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锁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学案 八下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原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锁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学案 八下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原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本单元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本考点需要掌握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及其表现,宪法组织国家机关并规范其运行,从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 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___________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________________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________________,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____________。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________。
3、人权
(1)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权的主体
人权的内容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3)___________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 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组织国家机构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机构的产生











(3)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2、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选举产生____________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他们的职权划分,遵循在______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时,实行______________。
3、规范权力运行的必要性
(1)权力是把________,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运用的不好,则会滋生腐败。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_____________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_______________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法无授权不可为)
(2)人民通过宪法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__________。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职责必须为)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

◆ 三 坚持依宪治国
1、了解宪法
(1)我国宪法是_________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_____________。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_。
2、宪法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区别)
从规定的内容看
从法律效力看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看

◆ 四 加强宪法监督
1、监督权力行使
宪法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_________________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1)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2)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3、增强宪法意识
(1)体现(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____________。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____________。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③____________。
4、宪法的生命在于_________,宪法的权威也在于____________。

【例题讲解】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018湖南)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880名代表共商国事,56个民族都有代表参加。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我国各族人民已经融为一体,没有区别
④我国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参与社会和国家的管理。题干表述了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了,人大代表聚焦在一起共商国事,可见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56个民族都有代表参加”,说明我国的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也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是错误的,我国各民族之间是有区别的,排除。故选B。
二、治国安邦总章程
(2018杭州)读我国宪法修订过程示意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最高决定权 ④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它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党的修改宪法的建议通过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党的意志上升为人民意志的过程,体现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①②符合题意,正确。
三、坚持依宪治国
(2018广州)宪法修正案在完法第三章增加了一节“监察委员会”。根据这一新变化,某同学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知识示意图进行了更新,请为序号匹配合适的文字( )










A.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察委员会 B.①-检察委员会;②-人民代表大会
C.①-国家权力机关;②-纪律监察机关 D.①-国家立法机关;②-国家执法机关
【答案】A
【解析】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因此①是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包括政府、法院、检察院和监察委员会,因此②是监察委员会。
四、加强宪法监督
(2018广州)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十七条中增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 )
①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究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②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完法,加强宪法实施
③彰显宪法权成,对全社会是一次深刻的宪法实践和宪法教育
④确保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法律地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母法,它的最高地位是由它本身的内容决定的,宪法宣誓并不能确保这一地位,夸大了宪法宣誓制度的作用,排除④,选C


一、选择题:
1、(2018盐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十九大精神和各方意见作了修改完善,于2018年3月1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切重大事务具有决定权
D.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2015东营)自2015年1月以来,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3月29日至4月6日,中国派出三艘军舰,从也门撤离中国公民613人。同时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一行动说明( )
①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
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唯一力量
③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④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018衡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你认为以下观点能说明上述材料内容的是( )
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2018贵阳)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实施,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中也有对“国歌”的相关规定,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
A.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没有关系
B. 应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C.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具体化
5、(2018广东)在题表的知识结构图中,①处应该填的最恰当内容是( )






A.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 B.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需求
C.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D.规定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
6、(2018连云港)2018年3月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轻抚宪法,紧握右拳,庄严宣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的宪法宣誓。实施宪法宣誓制度( )
①凸显了宪法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②能够预防和惩治腐败官员,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滋生
③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
④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履行宪法使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8莱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新增“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了监察委员会的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有利于( )
①促进全民守法 ②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③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 ④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2018泰州)对于宪法,你了解多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宪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许多经典话语言简意赅且中肯,令人振聋发聩。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请你运用有关的宪法知识谈谈对上述讲话内容的理解。







2、(2018沈阳)材料: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新时代宪法与时俱进的生动步伐。为普及宪法知识,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宪法修正案相关内容,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内容。宪法修正后的内容呈现,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序言中的部分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章《总纲》第一条第二款:“______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的教材相关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3)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




(4)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宣传宪法。请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写出一种宣传宪法知识的活动形式。



3、(2018黑龙江)【砥砺前行 展望未来】
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某校准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帮助写出材料一中的主要矛盾。


(2)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依据材料二设计一期黑板报,请你确立主题。


(4)请你为本期黑板报设计四个栏目。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
(5)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栏目给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




(6)为完成材料三中十九大提出的总任务,青少年要作出哪些努力?







坚持宪法至上


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产生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

对其负责

监督

选举代表组成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本单元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本考点需要掌握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及其表现,宪法组织国家机关并规范其运行,从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 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___________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________________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________________,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____________。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________。
3、人权
(1)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权的主体
人权的内容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3)___________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 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组织国家机构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机构的产生











(3)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2、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选举产生____________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他们的职权划分,遵循在______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时,实行______________。
3、规范权力运行的必要性
(1)权力是把________,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运用的不好,则会滋生腐败。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_____________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_______________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法无授权不可为)
(2)人民通过宪法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__________。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职责必须为)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

◆ 三 坚持依宪治国
1、了解宪法
(1)我国宪法是_________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_____________。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_。
2、宪法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区别)
从规定的内容看
从法律效力看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看

◆ 四 加强宪法监督
1、监督权力行使
宪法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_________________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1)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2)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3、增强宪法意识
(1)体现(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____________。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____________。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③____________。
4、宪法的生命在于_________,宪法的权威也在于____________。

