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单元重要知识点复习1.生态危机原因(1)根本原因:人类过度地开发自然、掠夺式的利用自然造成的。(2)直接原因: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可持续发展(1)含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2)要求: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3)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三要素: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5)目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3.人口问题(1)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2)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负面影响: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3)措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资源问题(1)资源现状(形势严峻)优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比较齐全。劣势: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突出表现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2)资源形势~严峻~措施――坚持的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3)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它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有利于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有利于满足我国对资源和能源迅速增长的需求; ⑤有利于合理开发资源、有效利用能源,缓解我国严峻的环境国情。 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该怎么做?①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要大力节约资源,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资源化。②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采取实际行动,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的重要保障。5.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与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加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等。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资源锐滅,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资源日益匮乏等等。(2)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环境形势严峻~措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怎么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①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的科学技术,并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④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发展循环经济。6.建设美丽中国(1)如何应对我国巨大的环境压力?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如何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资源、环境类问题,怎么做?从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个人角度作答)国家①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建立健全环境法律体系,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③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④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科技,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级政府部门①加大环保投入,做好服务、加强管理带领和引导全社会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维护生态修养生息; ②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很抓节能减排,落实严格考核问责制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企业(社会和市场的主体)①承担起自身的环境责任,不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②防止、減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要勇于承担责任个人(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①提高节约、环保、生态意识,树立环保的观念,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②增强法制观念,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及时检举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敢于勇于与违反环境法的行为作斗争;③落实节能环保行动(具体怎么做)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节能环保的好习惯,如一水多用,人走灯灭、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乱丢乱扔,垃圾分类,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针对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解決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