ(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7.
(1)五四运动。(1分)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写出2点即可,每点1分)
(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每点1分)
(3)改革开放(1分);①极大解放与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蓄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②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③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了影响世界的主要力量。(写出2点即可,每点一分。)
(4)①要敢于破旧推新。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要走符合实际国情的道路。(写出2点,合理即可)
28.
(1)中日矛盾。(1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积极开辟敌后战场等。(合理即可2分)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意近即可,2分)
(3)本小题采用分层评价,评分量表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得分
水平3 能从两个方面举例,并有具体的解决措施。 3-4
水平2 能就一个方面举例,并有明确的解决措施。 1-2
水平1 没有明确针对不平衡、不充分举例,也无相应的解决措施。 0

不平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等。措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搞好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分配制度等。(2分)
不充分:社会健康与社会发展质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安全、社会治理的水平、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措施: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等。(2分)


三、非选择题Ⅱ(共4小题,分A、B两组,考生在每组中任选一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
(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分);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3分)
(2)“民主化”: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1分)“法治化”: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分)
(3)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合理即可,2分)

30.
(1)材料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提出平均地权的措施;材料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材料③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改革(没写时期扣一半分,每点2分,6分)
(2)不相同。(不踩分,若回答相同本题至多给1分)材料①中的土地所有权仍属于封建地主所有,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2分)材料③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情得到激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有力保障。(2分)



31.
(1)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发展集体经济;③加强环境监督,保护环境;④走符合乡情村情的特色振兴之路。(1点1分,意近即可,若学生结合了材料但漏点,表达较清晰者可得满分,4分)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
(3)①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有利于整体提升民族素质;④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⑥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任写3点,意近即可,3分)
32.
(1)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分);②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分);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分)
(2)2012年党的十八大(《道德与法治》P18相关链接)(1分);不同意。(1分)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意近即可,1分)材料二中对女团的重新定义也可以算是一种创新,有利于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不结合材料不得分,1分)。

(3)①我们要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善于、敢于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意近即可,1分)②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意近即可,1分)





2018-2019学年嘉兴市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卷
答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选项


二、非选择题Ⅰ(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7.
(1)

(2)


(3)

(4)

28.
(1)





(3)

三、非选择题Ⅱ(共4小题,分A、B两组,考生在每组中任选一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打钩)29.
(1)

(2)



(3)




(打钩)30.
(1)



(2)






(填数字)31/32.
(1)




(2)





(3)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018-2019学年嘉兴市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卷
解析卷
卷Ⅰ 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两者都(??? )
A.?推翻了国内的封建统治???????????????????????????????????????B.?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美独立战争和中国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实现国家主权的独立,所以B错误;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所以C不符合题意;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反对儒家学说??????????????????B.?主张白话写作??????????????????C.?宣传民主科学??????????????????D.?提倡平等自由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白话写作,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3.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珍珠港事件 ??B.?中途岛战役?????????????????????????C.?阿拉曼战役??????????????????????D.?诺曼底登陆
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珍珠港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珍珠港事件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这次袭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导致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所以AB错误;甲午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所以C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党迅速发展,发动革命,而新文化运动发生在北洋军阀政府通知时期,所以D错误。故选择C。

5.民国二十二年,在南京下关与浦口之间的长江上建成火车轮渡,开通了从上海直达北平的快车。但自平沪线开通以来,由于世事变幻,中断了12年运行。这12年最有可能是(? ?)
A. 1933-1945年 B. 1935-1947年 C. 1937-1949年 D. 1964-1976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相关知识。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由于北平与上海先后沦陷,因此平沪线运行被中断,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共内战,平沪线依然被中断,因此平沪线中断运行的12年最有可能是1937—1949年,故C正确,ABD错误。

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根据材料回答第6-8小题。
6.根据材料表明当地的此运动( )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其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7.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所指的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8.该场运动虽已过去,但对今天也具有极大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参与该运动的学生中,感受到哪些优良的品质,精神(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③知难而退,事不关己的自我意识 ④主动维护国家的利益的社会责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6.C 7.C 8.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知识点。A. 根据题干“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可见反映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参与,并没有突出工人阶级的作用,故A错误; B. 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不可能领导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B错误;C. 根据题干“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可见反映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参与,说明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故C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中国革命的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D错误。故答案选C。
结合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使我们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开始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此可以排除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故选C。
易知③是错误的。故选D。

