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课 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1.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答:(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将为我们的人生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2.?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答:(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2)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理想中的“我”。。少年有梦1.梦想的含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2.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作用是什么)?答:(1)纺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2)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3)有梦想,就有希望。(4)人类需要少年的梦想,有了少年的梦想,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5)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连。(6)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5)(6)也是少年梦想的特点】3.怎样实现梦想?(如何正确认识努力?)答:(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3)努力是一种坚忍不拨的生活态度。(4)努力,需要立志。(5)努力,需要坚持。(6)努力也要有方法。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学习(学习的概念)?答:(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5)学习没有终点。2.学习的重要性(作用、意义、好处)有哪些?答:(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3)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4)学习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享受学习1.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答:(1)学习中有快乐。表现在: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2)学习中也有辛苦。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3)学习是苦乐相伴的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2.如何学会学习?答:(1)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第三课 发现自己认识自己1.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原因: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2.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意义)是什么?答:(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能力。(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3.我们应通过哪些方面和途径来认识自己?(怎样认识自己?)答:(1)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生理方面:生理特征和身体状况,如自己的身材、容貌、性别等;心理方面:从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等来认识自己;社会方面:从群体中的关系如在班级和家庭中的角色来认识自己。)(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来认识自己。(3)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4.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答:①自我观察和分析。②与他人比较。5.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答:(1)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2)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3)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6.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做更好的自己1.怎样做更好的自己?答:(1)要接纳与欣赏自己。(2)要扬长避短。(3)需要主动改正缺点。(4)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5)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与欣赏自己(接纳和欣赏自己的原因)?答:(1)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2)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2·1·c·n·j·y3.我们应如何接纳自己?答:(1)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2)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3)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4)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5)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4.我们应该怎样欣赏自己?答:(1)要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2)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3)欣赏自己的同时,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才能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富的我。(4)会欣赏他人的人,才会真正的欣赏自己。5.怎样激发我们的潜能?答:(1)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2)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3)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6.人类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教育网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1.如何理解友谊的力量(重要性)?答:(1)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美好。深深浅浅话友谊1.友谊有哪些特质?答:(1)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我们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2.友谊要澄清的误区?答:(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端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2)竞争不一定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的为朋友做任何事。育【版权所有:21教育】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让友谊之树常青1.怎样建立友谊?答:(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机会找到朋友。2.怎样呵护友谊?答:(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2)需要学会尊重对方。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给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3)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4)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的伤害。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3.处理朋友间冲突的基本策略保持冷静、坦诚交流、及时处理、勇担责任,换位思考4.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面带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真诚夸赞、寻找共同之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保持好奇心。网上交友新时空1.网络交往的利与弊?m答:(1)积极影响:①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人交往的平台。②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③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④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2)消极影响:①互联网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2.网络交往的特点?答:(1)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2)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3.如何理性的结交网友(网上交友要注意的问题)?答:(1)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2)要有自我保护意识(3)将网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慎重(4)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4.网上交往中,要具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意识?答:(1)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2)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3)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第六课 师生之间走近老师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理解教师的职业)答:(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对老师的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 教师呈现不同风格的原因?答: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4.怎样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态度)答:(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3)主动交往师生交往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2.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答:(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要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3.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答:(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反省自己;(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答: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5.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亦师亦友的关系)答: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我们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6.与老师发生矛盾该怎么办?答:?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第七课 亲情之爱家的意味1.什么是家庭?答: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的作用?(意义)答: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3.家的特点: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4.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5.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答: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③父母为我们付出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6.我们如何孝亲敬长?答: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③倾听。倾听双亲长辈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④感恩。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体谅父母的辛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第二节 爱在家人间 1.我们如何体味亲情?(认识亲情之爱)答: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②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③家庭结构会变化。但家中的亲情仍在,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2.亲子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答:①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③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3.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危害?危害: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4.我们如何与父母沟通? (如何化解亲子冲突?) 答:①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②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③用尝试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④学习应对冲突的技巧。5.应对冲突的技巧有哪些?答:①注意事实。②把握时机。③留意态度。④选择方式。⑤考虑环境。第三节让家更美好1.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答:①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②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2.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答: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3.如何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冲突?答: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父母+未婚子女主干家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未婚子女第八课 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1.怎样理解生命?(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答:①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②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③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④生命是短暂的。⑤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2.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答:①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④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不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敬畏生命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答: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②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2.如何理解生命是休戚与共的(如何敬畏生命?)答:①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②敬畏生命,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④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第九课 珍视生命守护生命1.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答: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2.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答: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②面对挫折,不过激,不自残,要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3我们为什么要养护精神?答:①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②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4.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答: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②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5.我们如何养护精神家园?答: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②精神发育,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生命的韧性1.什么是挫折? 答:生活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取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挫折。2.面对挫折的不同的表现及原因答:不同表现: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3.如何正确认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答: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② 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4.如何战胜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答:①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③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鼓励和支持,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5.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答:①欣赏、培养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④关心、帮助他人。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1.怎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答: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③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网版权所有2.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答:?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与创造。 21cnjy.com活出生命的精彩1.如何理解生命的贫乏与充盈?答:①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②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一点点充盈起来。 2.理解拒绝冷漠,关切他人?答: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②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③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3.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答: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在于他能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③平凡的生命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④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