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讲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的概况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地区经济活动的关系①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______的大小。②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____。(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①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主要利用河湖水。②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大量开发利用_______,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开发了______。3.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______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____。③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水量____。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导致_____,可用的水资源_____。(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①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_______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_____分布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_____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②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_____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_______(2015·全国文综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4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4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44.TIF" \* MERGEFORMATINET 1.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2.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 1.A 2.A【解析】 第1题,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最长,冰层厚度最大,所以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最丰富。第2题,开采海冰资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3.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4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4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46.TIF" \* MERGEFORMATINET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解析】 根据气候类型图判断气候类型,两个步骤“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最冷月气温大于15度,为热带气候;年降水量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于国土面积小,以及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导致的,修建水坝能够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可以从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变式训练(2018·福州质检)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1~3题。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C.多年平均蒸发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3.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修筑水库,拦蓄洪水B.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C.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认为,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合理开发限度为40%。关于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A. 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B.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是因为开发技术水平高C. 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主要是开发河流水D.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效率 2015年9月19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陕西省水利厅联合印发《引汉济渭输水干线工程总体规划》,明确输配水工程的总体布局、水量配置等。工程总投资197亿元,预计受益人口1 441万人。结合下图回答下面两题。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可从汉江自流到渭河B. 加剧渭河平原的水土流失C. 有效缓解渭河水资源短缺D. 加剧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3.据统计,渭河流域水的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全省人均的1/4。下列关于渭河流域缺水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雨量集中在夏秋两季 ②自然植被的破坏 ③黄土本身保水性强 ④人类生产活动的不科学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结合下图回答下面两题。4.造成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不包括( )A. 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数量少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水量大C. 不合理的生产造成水污染较严重D. 南水北调工程导致水资源大量减少5.缓解江苏省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①海水淡化 ②从珠江调水 ③修建水库 ④大力开采地下水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太平洋中部某小岛降水量季节分配柱状图”,回答下面两题。6.该岛水资源紧张,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岛屿储存淡水少B. 地表水下渗较多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 降水量大,蒸发量大7.为解决该岛淡水供给不足的问题,最经济的办法是( )A. 实行岛内跨流域调水B. 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C. 大量开采地下水D. 人工降水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读下表回答下面两题。8.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 )A. 基本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B. 海河流域水资源丰富C. 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D. 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9.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是因为华北地区( )A. 降水总量少B. 降水年际变化大C. 水资源浪费严重D. 水资源需求量大 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1~7日是第二十九界“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6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经研究确定,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0.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 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 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1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 多年平均降水量B. 多年平均蒸发量C. 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许多地方出现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决定抽调部分资金用于帮助严重缺水且缺乏资金的国家解决水资源问题。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下面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是( )A. 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B. 苏丹、伊朗、阿富汗C. 中国、印度、埃及D. 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13.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①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 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 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④水资源的浪费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5.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1题。材料一 近几年,我国主要河流污染状况排名。材料二 我国部分流域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柱状图。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多选)(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E.研究和利用海水或咸水 1第12讲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的概况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地区经济活动的关系①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②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①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主要利用河湖水。②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3.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③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水量增加。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①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②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015·全国文综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4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4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44.TIF" \* MERGEFORMATINET 1.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2.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 1.A 2.A【解析】 第1题,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最长,冰层厚度最大,所以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最丰富。