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光和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过程与方法: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教育训练点】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二、探究新知1.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2.关于“光源”的教学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3.影子的特点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5.回顾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板书设计】 2.1 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 挡光物体 屏 影子的特点: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有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有关系教学后记:课堂上我采用了自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再作必要的讲解和提示。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去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