9.“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他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所说的“这一战”的背景为(  )
A. 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的胜利 B. 美军同苏军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
C. 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 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及相关重要战役的知识。可知评述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获胜,此后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本题需要认真阅读,反复推敲,容易误选。故答案选C。
10.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在图中A地率领某独立团英勇作战的将领是(??)
A.叶挺 B.李宗仁 C.彭德怀 D.贺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相关内容。根据从广州北上的行军路线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时间信息可知,这幅图表现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期间,吴佩孚在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贺胜桥(即A处位置)布置重兵把守。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叶挺率领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并攻克武昌。由此,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右图所示区域为20世纪最大登陆战——“霸王行动”的实施地。读图,回答11—13题。
11. 盟军登陆区域位于(??)
A.西半球 北温带 B.北半球 中纬度
C.东半球 北寒带 D.南半球 高纬度
12. 图示盟军的登陆战役(??)
A.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B.是法西斯德国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C.宣告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D.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困境
13. 二战中,为协调意见,加速战争进程,反法西斯同盟国领导人曾多次举行会议。其中作出发动图示战役重大决策的国际性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11.B 12.D 13.B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11和12的考查内容为诺曼底登陆。难度较小,综合性强。考验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回答第14-17小题。
14.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 )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和科学????????????????????????D.?共产主义
15.中国共产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下列属于中共领导下反法西斯侵略的战役是(? )
①平型关战役???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渡江战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以下哪一场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7.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来源于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以下与红船精神形成于同一时期的有(? )
①载人航天精神?? ②雷锋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延安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4.D 15.B 16.B 17.D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成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故选择D。
15.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领导的,渡江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6.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有关知识,淮海战役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故选择B。
17.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在《道德与法治》课本P68页。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红船精神都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载人航天精神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雷锋精神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本题不能被题干干扰,误认为红船精神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故选择D。

18.我国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经济腾飞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同步富裕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A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判断较为容易。

19.2017年11月8日—10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我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其间中美两国签署了高达2 535亿美元的贸易订单,中国民航与美国波音公司一次签下了300架380亿美元的飞机大单。中国要卖出8亿件衬衣才能进口一架波音飞机。我们应该从这8亿比1的巨大反差看到“核心技术”的价值。这说明了(  )
A.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B.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C.我国不可能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
D.中国不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创新的知识。ACD的说法存在明显错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7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这说明,我国政府坚持( )
①同等富裕 ②公平正义 ③以人为本 ④共同富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同等富裕存在问题。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同时富裕。需注意区分。故本题答案为C。

21.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上世纪中叶起,全球先后掀起针灸热、中药热。未病先防、天人相应、阴阳调和等理念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方向。这反映了( )
①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动力 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化发展有着深刻影响。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22.有专家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专家的观点强调了( )
①社会主义民主要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愿望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保证公民当家作主  ④协商民主就是要赋予公民决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道德与法治》P30)。故本题选A。

23.西藏自治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区,除藏族外,还有汉、蒙古、回、门巴、夏尔巴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衷共济、休戚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这说明(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道德与法治》P3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说法有误,故选D。

2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这意味着(  )
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改变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③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引领我国走向现代化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说法存在错误。故本题选B。

25.武汉市各中小学校正在积极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小小百家讲坛”“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等。开展这些活动(  )
①有助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文化 ③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项,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正确。②项,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国外文化。故错误。③项,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道德与法治》P113),选项表述错误。故错误。④项,开展该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故正确。综上所述,因为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的基本定位是理解型;主要陈述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在题目中,“中华传统美德”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根据题目可知,解答此题要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入手。