第2题,开采海冰资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3.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03\\R1-34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4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吕芳\\2018\\一轮\\地理\\10\\必修1\\R1-346.TIF" \* MERGEFORMATINET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解析】 根据气候类型图判断气候类型,两个步骤“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最冷月气温大于15度,为热带气候;年降水量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于国土面积小,以及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导致的,修建水坝能够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可以从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变式训练(2018·福州质检)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1~3题。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C.多年平均蒸发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3.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修筑水库,拦蓄洪水B.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C.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答案】 1.A 2.D 3.D【解析】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第一题选A。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第二题选B。在水资源合理利用中包括两个方面,开源和节流。节流指的是节约利用水资源,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故选D。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认为,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合理开发限度为40%。关于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A. 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B.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是因为开发技术水平高C. 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主要是开发河流水D.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我国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过了40%,说明这两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因为这两地区地表水资源较少,水资源短缺,故解决水资源问题主要是要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2015年9月19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陕西省水利厅联合印发《引汉济渭输水干线工程总体规划》,明确输配水工程的总体布局、水量配置等。工程总投资197亿元,预计受益人口1 441万人。结合下图回答下面两题。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可从汉江自流到渭河B. 加剧渭河平原的水土流失C. 有效缓解渭河水资源短缺D. 加剧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3.据统计,渭河流域水的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全省人均的1/4。下列关于渭河流域缺水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雨量集中在夏秋两季 ②自然植被的破坏 ③黄土本身保水性强 ④人类生产活动的不科学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引汉济渭”工程经过山脉,因此水不可以自流;渭河平原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引汉济渭”工程可有效缓解渭河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引汉济渭”工程会使长江水量减少,会减缓洪涝灾害。【答案】A【解析】黄土保水性差,不利于水分的储存,故③不属于渭河流域缺水的原因。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结合下图回答下面两题。4.造成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不包括( )A. 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数量少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水量大C. 不合理的生产造成水污染较严重D. 南水北调工程导致水资源大量减少【答案】D【解析】江苏省位于季风气候区,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差别较大;随着自南向北季风势力的减弱,降水逐渐减少,南北差别较大;长江和淮河流经江苏,过境的水资源数量大,江苏省水污染较严重。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有限,对江苏省水资源的影响不大。5.缓解江苏省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①海水淡化 ②从珠江调水 ③修建水库 ④大力开采地下水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答案】A【解析】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江苏省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江苏省靠海且经济发达,海水淡化也是缓解水资源问题的措施之一;从珠江调水不符合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 读“太平洋中部某小岛降水量季节分配柱状图”,回答下面两题。6.该岛水资源紧张,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岛屿储存淡水少B. 地表水下渗较多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 降水量大,蒸发量大7.为解决该岛淡水供给不足的问题,最经济的办法是( )A. 实行岛内跨流域调水B. 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C. 大量开采地下水D. 人工降水【答案】 A【解析】 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衡量标准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该地区降水丰富,但岛屿面积较小,河流径流总量少,储存淡水较少。【答案】 B【解析】 跨流域调水和大量开采地下水都需要大修水利工程,不经济;该地降水丰富,不需要人工降水;最经济的办法是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读下表回答下面两题。8.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 )A. 基本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B. 海河流域水资源丰富C. 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D. 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9.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是因为华北地区( )A. 降水总量少B. 降水年际变化大C. 水资源浪费严重D. 水资源需求量大【答案】 C【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存在水资源利用紧张的状况,故A项错误;海河位于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华北地区,故B项错误;整体来看,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极不平衡,故C项正确;我国水资源分布西北少东南多,故D项错误。【答案】D【解析】与塔里木河流域相比,海河流域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因此对海河水资源利用率高,故D项正确。 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1~7日是第二十九界“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6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经研究确定,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0.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 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 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1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 多年平均降水量B. 多年平均蒸发量C. 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答案】 D【解析】 目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较易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答案】 D【解析】 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 许多地方出现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决定抽调部分资金用于帮助严重缺水且缺乏资金的国家解决水资源问题。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下面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是( )A. 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B. 苏丹、伊朗、阿富汗C. 中国、印度、埃及D. 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13.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①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 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 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④水资源的浪费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 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国家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答案】 D【解析】 造成目前某些国家闹“水荒”的原因不仅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解析】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分析。15.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答案】不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少,人工降雨成本高。或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工增雨可加大水量,缓解当地缺水问题。【解析】人工增雨需要一定的气象条件,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空气中水汽含量少,人工增雨难度较大,不可行。但该地区水资源奇缺,水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工增雨也是开源的一个办法,从这个意义上是可行的,但要加大科技投入。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1题。材料一 近几年,我国主要河流污染状况排名。材料二 我国部分流域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柱状图。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多选)(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E.研究和利用海水或咸水【答案】ABCDE【解析】从“开源”、“节流”方面分析。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讲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卷版).doc 第12讲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