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 单元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 单元测试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这一路线制定于(???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大”
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之间爆发内战,再一次使民主政治成为人们心中的遗憾。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帝国主义的破坏??????????????????????????????????????????????B.?蒋介石对中共表示不满
C.?蒋介石坚持独裁与内战的既定政策???????????????????D.?中共捍卫人民利益的原则不动摇
3.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副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这幅画揭穿了(  )
?
A.?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B.?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
C.?蒋介石对日本的姑息纵容???????????D.?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危险
4.1945年,一位旅行中的瑞士人在中国、日本、美国可能看到的景象包括(???? )
A.?重庆谈判、日本战败投降、联合国成立???????????????B.?西安事变、日本战败投降、联合国成立
C.?重庆谈判、明治维新、美国发生经济危机???????????D.?西安事变、明治维新、美国发生经济危机
5.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这句话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北京??????????????????????????????????????B.?延安????????????????????????????????????C.?沈阳????????????????????????????????????D.?南京
7.以下内容属于国统区经济上陷入崩溃境地的有(? ???)
①实行特务统治????????????????? ②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
③实施独裁统治,压制民主??????? ④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8.小说《茶馆》讲述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变法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请判断下列情景不会在茶馆中发生的是(??? )
A.?第一个时代和社会中,有人议论“谁敢改动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B.?第二个时代和社会中,有人说“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
C.?第三个时代和社会中,茶馆里依然贴着“莫谈国是”的纸张
D.?第三个时代和社会中,茶馆里人在说起中国共产党时都竖起大拇指
9.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国共双方兵力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人),“某一时期”指的是(??? )

A.?国民革命时期??????????????????B.?十年内战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0.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
①挺进大别山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回答11~12小题。
11.这位军官被俘虏的事件,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2.军官感叹“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是(??? )
A.?国民党军队的士气低下???????????????????????????????????????B.?高超的军事指挥本领
C.?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D.?解放军战士英勇奋战
13.2018年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了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下图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据此可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 )

A.?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B.?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D.?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1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长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湘江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④③①???????????????????????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④③①
16.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
D.?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17.《乡愁四韵》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令人回味无穷。“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历史上,造成台湾与大陆三次分隔的事件有( )
①荷兰侵占台湾 ②甲午中日战争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8.某同学在课堂上用图表法归纳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历史时期 时代特征
① 1919年—1927年 开天辟地,创建军队
② 1927年—1936年 国共对峙,走向合作
③ 1937年—1945年 统一战线,抗日烽火
④ 1946年—1949年 民主科学,走向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近代中国人民一直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以下斗争没有促使中国政权更替的是(???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20.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临时约法》
C.?《宪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继续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主要原因是(???? )
A.?它旋律优美激昂??????????????????????????????????????????????????B.?它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
C.?它由著名的作曲家聂耳创作????????????????????????????????D.?它为人民大众所熟悉
2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3.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4.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
A.?1911-1939年?????????????????B.?1919-1947年?????????????????C.?1921-1949年?????????????????D.?1949-1977年
25.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其中关于“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和“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等时期表述最恰当是(?? ?)
①解放战争时期?????????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26.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材料三:“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始终是国家统一的坚定捍卫者、人民意志的代表者。
(1)“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4分)


(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3分)


(3)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4分)

27.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回题。
???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和部分东北军在白山黑水间抗击日军侵略。
1937年——1938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四次大会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打响了“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地道战等游击战。
从七七事变到1940年,各地侨胞捐款迭六亿多元。

??? 《人民日报》报道:“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1)那一天,火炬高擎。简述那一天学生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4分)

(2)那一天,烽火燎原。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烽火中的重要节点。(6分)
(3)那一天,民族新生。请谈谈你对“民族新生”的理解。(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http:?/??/?www.21cnjy.com?/??)
材料二:一组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的历史照片






(?http:?/??/?www.21cnjy.com?/??)
材料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周恩来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三个选择分别是什么?(3分)


(2)运用材料二蕴含的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5分)


(3)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挥的作用。(2分)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D C A A D B B D D C A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B D A A B A B A C C B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26. (1)“五四”运动。(2分)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分)
(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2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分)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1分)毛泽东、邓小平等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1分)
(3)一国两制;(2分)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任意两点,共4分)
27.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4分)
(2)第一层次,能从单个角度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
第二层次:能从两个角度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两个角度的如: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从对立专项合作,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有逻辑的,如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层次:能多角度,有逻辑的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转变抗日态度,国共两党从对立转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4分)
28. (1)思想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选择:中国共产党;道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3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从时间上说是指 (?http:?/??/?www.21cnjy.com?)1919年到1949年的历史。(1分)前一个天安门(图2)是指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后一个天安门(图3)是指1 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2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http:?/??/?www.21cnjy.com?)民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注:答领导作用给1分)(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