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变色花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生活中的物质可以分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两大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分别有哪些。2、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3、学会用紫甘蓝、温水、塑料袋、烧杯等材料自制蔬菜指示剂,并能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教学难点: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准备:涂过白醋和碱水的纸花、碱水、紫甘蓝汁、白醋以及制作紫甘蓝指示剂的一些用品。预习要求:阅读课本36到38页的内容,初步了解物质可以分为酸性和碱性物质两大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自制的纸花:同学们,这是老师课前制作的一朵纸花,大家可不要小瞧这朵普通的纸花。下面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2、教师在这朵纸花上喷上一点水。(说明:这种水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些紫甘蓝汁水。)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朵纸花慢慢发生变化的过程。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预设:这朵花会变颜色,这太神奇了!这朵花为什么会变色呢?难道是喷的水里面有秘密?还是这朵花上面有秘密?……5、教师揭示纸花变色的秘密:其实,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分别用白醋和碱水浸泡了这朵纸花的花瓣和花叶,老师刚才喷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紫甘蓝的汁水。同学们,老师做的这个实验有趣吧,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二、学生实验,揭开纸花变色的秘密1、学生实验,教师引导:2、实验材料:教师提醒:现在,大家面前有两个杯子,一个杯子里面装的是白醋,大家可以闻一闻有酸味;一个杯子里面装的是碱水;旁边滴管里面的就是紫甘蓝的汁水。3、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把紫甘蓝的汁水分别滴入装有白醋和碱水的小烧杯中,仔细看一看,两个小烧杯中的白醋和碱水分别有什么变化4、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现象。5、教师引导并小结:像白醋一样,能够使紫甘蓝的汁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的汁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紫甘蓝的汁水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能够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人们就把像紫甘蓝汁水这样的物质称之为指示剂,这种指示剂是用来辨别物质的酸碱性的。6、学生揭开纸花变色的秘密。7、教师再次强调:滴入紫甘蓝的汁水会变红的物质叫酸性物质,而滴入紫甘蓝的汁水而变绿的物质叫碱性物质。三、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1、在我们生活当中,吃的用的有很多的物质,那么这些物质究竟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物质的酸碱性。2、出示课本第37页上面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几幅图,再读一读图旁边的文字,了解这些物质的酸碱性。橙子、西红柿、蔬菜都是酸性物质,而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施肥用的化肥、家里面用的洗洁精、清洁剂等等,大多数是碱性物质。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两类物质。如果你有过呕吐的经历,你就会感到胃里有酸水,当你剧烈运动的时候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你的胃里和肌肉中产生了酸性物质;当你吃未熟透的柿子的时候,会感到嘴里面涩涩的,你用肥皂洗手的时候会有滑腻的感觉,那是因为柿子和肥皂里面含有碱性物质。四、用紫甘蓝做试剂1、同学们,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两类物质,除了我们熟悉的一些物质,我们知道他究竟是碱性物质还是酸性物质,而其他的很多物质我们都不能确定它究竟是碱性物质还是酸性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使用指示剂来鉴定。而我们经常使用的指示剂就是紫甘蓝指示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做一做紫甘蓝试剂。2、教师出示活动所需的材料:紫甘蓝、温水、塑料袋、烧杯。3、引导学生看一看37页下面两幅图和38页上面两幅图,再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一下做紫甘蓝试剂的方法及步骤。4、教师强调制作紫甘蓝试剂要领:在选择紫甘蓝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紫甘蓝叶子要撕得越小越好。用手反复揉搓紫甘蓝的叶片时,动作要轻一点,不要把塑料袋弄破。揉搓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5、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紫甘蓝试剂。教师巡视,适当的做一些指导。6、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紫甘蓝试剂。7、用自制的紫甘蓝试剂检测身边的物质。8、各小组成员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物质拿出来,分别用紫甘蓝试剂一一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9、学生交流汇报检测的结果,教师小结:我们自制的指示剂,只能初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的鉴别物质的酸碱度,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如ph试纸、试剂等等。五、鉴别物质的酸碱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出示课本第38页下面的一幅图以及旁边的一段文字。2、学生看一看读一读,了解鉴别物质的酸碱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六、教师小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课后的时候留心观察,做一个有心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