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例7实物图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相差关系????????? 倍数关系二、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1.教学比的意义。(1)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指出 :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那个数量与那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4)出示试一试。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讨论:如果把内中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2.教学例8出示例题后 ,让学生填表 。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明确:900:15是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称及求比值的方法(1)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教师示范写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2)师说明: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3)师: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书p53的中间内容。(4)提问:比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4.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项目????????? 相互关系?????????????????? 区别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两个数的关系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结合展示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⑴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衩除数,相娄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⑵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提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相法。三、巩固深化1.完成“练一练”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讲评。2.练习九1、2、4题。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完成后交流核对。四、课堂归纳总结。五、作业练习九第3题。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填空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2.做复习题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3.导入课题: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1)学生填表(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0除外你怎样理解?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12:18????? (2)???????? (3)1.8:0.09(1)让学生试做第(1)题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2)化简 (2)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4)化简(3)1.8:0.09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三、巩固反馈1.把“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2.“练一练”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练习,完成后集体核对。3.做练习九第7、8题。4.出示选择(1)1千米∶20米=(???? )A 1∶20???? B 1000∶20???? C 5∶1(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A? 20∶21?????? B? 21∶20????? C? 7∶10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五、布置作业练习九第5、6题。比的意义和性质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2.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重点: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基本题练习。1.比的意义。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2. 比的基本性质。3. 做练习九第9、10题。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九第11、12题。2.口答:灵活提问,用不同的方法说说每句话的含义。(1)??????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2)?????? 公鸡只数和母鸡的比是2:5(3)?????? 汽车速度和火车的比是8:9(4)?????? 杨树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的比值是1.5(5)??????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四、课堂小结。五、作业:练习九第13题。六、教学思考题。七、阅读“你知道吗”教 学 反 思第10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P59-60例11,“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根据信息填空:(1)男生有31人,女生有2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红花的朵数与黄花朵数的比是3:2。你能联想到什么?师: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前两节所学的比在生活的运用。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1中的实物图及例题。(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2)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红色与黄色方格比这句话?(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①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②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③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并不只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使每一部分都一样多,而是在平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一题就是把30按3:2进行分配。学生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生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方法一:3+2=5? 30÷5×3? 30÷5×2方法二:30×?? 30×2.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你理解的哪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讲给同桌听一听?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如何进行检验?自己检验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比简后是不是等于3:2)3.完成练一练第1题4.完成试一试出示试一试提问:“按各小组人数的比分配”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5.归纳(讨论)(1)比较例题与试一试题目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怎么解答?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3)教师指出: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课题)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按怎样的比进行分配?2.练一练第3题。独立填表,完成后集体核对。3.练习十第1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学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练习十第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练习十第4题指名学生回答:(1)公鸡、母鸡各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2)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练习十第5题。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二、拓展练习1、练习十第6题先解答410克药水中,药粉和水各有多少克?再解答书上两个问题说说与补充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学生尝试解答后,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理由。比较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2、练习十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三、综合练习1、练习十第8题2、思考题提示: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是1:1,说明这两部分的面积相等。四、课后作业P62下面的“动手做”。第12课时:整理与练习(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响相应的计算技能。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列方程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回顾: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小组讨论:(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举例(3)什么叫做比?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怎样按比例分配?二、基本练习1.练习与应用第1题,直接写得数。(1)各自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2.练习与应用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2)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三、提高练习1.对比练习(1)出示第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别怎样解答?2.完成第3题。提问:根据条件,你能写出哪些比?指名口答。3.完成第4题。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核对。并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4.完成第5题。学生先独立写,写完指名口答,交流核对。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与应用第6、7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