26.在“共享经济”浪潮下,人们的出行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兴绿色交通方式。在嘉兴获得了老百姓们的好评。倡导这些绿色交通方式(  )
①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②能够引导人们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 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能够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④说法存在明显问题,故本题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Ⅰ(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材料1.【风华正茂 立志报国】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材料2.【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材料3.【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材料1中“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3分)
(2)材料2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4分)
(3)材料3中开启了什么的伟大历史征程?请你列举当今的成就史实证明其合理性。(3分)
(4)综述以上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7.【答案】(1)五四运动。(1分)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写出2点即可,每点1分)
(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每点1分)
(3)改革开放(1分);①极大解放与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蓄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②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③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了影响世界的主要力量。(写出2点即可,每点一分。)
(4)①要敢于破旧推新。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要走符合实际国情的道路。(写出2点,合理即可)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意义的认识。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口五四爱国运动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最后取得了初步胜利口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领导革命,所以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2)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战略性进攻的序幕。材料中的“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的是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指的是人民解放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之间占据主动。”指的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使兵力对比发生变化。(3)从材料中的时间,“伟大转折”等字眼中可看出指的是改革开放。(4)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能力。

28.【新思想,破解新矛盾】一段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毛泽东1939年1 2月在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材料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根据材料一,指出1931-1945年期间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4分)
请结合语境补全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内容。解决该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4分)
(3)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请举例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分)
【答案】(1)中日矛盾。(1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积极开辟敌后战场等。(合理即可2分)(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意近即可,2分) (3)本小题采用分层评价,评分量表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得分
水平3 能从两个方面举例,并有具体的解决措施。 3-4
水平2 能就一个方面举例,并有明确的解决措施。 1-2
水平1 没有明确针对不平衡、不充分举例,也无相应的解决措施。 0

参考内容:
不平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等。措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搞好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分配制度等。(2分)
不充分:社会健康与社会发展质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安全、社会治理的水平、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措施: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等。(2分)
【解析】(1)从材料中不难看出。 (2)在《道德与法治》P9
(3)本题难度较大,需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作答。
卷Ⅱ 选考部分
三、非选择题Ⅱ(共4小题,分A、B两组,考生在每组中任选一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A组
29.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3周年,两岸各地纷纷举行活动纪念先生及其领导的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曰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全集》第六卷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请回答:
(1)刚开始同盟会的十六字指导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指出辛亥革命在现代社会“民主化”“法治化”方面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材料说说辛亥革命有何意义?(4分)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分)
【答案】(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分);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3分)
(2)“民主化”: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1分)“法治化”: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分)
(3)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合理即可,2分)
【解析】(1)本题第一问较简单,认真读题干,注意不能写“三民主义”;后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需要认真阅读材料才可回答。
(2)此题考查了相关辛亥革命的知识。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徐中约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指出:??“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阿婆苦了几十年, 红军来后分了田: 田契换上耕田证, 土地还家喜连连。 香糯酿酒美又甜, 酒甜难比有了田; 酒甜只能甜一时, 有田就能甜年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一九四七年九月通过)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材料①??? ??? ?????材料②??? ????????? ???????材料③
(1)请分别写出与上述三则材料相对应的时期及相应土地政策。? (6分)
?(2)材料①与材料③中的土地政策所产生的结果是否相同?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分析说明。(4分)

【答案】(1)材料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提出平均地权的措施;材料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材料③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改革(没写时期扣一半分,每点2分,6分)
(2)不相同。(不踩分,若回答相同本题至多给1分)材料①中的土地所有权仍属于封建地主所有,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2分)材料③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情得到激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有力保障。(2分)
【解析】(1)要从字里行间寻找关键字眼,如“中国同盟会”“红军”“一九四七年九月”等中分析再作答。(2)写出对应的影响即可。
B组
3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我国最终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大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W市各县区开展了“整洁村庄”活动,设立《整洁村庄红黑榜》,定期在网络、报纸等加以公示。村民生活的环境愈来愈好。
材料二:W市某乡党委开展“特色党建+助农增收”活动,成立种植协会,具体指导瓜农种植。登步乡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一登步黄金瓜专业合作社,专营黄金瓜的种植销售。黄金瓜成为了登步渔农民的致富果。
(1)概括材料一,二中W市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好做法。(4分)
(2)这些好做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什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落实?(2分)
(3)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角度,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4分)

