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7张PPT。他,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材料1:鲁宣公三年(前606年),楚子伐陆浑之戎,至雒(洛邑),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周天子治理国家)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出自《左传》 材料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就是其中的例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宗法分封制崩溃进入历史 思考:这两则材料都反映出哪些问题?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秦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大一统的实现 思考:大一统实现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结合课本1—3段,简要回答。时代主题: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 你能为这个时期设计一个时代主题吗?A.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经常发生B.争霸兼并战争纷起C.各国进行变法或改革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统一的过程韩 赵 魏 楚 燕 齐前22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秦兼并六国秦朝的疆域思考:秦朝应如何来巩固统一呢?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和国家政权的主宰。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即皇权至上。(君臣关系)(矛盾:皇权vs相权)“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军政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和地方关系)(矛盾:中央vs地方)概念解析:二、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动动脑:“皇帝”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伏羲、神农、燧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1、皇帝制度:我统一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材料3: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问题:请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分别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二、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始皇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liú]。他穿的衣服称衮gǔn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 皇帝制度: 1)皇权至上;2) “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 而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秦始皇至尊的地位。1.主要内容 哎,国家越大,朝事越多,寡人就是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个人也难以处理好,是该想个办法来减轻寡人的负担了!假如你是嬴政,你会如何做呢?二、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主要内容①皇帝制度;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副丞相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负责军务(虚位)二、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互不相属,相互配合 ▼彼此牵制,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讨论: 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没有,因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秦调兵虎符“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A.秦始皇要在全国征发民工修筑长城,帮助皇帝起草文件的应是? (丞相)B.秦始皇要下达一道“焚书”的诏令,有权下达者应是? (御史大夫)C.秦朝军权由何人掌管? (秦始皇) 思考:③地方制度: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o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王绾李斯秦朝廷的一场辩论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最后赞成谁的看法?李斯实行郡县制1.主要内容③地方制度:废分封,置郡县地方权力集中 中央权力集中皇帝二、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特点:1.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2.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3.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垂直管理制度4.化国为家,家国同治。中央郡县乡概括归纳:秦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设置的特点(课本P8金字塔)郡县制的形成过程: 春秋后期,初设郡县;(起源) 战国时期,各大国广泛实行;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废分封,置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的地方机构:郡县制度郡郡守(郡的最高长官)郡丞(监御史)(辅佐郡守掌行政、刑狱)郡尉(军事、治安)县县令(县的最高长官)县丞(辅佐县令掌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乡(三老、啬夫、游徼)里(里典)拓展:郡县制的特点和积极影响(1)特点: ▲ 1.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 2.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2)积极影响: ★ 1.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 2.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血缘 中央任命有俸禄无封地地方行政中央独立割据想想议议:可见,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优越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血缘政治)④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选拔资格:①要有一定财产,穷人无当官吏资格②要懂、并会书写法律;③年龄限制。壮年——至少要17岁。考察制度: ①中央派专员进行监督、视察; ②官员自报政绩。“殿、最”标准二、秦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主要内容:①皇帝制度;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③地方制度:郡县制;作用: 对世卿世禄的否定、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③⑤ 制定严酷的法律云梦睡虎地秦简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史记·李斯列传》“囹圄成市”“赭衣塞(sè)道”二、秦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段材料和成语说明了秦朝法律的_____。残酷归纳:秦代法律制度的:作用:细密 严苛特点:指导思想:“轻罪重刑” 目的: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重要作用;苦难二、秦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2. 其他措施(3)修建长城、驰道、直道、灵渠(4)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5)焚书坑儒(前213、前212),钳制思想二、秦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修建长城、驰道、直道(咸阳-九原郡)、灵渠度衡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小篆)量长城焚书坑儒材料一:材料二:群雄割据一统天下材料三:“千年都行秦政法” ——《治国策》图文论史: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讨论中央集权制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1)彻底打破了传统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中央与地方官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3)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以及古代文明的持久性发展。;4)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央权力越集中越好吗?5)消极:皇帝专制独裁,过度集权极易导致暴政,激化阶级矛盾。补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战国法家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④社会根源:连年战争,百姓渴望统一,吸取西周实行分封制而致的分裂割据局面。1、秦王赢政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的主要目的是 A.永续秦的统治 B.树立个人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秦的统一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C.地方设立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牛刀小试:3.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4.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AAB6.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成“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7.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秦代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同时也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九卿DB8.《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B9.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B10.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