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A.东汉、吴、蜀、南朝 B.东汉、蜀、吴、东晋C.西汉、吴、蜀、南朝 D.西汉、蜀、吴、东晋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首诗被宋朝学子奉为金科玉律的原因是(??? ? ) A.?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 ??? ??? ????????????B.?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C.?“杯酒释兵权”?????????????????????????????????????????? ?? ??????D.?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有( ??? )①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③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④清朝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 ) A.?改穿汉服???????????????????????????B.?改用汉姓???????????????????????????C.?学说汉话???????????????????????????D.?学习汉礼5.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下列属于古代中国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举措有( ? )①雅克萨之战痛击沙俄入侵???? 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③规定金瓶掣签制度?? ????? ???④改土归流⑤宣政院的设立????? ????????? ⑥设立驻藏大臣 A.?①②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7.“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下列哪一项改革凸显了这一现象( ??? ) A.?商鞅改革??????????????????????B.?张骞出使西域??????????????????????C.?昭君出塞??????????????????????D.?北魏孝文帝改革8.“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实行科举取士 ?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③ 提倡节俭???? ? ??④重视农业,减轻赋税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9.“唐诗一宋词一元曲一明清小说”这一中国古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趋势适应了明清时期(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商品经济发展后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10.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从海南岛兴起的丝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C.?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D.?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交子11.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泛,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黄道婆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②女真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③西夏所铸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④10世纪中期,辽统治地区已呈现出“耕垦千余里”的兴旺景象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2.我国西藏自治区在元朝时期属于(?? ?? ) A.?云南行省?????????????????????????B.?甘肃行省?????????????????????????C.?四川行省?????????????????????????D.?宣政院管辖地13.下图是某校为应邀来访的学者设计的讲座海报,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 )①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③祖冲之编写《九章算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成就④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被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 ②璀璨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③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④南北交往正常,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15.《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唐僧取经”是书中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唐僧取经”的“经”是指(? ?? ) A.?佛教学说???????????????????????B.?基督教教义???????????????????????C.?伊斯兰教教义???????????????????????D.?犹太教教义16.恩格斯曾指出:“比较野蛮的征服者......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印证他这一观点的是( )A.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六国 C.文成公主入藏 D.北魏孝文帝改革17.《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江南地区的开发?????????????C.?民族政权的并立?????????????D.?商品经济的繁荣18.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9.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以下关于宋朝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①崇文抑武,创设科举 ???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③农牧文化,相互交融 ? ??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下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21.北宋与周边的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了连年的战争,北宋军队负多胜少。这一“积弱”局面的形成与宋太祖采取的措施直接有关的是( ? ) A.?选拔大批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B.?增设机构,官僚机构膨胀,军费开支过大C.?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皇帝直接控制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D.?实行推恩令,解决了地方政权对中央的威胁2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首诗被宋朝学子奉为金科玉律的原因是(??? ? ) A.?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 ?????????????????B.?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C.?“杯酒释兵权”????????????????????????????????????? ?????????????D.?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23.北宋与周边的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了连年的战争,北宋军队负多胜少。这一“积弱”局面的形成与宋太祖采取的措施直接有关的是(? ) A.?选拔大批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B.?增设机构,官僚机构膨胀,军费开支过大C.?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皇帝直接控制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D.?实行推恩令,解决了地方政权对中央的威胁24.读图3,对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a、c两朝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B.?b、d两朝都有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C.?b朝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融洽D.?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措施,增强了北宋军力25.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 A.?选拔文臣担任地方官员???????????????????????????? ???????????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完善三省六部制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0分)21.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谁?(2分) (2)填写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的名称。(3分)端点A ________????C ________???中心B ________ (3)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和E分别是哪条河流?(4分)D________???????E________ (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一段运河?(2分) (5)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2分) (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10分)材料一:下图是由北京奥运会期间发行的科技奥运题材的“中国四大发明”银质纪念章,凸显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方文明古国举行的重要意义。?材料二:这三样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是在航海、文学和战争三方面。由此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上任何人、任何教派和任何国家都比不上的。——法兰西斯·培根材料三: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1)材料二中的“这三样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2)我国的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请你列举两个宋朝以前的科学技术成就。(2分) (3)材料三中鲁迅揭示了怎样的社会问题?(2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什么?这给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3分)?? 2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14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分)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你说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2分) (3)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下图的政治体制称为什么?并将该图表填写完整。(3分)(4)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3分)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4分)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9分)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朝代?它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2)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什么时候完成?(3分)(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2分)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B A D C B D D C B C C D A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A D D C D A C A C C A 二、材料分析题21.(1)隋炀帝(杨广)(2分)(2)涿郡;余杭;洛阳(3分)(3)长江;黄河(4分)(4)江南河(2分)(5)通济渠(2分)(6)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4分) 22.(1)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火药(3分)(2)造纸术、地动仪、圆周率等等(2分)(3)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技术由于封建社会后期的腐朽未能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4)科技能否发挥巨大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启示:我国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分) 23.(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2分)(2)曲辕犁;筒车(2分)(3)三省六部制;①尚书省;②户部。(3分)(4)藏族;影响: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3分)(5)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4分) 24.(1)交子;北宋;意义:有利于促进当时商业的发展。(4分)(2)变化: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宋。(3分)(3)原因:从南北朝到南宋,大量北方人民南迁。(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