【答案】(1)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发展集体经济;③加强环境监督,保护环境;④走符合乡情村情的特色振兴之路。(1点1分,意近即可,若学生结合了材料但漏点,表达较清晰者可得满分,4分)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
(3)①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有利于整体提升民族素质;④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⑥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任写3点,意近即可,3分)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材料一开展了“整洁村庄”活动体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材料二W是某乡党委开展“特色党建+助农增收”活动体现党的领导,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现发展集体经济,专营黄金瓜的种植销售体现符合乡情村情的发展道路。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考查发展理念,考查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3)本题考查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可以用“有利于”的形式,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等方面组织答案。
近期,市场上有许多综艺节目十分受大众的喜爱。请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一:《中国新说唱》是爱奇艺自制华语青年说唱音乐节目。其中吴亦凡格外让人喜欢。他致力于在说唱中不断融入“中国风”元素,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说唱”,受到广大观众的赞扬。
材料二:《创造101》这档节目可谓是火爆今夏。该节目召集了101位偶像练习生,通过任务、训练、考核,让选手在明星导师训练下成长,循环人气投票、暂时淘汰的流程,最终通过人气投票选出11位练习生,组成全新的偶像团体出道。重新对中国女团进行了定义。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吴亦凡弘扬“中国说唱”的原因。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于何时?有人说,只有在科技方面的发明才能叫作创新。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二发表你的看法。
3.综述以上两则材料,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1)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分);②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分);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道德与法治》P70阅读感悟)(2分)
(2)2012年党的十八大(《道德与法治》P18相关链接)(1分);不同意。(1分)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意近即可,1分)材料二中对女团的重新定义也可以算是一种创新,有利于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不结合材料不得分,1分)。
(3)①我们要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善于、敢于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意近即可,1分)②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意近即可,1分)
【解析】本题较为新颖,需结合材料,认真分析。外表看似华丽,实则在认真阅读、分析完材料后便会感到豁然开朗。






2018-2019学年嘉兴市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卷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卷Ⅰ 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两者都(??? )
A.?推翻了国内的封建统治???????????????????????????????????????B.?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2.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反对儒家学说??????????????????B.?主张白话写作??????????????????C.?宣传民主科学??????????????????D.?提倡平等自由
3.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珍珠港事件 ??B.?中途岛战役?????????????????????????C.?阿拉曼战役??????????????????????D.?诺曼底登陆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5.民国二十二年,在南京下关与浦口之间的长江上建成火车轮渡,开通了从上海直达北平的快车。但自平沪线开通以来,由于世事变幻,中断了12年运行。这12年最有可能是(? ?)
A. 1933-1945年 B. 1935-1947年 C. 1937-1949年 D. 1964-1976年

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根据材料回答第6-8小题。
6.根据材料表明当地的此运动( )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其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7.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所指的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8.该场运动虽已过去,但对今天也具有极大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参与该运动的学生中,感受到哪些优良的品质,精神(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③知难而退,事不关己的自我意识 ④主动维护国家的利益的社会责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他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所说的“这一战”的背景为(  )
A. 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的胜利 B. 美军同苏军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
C. 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 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0.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在图中A地率领某独立团英勇作战的将领是(??)
A.叶挺 B.李宗仁 C.彭德怀 D.贺龙


