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5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2.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2.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及流程图描述实验中的现象。3.对实验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并能在组内或班内交流。4.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对出现的实验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并能和大家交流。难点:设计“影响侵蚀的因素”的模拟实验计划。【教学准备】教师演示:①雨水侵蚀土地的课件。②模拟“下雨”的实验器材1套。学生实验准备:模拟“下雨”的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喷壶,湿润带有少量沙石的土,杯子,小铲子);2张记录单。【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导入,初步感知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1.下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雨水对土地会有影响吗?(稍停顿)你认为会有怎样的影响?2.雨水真的会对土地产生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影响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雨水对土地的影响(板书)二、模拟“下雨”的实验,探究侵蚀现象很可惜,今天没有下雨,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一)介绍实验装置喷水壶来当降雨器,一盒泥土代表土地,这就组成了我们的模拟实验——“下雨”的器具。(二)师生结合图片,介绍模拟实验的步骤师生合作演示实验操作方法。课件显示操作方法,教师讲解注意点。(三)师生交流观察内容,明确实验方法及目的与要求实验怎样做我们清楚了,那么,我们要研究“雨水对土地的影响”应该重点观察些什么呢?学生汇报1:土地表面在雨前、雨中的变化情况。你怎么知道它变了?(与原来比较出来的)汇报2:雨水的变化。小结:土地表面特征的变化,雨水的变化,都能说明雨水对土地的影响。所以在实验中我们要对这两点进行细致地观察(结合板书指一指),并用你最擅长的方式描述下来。(结合记录单汇报内容及形式)看那一组汇报内容最丰富。请大家照着这幅示意图实验,注意当接到半杯水时实验就结束,实验一结束实验员马上把喷水壶交给我,我在这里记录各组的排名。(四)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巡视并指导实验有困难的小组对照我们刚才商量好的实验装置图,确定无误后,开始模拟下雨。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土地表面和雨水的变化。(结合屏幕的图和黑板板书)(五)实验汇报先请一组同学汇报,请其他组补充或提建议。教师做到:1.综合学生汇报要点。2.表扬描述方法的多样性。预设:生1:土地表面雨前较平整,现在变坑洼了。生2:小小沟变深了,或加宽了,出现水沟。生3:雨水降落到地面后,随着流动水变混浊了。(六)引出侵蚀概念,并作深化师生共议学习侵蚀的科学概念。1.为什么水沟会变深,土表面会变坑洼了。预设生1:雨水把泥土冲下去了……(插入径流的解释)2.不仅仅是降落到地表的雨水还有经地表流动的径流,一起把泥沙带走了,这就是引起地形变化之一的侵蚀作用。3.为什么在地表上的泥沙会被冲起呢?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概念。4.探讨影响侵蚀程度的因素,并指导制订实验计划、影响因素①讨论:还有哪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侵蚀程度?(怎样的情况下土地可能会被侵蚀得更厉害,怎样的情况下,不容易被侵蚀?)根据学生回答,综合影响侵蚀程度的因素。提示:A.如果实验中不把盒垫高,侵蚀程度会怎么样?B.如果这座山没有树、草等植被,又会怎么样呢。师:这些因素真得会影响侵蚀程度吗?那我们就采取实验来验证一下。那你准备选择哪一个因素为研究问题。②指导实验计划(一)讨论实验计划内容A.师:问题选好后,还要做哪些计划呢?猜测 器材 实验方法B.师:像这样要通过对比事物现象说明问题的,我们可采取什么实验方法?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求设定对照组和实验组)。C.对比实验最讲究“公平”,请问如何保证公平呢?确定相同条件、不同条件。(二)学生制订计划并汇报,教师查漏补缺。三、课后延伸今天,我们知道了引起地表变化的一种自然作用—— 侵蚀。1.出示下雨后的2幅地形图,请学生解释现象。2.出示发洪水的录像,请学生观看,解释该现象,及环保的问题初步探讨。【板书设计】 5.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有无植物的覆盖 降雨量的大小 影响侵蚀的因素: 土地坡度的大小 土质的不同【教后反思】我在前两个班讲的时候,课堂上想引出“影响侵蚀的因素”,于是我问道:“除了雨水对土壤有侵蚀作用,还有哪些因素也可以侵蚀土壤”,学生的回答是:地震、火山、风等。没有一个同学说出:土地坡度、植被情况、降雨量大小等因素。到后面班级讲的时候,我换了一种问法:“通过实验得知雨水可以侵蚀土壤,有哪些因素可以加快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呢?”学生便说出有“坡度大小、植被情况、降雨量大小等。看来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问法有不同的答案。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