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年级主任签字 课 题 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 课时主备人 执教者 审 核 审 签 累 计 课 时 总第 课时 使 用 时 间 2018年11月 28 日学习 目标 知道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文化的差异。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难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法指导 学习流程及内容 课堂随笔 科技越来越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促进文化创新与建设的强大引擎。 智慧校园,手机媒体,网络游戏,动漫,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都是高新技术与文化融合的产物。 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进行文化创新。 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客观、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善于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自主学习读材料,思考问题:戏曲进校园 2018年,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全省将先后安排258场戏曲演出走进河南各个高校。 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第一阶段为5月~6月中旬,第二个阶段9月中旬~12月。我省要求,各参演院团不得向承接演出的学校收取任何费用,各高校要做好配合,不得收取演出院团任何费用。 思考:我省为什么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2、自学教材内容,思考问题:为什么要不断创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 实现文化创新要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实现文化创新,就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使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也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创新民族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创新民族文化需要怎样处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在绵延数千年的发展中,与世界多种文化进行着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影响。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有何影响?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让世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华文化也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世界。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7)怎样实现中华文化的传统与创新? (2)、(3)、(4)、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合作交流。 聚焦2018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2018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11 月 2 日至 4 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手持蜡烛“走”进南唐高官韩熙载的“文艺饭局”,动动手指就能畅游敦煌莫高窟欣赏高清壁画,穿上VR套装探秘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在南京融交会上惊艳亮相的一批数字文博研发成果,成为朋友圈里的刷屏热点,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尝鲜体验,穿越古今。AR、VR、全息投影、三维扫描等“黑科技”,让过去深藏库房、枯守展厅的文物瑰宝变得鲜活生动、触手可及。 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优化产品功能,后者提升产品附加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此催生的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带来的是更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 读材料,思考:(1)科技发展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何意义? (2)你还知道哪些科技促进文化发展的例子吗? 自主检测 观察与思考 材料一:“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2018年10月18日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这次年会以“文化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有助于各方增进沟通、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举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 我们该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戏曲进校园,有利于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对此产生兴趣和爱好,进而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和创新。 ①有利于维护文明多样性。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增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加强国际合作。 ④有利于学习外来优秀文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⑤有利于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⑥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收获 与反思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