右图所示区域为20世纪最大登陆战——“霸王行动”的实施地。读图,回答11—13题。
11. 盟军登陆区域位于(??)
A.西半球 北温带 B.北半球 中纬度
C.东半球 北寒带 D.南半球 高纬度
12. 图示盟军的登陆战役(??)
A.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B.是法西斯德国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C.宣告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D.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困境
13. 二战中,为协调意见,加速战争进程,反法西斯同盟国领导人曾多次举行会议。其中作出发动图示战役重大决策的国际性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回答第14-17小题。
14.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 )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和科学????????????????????????D.?共产主义
15.中国共产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下列属于中共领导下反法西斯侵略的战役是(? )
①平型关战役???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渡江战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以下哪一场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7.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来源于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以下与红船精神形成于同一时期的有(? )
①载人航天精神?? ②雷锋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延安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我国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经济腾飞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同步富裕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9.2017年11月8日—10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我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其间中美两国签署了高达2 535亿美元的贸易订单,中国民航与美国波音公司一次签下了300架380亿美元的飞机大单。中国要卖出8亿件衬衣才能进口一架波音飞机。我们应该从这8亿比1的巨大反差看到“核心技术”的价值。这说明了(  )
A.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B.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C.我国不可能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
D.中国不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7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这说明,我国政府坚持( )
①同等富裕 ②公平正义 ③以人为本 ④共同富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上世纪中叶起,全球先后掀起针灸热、中药热。未病先防、天人相应、阴阳调和等理念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方向。这反映了( )
①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动力
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有专家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专家的观点强调了( )
①社会主义民主要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愿望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保证公民当家作主  ④协商民主就是要赋予公民决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西藏自治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区,除藏族外,还有汉、蒙古、回、门巴、夏尔巴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衷共济、休戚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这说明(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这意味着(  )
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改变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③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引领我国走向现代化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武汉市各中小学校正在积极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小小百家讲坛”“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等。开展这些活动(  )
①有助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文化 ③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在“共享经济”浪潮下,人们的出行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兴绿色交通方式。在嘉兴获得了老百姓们的好评。倡导这些绿色交通方式(  )
①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②能够引导人们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 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能够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Ⅰ(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材料1.【风华正茂 立志报国】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材料2.【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材料3.【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材料1中“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3分)



(2)材料2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4分)



(3)材料3中开启了什么的伟大历史征程?请你列举当今的成就史实证明其合理性。(3分)


(4)综述以上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8.【新思想,破解新矛盾】一段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毛泽东1939年1 2月在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材料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根据材料一,指出1931-1945年期间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4分)

请结合语境补全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内容。解决该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4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请举例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分)

卷Ⅱ 选考部分
三、非选择题Ⅱ(共4小题,分A、B两组,考生在每组中任选一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A组
29.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3周年,两岸各地纷纷举行活动纪念先生及其领导的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曰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全集》第六卷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请阅读材料后回答:
(1)刚开始同盟会的十六字指导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指出辛亥革命在现代社会“民主化”“法治化”方面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材料说说辛亥革命有何意义?(4分)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分)
30.徐中约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指出:??“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阿婆苦了几十年, 红军来后分了田: 田契换上耕田证, 土地还家喜连连。 香糯酿酒美又甜, 酒甜难比有了田; 酒甜只能甜一时, 有田就能甜年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一九四七年九月通过)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材料①??? ??? ?????材料②??? ????????? ???????材料③
请分别写出与上述三则材料相对应的时期及相应土地政策。? (6分)



材料①与材料③中的土地政策所产生的结果是否相同?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分析说明。(4分)



B组
3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我国最终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大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W市各县区开展了“整洁村庄”活动,设立《整洁村庄红黑榜》,定期在网络、报纸等加以公示。村民生活的环境愈来愈好。
材料二:W市某乡党委开展“特色党建+助农增收”活动,成立种植协会,具体指导瓜农种植。登步乡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一登步黄金瓜专业合作社,专营黄金瓜的种植销售。黄金瓜成为了登步渔农民的致富果。
概括材料一,二中W市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好做法。(4分)


(2)这些好做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什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落实?(2分)

(3)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角度,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4分)
32.近期,市场上有许多综艺节目十分受大众的喜爱。请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一:《中国新说唱》是爱奇艺自制华语青年说唱音乐节目。其中吴亦凡格外让人喜欢。他致力于在说唱中不断融入“中国风”元素,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说唱”,受到广大观众的赞扬。
材料二:《创造101》这档节目可谓是火爆今夏。该节目召集了101位偶像练习生,通过任务、训练、考核,让选手在明星导师训练下成长,循环人气投票、暂时淘汰的流程,最终通过人气投票选出11位练习生,组成全新的偶像团体出道。重新对中国女团进行了定义。












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吴亦凡弘扬“中国说唱”的原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于何时?有人说,只有在科技方面的发明才能叫作创新。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二发表你的看法。


3.综述以上两则材料,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嘉兴期末考试采用100分制试卷,本卷为接轨中考采取70分制。考查内容主要为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
本卷由于制作时间较短,可能存在错误,望谅解。
本卷部分题目来源于中考题,有些略有改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