【例题讲解】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018湖南)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880名代表共商国事,56个民族都有代表参加。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我国各族人民已经融为一体,没有区别
④我国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参与社会和国家的管理。题干表述了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了,人大代表聚焦在一起共商国事,可见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56个民族都有代表参加”,说明我国的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也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是错误的,我国各民族之间是有区别的,排除。故选B。
二、治国安邦总章程
(2018杭州)读我国宪法修订过程示意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最高决定权 ④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它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党的修改宪法的建议通过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党的意志上升为人民意志的过程,体现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①②符合题意,正确。
三、坚持依宪治国
(2018广州)宪法修正案在完法第三章增加了一节“监察委员会”。根据这一新变化,某同学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知识示意图进行了更新,请为序号匹配合适的文字( )










A.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察委员会 B.①-检察委员会;②-人民代表大会
C.①-国家权力机关;②-纪律监察机关 D.①-国家立法机关;②-国家执法机关
【答案】A
【解析】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因此①是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包括政府、法院、检察院和监察委员会,因此②是监察委员会。
四、加强宪法监督
(2018广州)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十七条中增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 )
①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究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②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完法,加强宪法实施
③彰显宪法权成,对全社会是一次深刻的宪法实践和宪法教育
④确保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法律地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母法,它的最高地位是由它本身的内容决定的,宪法宣誓并不能确保这一地位,夸大了宪法宣誓制度的作用,排除④,选C


一、选择题:
1、(2018盐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十九大精神和各方意见作了修改完善,于2018年3月1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切重大事务具有决定权
D.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解析】《宪法修正案》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做修改、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说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AD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突出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两个观点;C的说法不正确,应为全国人大对国家的重大事务具有决定权。
【答案】B
2、(2015东营)自2015年1月以来,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3月29日至4月6日,中国派出三艘军舰,从也门撤离中国公民613人。同时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一行动说明( )
①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
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唯一力量
③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④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材料中中国派出军舰撤离我国公民和外国公民,说明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同时说明中国政府做到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选项②说法本身错误,中国只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不是唯一力量。
【答案】B
3、(2018衡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你认为以下观点能说明上述材料内容的是( )
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说明了应该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①②③④四个选项分别说明了国家权力行使的范围和程序,即必须用制度来规范权力、约束权力,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
【答案】D
4、(2018贵阳)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实施,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中也有对“国歌”的相关规定,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
A.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没有关系
B. 应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C.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具体化
【解析】据教材知识,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他们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答案】C
5、(2018广东)在题表的知识结构图中,①处应该填的最恰当内容是( )






A.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 B.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需求
C.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D.规定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体表现在宪法规定内容、宪法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严格性等方面,C符合题意。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2018连云港)2018年3月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轻抚宪法,紧握右拳,庄严宣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的宪法宣誓。实施宪法宣誓制度( )
①凸显了宪法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②能够预防和惩治腐败官员,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滋生
③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
④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履行宪法使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活动准则。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联系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选项。
【答案】D
7、(2018莱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新增“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了监察委员会的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有利于( )
①促进全民守法 ②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③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 ④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由材料中可知,宪法新增确立了监察委员会的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这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司法的公平公正,有利于促进全民守法,推进我国的依法治国的进程。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018泰州)对于宪法,你了解多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宪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许多经典话语言简意赅且中肯,令人振聋发聩。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请你运用有关的宪法知识谈谈对上述讲话内容的理解。



【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以此作答即可。
2、(2018沈阳)材料: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新时代宪法与时俱进的生动步伐。为普及宪法知识,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宪法修正案相关内容,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内容。宪法修正后的内容呈现,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序言中的部分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章《总纲》第一条第二款:“______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的教材相关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3)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


(4)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宣传宪法。请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写出一种宣传宪法知识的活动形式。


【答案】(1)建国一百年的奋斗目标;(2)社会主义制度;
(3)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团体、全体社会成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4)开办法治座谈会、法治大课堂等。
【解析】(1)根据所学,建国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根据所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3)此题属于因果关系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体现了宪法的地位和效力等,所有原因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座谈会、黑板报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2018黑龙江)【砥砺前行 展望未来】
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某校准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帮助写出材料一中的主要矛盾。

(2)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依据材料二设计一期黑板报,请你确立主题。


(4)请你为本期黑板报设计四个栏目。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
(5)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栏目给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



(6)为完成材料三中十九大提出的总任务,青少年要作出哪些努力?




【答案】(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加大扶贫力度,精准扶贫;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⑤大病救助制度;⑥异地高考政策
(3)①树立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②学习宪法知识 弘扬法治精神
(4)栏目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栏目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栏目三:宪法的构成;栏目四:青少年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5)栏目一:①从内容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栏目二: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④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栏目三: ①序言和总纲,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国家机构,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栏目四: ①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③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6)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④培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发扬疾苦奋斗精神;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⑥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解析】(1)根据所学,十九大召开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国家采取的政策、战略、措施等方面回答即可。
(3)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紧扣材料,围绕宪法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4)此问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的构成,
树立宪法意识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5)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任选一个栏目回答即可。
(3)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树立思想,珍惜受教育权,增强社会责任感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③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选举代表组成

监督

对其负责

人民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产生

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坚持宪法至上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