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2.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B.?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C.?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D.?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3. 如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4.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②渡江战役??? ③三大战役?? 重庆谈判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5. 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对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占和牵制了日本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6. 2015年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了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下图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据此可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 )A.?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B.?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D.?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7. 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 A.?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D.?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8. 2015年,世界各国通过多种形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下关于这场战争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是帝国主义之间掠夺与侵略的非正义战争?B.?战后确立的凡尔赛体系暂时维护了世界和平C.?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 D.?战争直接导致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9. 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诺曼底登陆??????B.?中途岛战役????C.?阿拉曼战役?????D.?珍珠港事件10.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反对儒家学说????B.?主张白话写作????C.?宣传民主科学???D.?提倡平等自由11.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新体制的创立??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工业革命的冲击?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2.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 , 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B.?南京大屠杀惨案?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D.?重庆大轰炸惨案13. 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14. 美国人伊罗生的《浮光掠影》一书指出,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处于赞赏阶段。赞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阶段的中国(??? ) A.?综合国力大大增强??B.?独立反抗法西斯?C.?抗日战争胜利结束?D.?为人类正义而斗争15.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6. 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 “——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 ?? )??????? A.?长征开始??????B.?渡过湘江????C.?遵义会议????D.?突破四道封锁线17. 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到:“爷爷出生于1915年,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②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③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据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作文中关于“我的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18.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19. 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0.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21. 右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黄埔军校22. 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 , 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 A.?城市中心的道路??B.?国共合作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统一战线的道路23.假如你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摄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影记者,你拍摄了许多国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国家攻击的纪实片,但是从这些纪实片中,不可能看到( )A.英国的伦敦 B.苏联的莫斯科 C.美国的华盛顿 D.中国的南京24.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中国远征军的悲壮史实反映了( )①中国与英国等国家组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②中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最大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是各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④中国军人用鲜血和忠魂谱写了壮丽的诗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50分)26.(10分)“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1) 这里,孙中山为了实现最终“梦想”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4分)梦想要成真,更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2) 毛泽东论述的人民武装从何时何事开始?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列举其中充满智慧的两场战斗。(4分)梦想要成真,还须有一个担当重任的政党。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3)如何理解“主心骨”?(2分)27.(10分)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材料二: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摘自十九大报告)(2)结合所学,列举史实(1921—1945年)并对此进行论证,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面对曲折,或者是如何勇于修正错误,从而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的。(至少三例)(6分)材料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毛泽东(3)从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感悟?(2分)2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图说历史】(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论从史出】(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2分)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 3500万 4万亿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历史启迪】 (?http:?/??/?www.21cnjy.com?) 图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3)图1和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6分)29.(10分)2016年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两人都是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书信和文章,是研究中国20世纪历史的重要资料。材料一:“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备具,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出发,高度肯定农民的长处,……主张“耕者有其田”。——选自《农功》(孙中山著于19世纪90年代)(1)为实现“耕者有其田”,孙中山后来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材料二: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急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2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在农村根据地进行了什么革命,采取了哪些具体内容?(4分) 材料三: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之长期团结,必能支持长期战争,敌虽凶顽,终必失败;而我四万万五千万人之中华民族,终必能……驱逐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 ——选自毛泽东1938年《致蒋书信》 (3)运用史实,印证“敌虽凶顽,终必失败”这一预言的正确性。(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材料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请回答: (1)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四处序号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实。 (4分) (2)材料二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2分) (3)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城市-农村”,再从“农村-城市”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2分)(4)材料四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九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C B A D B C D C D B B B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D B C B C B D D C C C C 二、材料分析题26.(1)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 (?https:?/??/?www.baidu.com?/?s?wd=%E5%9B%BD%E6%B0%91%E5%85%9A%E4%B8%80%E5%A4%A7&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rAfLPhfYmHT3mWckmvF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mvrjTzn1D3njTkPHnzP1cvPs" \t "_blank?),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4分)(2)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任选两例即可)(4分)(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2分)(只答中国共产党给1分)27.(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2分)(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临国民党血腥屠杀,中共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1934年,“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2分)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共实现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2分)28. (1)主要影响: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德国闪电战的破产。(2分)(2)结论:二战时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2分)(3)影响: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爆发(2分);雅尔塔会议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结束(2分)启迪: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言之有理即可,2分)29. (1)平均地权(或民生主义)(2分)(2)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2分)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等,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在分配时,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各根据地出现分田分地的景象。(4分)(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 (2分) 30.(1)①五四运动②遵义会议③七七事变④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4分)(2)①南昌起义。(1分)②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分)(3)①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1949年3月,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2分)(4)①红军长征。(1分)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胜利会师。(1分) 图1 图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