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年级主任签字 课 题 5.2.(1)民族精神,兴国之魂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 课时主备人 执教者 审 核 审 签 累 计 课 时 总第 课时 使 用 时 间 2018年12月 3 日学习 目标 知道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知道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难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学法指导 学习流程及内容 课堂随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位卑未敢忘忧国,语出陆游《病起书怀》,职位、地位虽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记忧念国事。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任感。 自主学习自学教材内容,思考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其生命力在于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是兴国之魂。(2)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什么?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3)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精神图示: (4)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地位和作用: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特点和主题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思想传统的民族。 ①爱国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②爱国故事: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而死 岳飞----精忠报国 文天祥----正气歌 ③爱国歌曲:《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我爱北京天安门》、《东方红》、《春天的故事》等 ④爱国教育活动:参加升国旗仪式、到烈士陵园祭扫等 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 ②升国旗、唱国歌时严肃端庄。 ③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保护的义务。 ④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唱爱国主义歌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5)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女排精神、劳模精神、塞罕坝精神等。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合作交流。 材料:2018年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人民,围绕民族精神,习主席谈了很多。对于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他有4个最新论断。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读材料,思考问题: 请你列举当代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著名代表人物。 中国人民为什么要具有“四种精神”? 请你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设计宣传标语? 自主检测 观察与思考 材料一: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中主角冷锋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叛乱,曾经是军人的他孤身犯险,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生死逃亡。此片放映后受到观众热捧,票房高达50多亿,并被提名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电影的最后,出现了这样一行字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佳,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们缺少能够展示大国形象的文化产品。2017年,电影(战狼2)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但它在彰显中国精神的艺术塑造上仍有提升空间。而2018年春节档电影(红海行动)在此方面弥补了《战狼2》的不足,以集体主义精神与先进准备的结合彰显了中国力量。《战狼2》《红海行动》等爱国主义电影热播,观众给予高度评价:“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却身处最安全的国度。”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战狼2》《红海行动》等爱国主义电影热播有什么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2)为什么说“祖国”是这些爱国主义影片要极力表达和诠释的关键词?(两个方面即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著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出自南宋大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首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屠呦呦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黄旭华 (中国核潜艇之父) 南仁东 (天眼之父) 潘建伟 (牵头研制成功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①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3) ①用“伟大精神”实现“伟大梦想”; 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奋力开启新的长征; ①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有利于提高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自豪感; 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彰显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①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国家好,人民才能好; ②向世界展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收获 与反思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